分享

一拜、忠臣孝子、大义不死、不给赎金--读《资治通鉴》笔记之五十九

 云蔚志读书 2021-12-13

一拜

宦官在诛灭梁冀时立了大功,因此特别受桓帝宠幸。

其中一位宦官中常侍张让的府中有一位掌管家务的奴仆,很有权势。

孟佗送了很多财物给他,对其他的家奴也都一样巴结奉承,毫不吝啬。

家奴们非常感激,就问他希望得到什么。孟佗称,只求他们向自己一拜就足够了。家奴们满口答应。

当时,每天前往求见张让的宾客很多,来往的车辆常有数百,甚至上千。

有一天,孟佗也前往求见张让。因为来的有点晚,他的车已经被堵住,无法前进。

那位奴仆总管就率领他的属下们,在路旁行大礼参拜,迎接孟佗,并引导他的车辆驶进了大门。

现场的宾客们见此情景,全都大吃一惊,认为孟佗和张让的关系不同平常。

他们争相送给孟佗各种珍贵的礼品,孟佗却又转送给张让。

张让十分高兴,就帮助孟佗做了凉州刺史。

忠臣孝子

鲜卑人攻打辽西郡城时,劫持了太守赵苞的母亲和妻子作为人质。

赵苞率领骑兵二万人布阵迎战。

他对阵前的母亲痛哭,懊悔自己本想尽孝,不料却为母亲招来大祸。但自己不仅是母亲的儿子,也是朝廷的大臣,大义不能顾及私恩。如今只有拚死一战,否则无法弥补已犯下的罪恶。

母亲嘱咐他,每个人的生死自有天命,他应该尽力为国效忠。

赵苞立即下令出击,击败了鲜卑。可是他的母亲和妻子也被鲜卑杀害。

他护送母亲、妻子的棺柩回故乡安葬。灵帝特派遣使节前往吊丧和慰问,封赵苞为侯。

事后,赵苞认为自己领用朝廷的俸禄而逃避灾难,不是忠臣;杀了母亲而保全忠义,也不是孝子。他自认无颜再活在世上,吐血而死。

大义不死

蔡邕经常给灵帝提出治国、防御等方面的有益谏言。

但蔡邕和大鸿胪刘一向互相不服。蔡邕的叔父蔡质又和阳球有矛盾。

阳球的岳父程璜唆使他人诬告蔡邕、蔡质企图谋害刘一向。

灵帝下令逮捕蔡邕、蔡质,将他们关押在洛阳监狱。有官员弹劾他们是公报私仇,犯了大不敬的罪,应该斩首示众。

中常侍吕强认为蔡邕是无辜冤枉的,竭力为他求情。灵帝也想起蔡邕之前提出的许多忠言建议,就下诏免去了死罪,将他们流放到朔方郡。

在流放途中,阳球接连派出刺客去追杀蔡邕。但所有的刺客都为蔡邕的大义所感动,不肯听命。

阳球又贿赂并州刺史、朔方郡太守,命他们下手杀害蔡邕。而并州刺史、朔方郡太守反将实情告诉蔡邕,让他注意防备。

这样,蔡邕这才死里逃生。

不给赎金

太尉桥玄的小儿子在门口玩耍时,被匪徒劫持作人质。劫匪要桥玄交赎金,但桥玄不肯给。

司隶校尉、河南尹等派人将桥玄家包围,他们怕劫匪伤害人质,不敢向前进逼。

为不让奸人逃脱,桥玄不怜惜自己儿子,催促他们迅速进攻。最后,桥玄的儿子也被杀害了。

之后,桥玄还向朝廷上书建议,不许用赎金来救人质,绝不可对劫匪低头。一旦被劫,人质和劫匪都要被杀死。

从此,再也没有劫持人质的事情发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