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扛鼎之作 情系栾城——记陈冠明教授的苏味道研究

 苏氏信息平台 2021-12-13

陈冠明,字元亮。浙江宁波人。1952年7月生。中国共产党党员。1977年7月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留校。先后在中文系、语言研究所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同时兼任《学语文》杂志编辑。历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语言研究所科研秘书、古籍整理研究室副主任。1994年,调至烟台师范学院(现鲁东大学)中文系。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古典文献学教学与研究。任副研究员、副教授、教授、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中文系副主任、汉语言文学院副院长,分管教学。
贺信
扛鼎之作 情系栾城

——记陈冠明教授的苏味道研究

文/李升旗

[内容摘要]

如果系统地对“赵州苏李”乃至进而扩大到“文章四友”进行有一定深度的探讨研究,可以改写现有的《中国文学史》或《唐代文学史》。由李峤做领袖的珠英学士、修文馆学士所实现的律诗“第一次飞跃”,不正是对诗歌盛唐气象的呼唤吗?而作为“苏李”连称结合体、李峤的忠实搭档“铁哥儿们”——苏味道(648——705),所发挥的十分重要的作用,也就是不可置疑的历史事实了!
归葬作为一种丧葬制度,自“周公盖祔”以来,一直相沿不改。从文献记载来看,人们对卒后归葬,都视为人生最后归宿,历代都是如此。唐代的归葬制度,是前代归葬制度的继续。苏味道卒于初唐后期,其官眉州,虽是贬逐,然非配流,卒前已拜益州大都督府长史。故其归葬当在此后不久,而且极有可能是诏丧。《栾城县志》说:“苏味道墓,在城西十八里苏丘村。”“丘”之为地名义,有“丘墓”,“苏丘”者,苏味道之丘墓也。
1998年8月28日,在山东省诸城市召开的第十届中国苏轼学会研讨会上,来自河北省栾城县的史志办公室主任三苏文化开发领导小组负责人杨梅山,怎么也不会想到,他的大会发言《苏味道考索》会引起一位专家的关注!

年谱,成为献给十二届苏轼研讨会重要礼物

当天晚上,一位先生敲开了杨梅山的房门,来人中等身材,白皙面孔,一幅儒雅气质,他——就是鲁东大学文学院院长、博导陈冠明教授。他对杨主任说:“你的发言很好,对我有启发,我正好在研究苏味道以及’文章四友’,几年前就进行研究了,手里掌握有大量的翔实资料,苏味道和李峤的年谱已经大部写出,希望我们能够合作。”杨主任闻此十分高兴,说:“我们县里缺少研究人员,正需要专家教授们的支持呢!”他即刻向同时参加会议的栾城县政协主席高梅淑做了汇报,高主席当即拍板,请陈冠明教授来栾城写《苏味道李峤年谱》。她兴奋地对陈教授说:“这太好啦!我们十分需要专家的帮助,2000年第十二届中国苏轼学术研讨会将要在栾城召开,这正好是我们献给大会的重要礼物呐!”

于是,散会后陈教授在紧张的教学中,抓紧创作苏味道李峤年谱。2000年元月,冒着北方凛冽的寒风踏着积雪,他来到了久已向往的三苏文脉之源、苏味道故里栾城这片热土!住在条件十分简陋的招待所里,没日没夜地苦干起来。赵新朝县长和县领导专程来看望他,出版年谱事宜,商谈十分顺利。三月下旬,教授第二次到栾城,送来书稿,进行一校。赵县长又来看望他,反复叮咛杨梅山主任:“一定要照顾好陈教授!”杨主任跑前跑后忙着照料,并特地抽调专人陪同陈教授做帮手,负责校对誊写等杂务,做到有求必应。至五月底,陈教授第三次来栾城,进行最后一校,出清样。经过一段时间的紧张工作,《苏味道李峤年谱》一书终于在6月初脱稿,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面世了,该书对苏味道、李峤以及“文章四友”的研究作了突出贡献!

