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种非常实用的看书方法——列操作清单

 信息熵 2021-12-13

一、看书的目的

以前读书总是妄想能够把书上的内容尽可能多地记住,或者说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

但实际上我们都知道,这很难!看过之后绝大部分内容都忘记了,能够记住的也就是书上的一个主题,或者里面几句触动你的话,或者一两个案例、故事。

所以我总会感到很迷茫、很纠结——这样看书究竟有没有用,有没有意义?

后来在周岭的《认知觉醒》里面看到一种读书方法觉得挺不错,我又结合之前脱不花的学习方法,把周岭的读书方法进行了升级。

书中说,你不要期望记住书中的大部分的内容和知识结构,你只需要记住书中对你有感触的那一个知识点或者句子,然后通过这个有感触的点去做大量的联想和发散。联系你已经学过的其他知识点,联系你的生活已经出现过的、或有可能出现的相应场景,然后做出行为上的改变。

也就是说,只有能促成你行为上的改变的学习,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学习。要不然书本上的内容记得再多,知识结构再清晰也没有真正的意义。

二、看书后要列操作清单

是啊,我们深受上学时应试教育的思想的影响,认为读书就要像以前学教科书那样,把所有的知识点和知识体系,知识架构都弄得清清楚楚。但那毕竟是要应付考试和要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

走出社会之后,成年人的学习更重要的应该是以实用为导向,以实用为主。所以我们现在读书更多的是应该想到,学到的这个知识后应该如何用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当中。

因此,以后在书上看到某些对自己比较有感触的知识点和内容,除了要跟其他知识点做关联,还要对生活做关联,更重要的是,要尽量把它拉成操作清单。

然后在实践中不断的按照这个清单来指导你的实践,最后,还要在实践的过程当中不断的完善这个实践清单,形成最适合自己的操作清单。

三、举几个例子

案例一、刘澜在讲反思

他说反思的本质是思之再思。

反思的4个要素分别是:一、抽身而出,二、放下情感,三、转换角度,四、指导实践。

看完之后,具体要如何指导我在日常中的反思呢?

我可以根据反思的定义和4个要素,来做成一个反思的清单。每次反思的时候就根据这个反思清单来进行反思。

案例二、李笑来讲遇到贵人的11条原则

我前一阵子看李笑来的一篇文章,讲如何才能够遇到更多贵人的11条原则,我觉得很有道理。

那么我就可以根据这11条原则设计出如何遇到贵人的操作清单。照着清单上的做,让自己尽可能多地遇到贵人。

案例三、刘嘉讲“具身认知”

另一个例子就是我上次在看到心理学家刘嘉的一篇文章,提到一个重要的概念叫做——具生认知。意思是,很多时候,人们会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来做出相应的决策和判断。

那么我就可以根据这个概念,去列出一张行为、情绪、和思想的扫描清单。

针对平时自己经常出现的坏习惯、极端情绪和消极思想进行定时的扫描,然后及时纠正过来,防止它们影响我的决策和判断。让自己的态度更加的积极,让我更加积极地去面对生活中的事情和困难。

比如说我有两个坏习惯,经常要弓着腰,和经常要抖脚。把这两个坏习惯放入扫描清单中,我就会经常去注意到自己是不是又犯了这两个坏毛病了,然后及时纠正回来。

又比如说我经常容易被一些不好的事情引发出消极的情绪,导致注意力容易分散。我把这个情绪缺点也放在扫描清单中,我就会经常扫描自己是不是又出现这种消极情绪了,这样就能逐步地改掉这个缺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