陈教授在书中提出七条重要观点:

1、唐初的文学馆学士制度造就了一批杰出的文学家诗人。文学馆创始自李世民的秦王府文学馆(李世民登基做皇帝前为秦王)当时有十八学士。到太宗朝设弘文馆学士,高宗朝设详正学士,武则天设北门学士、珠英学士,中宗时设修文馆学士,这些学士们的文学创作对当时的诗坛影响巨大,起着导向的作用。武则天任命李峤为撰修《三教珠英》的大学士,也是珠英学士的领袖;到中宗时李又为修文馆大学士,加上李的丰硕的创作成果和突出的艺术成就,李峤是当之无愧的文坛领袖,时人称他为“文宗”。自然,“四友”也都是学馆学士。据陈教授考证,苏味道是珠英学士无疑,苏待诏禁中享受“北门学士”的待遇。可惜天年不假,苏没有来得及北归而早逝,没有成为中宗景龙修文馆学士。然而,苏李的文学地位,尤其是李峤的领袖地位是无可置疑的。

2、五言律诗、排律、七言律诗初步成熟于武则天后期到中宗时期,正是珠英学士、修文馆学士们在竞争性创作中,使得声律艺术得到超常发展,产生了质的飞跃!诚如北大著名教授袁行霈所言:唐诗成熟走过了百年蹉跎的道路。然而,自南朝齐、梁间沈约、谢朓、王融等创立“四声八病”说之后,为什么历经梁、陈、隋,入唐后近百年,一直发展缓慢?而到珠英学士、修文馆学士们手里时方才出现“飞跃”呢?这是学士们相互切磋、应制题诗唱和、比赛选拔邀赏的必然结果!我们可以肯定的说,假如没有珠英学士、修文馆学士们的努力,格律诗还不知道要发展几百年呢!也就不会出现李白、杜甫、白居易这样的巨匠了!这,决非危言耸听!

3、李峤的《杂咏诗》百二十首,在诗人逝世50年后随遣唐使东渡日本,为日本嵯峨天皇(810——822在位)抄写,该钞本已定为日本国宝。自日本平安朝(867——1086)以还,《李峤百二十咏》曾作为基本幼学读物,在宫廷贵族及士族间广泛流传。在李峤去世30年的唐天宝年士子张庭芳为《李峤百二十咏》做注,序言中称赞李诗“藻丽词清,调谐律雅。”张注本也对李峤杂咏诗在日本普及流行,发挥了重要作用。1900年6月22日敦煌莫高窟藏经洞被发现时,其中李峤《李峤百二十咏》和张庭芳注本的写本残卷也被发现。

4、苏味道的五首《杂咏诗》虽然没有传到日本,但是他有一首诗传到了日本。据复旦大学教授陈尚君先生考证,苏味道的《和梁王武三思于天中寺寻复礼上人之作》在日本大阪市立博物馆陈列有影印件,是随遣唐使东渡日本的。此诗为五言排律,“人寻鹤洲返,月逐虎溪回”一联,“鹤洲”用汉梁孝王兔园雁池地名,以切梁王武三思;“虎溪”用晋慧远送客过虎溪事,以切复礼师。此诗用典精切而对仗工整。流播东瀛,良有以也!另外,明代文学评论家胡应麟所著《诗薮》,所列学五言律诗范本,其中有苏李二集。胡认为,如果刻《初唐十二家》合集,其中应该有苏味道、李峤二集。

5、“文章四友”的风格大抵可以一个“丽”字概之,或靡丽、或绮丽、或藻丽、或典丽、或清丽、或富丽、或宏丽,苏李的诗,概莫能外。杜甫《八哀诗。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近伏盈川雄,末甘特进丽。”仇兆鳌注曰:“于杨炯则服其雄,于李峤则嫌其丽。”(盈川指“初唐四杰”的杨炯,特进指李峤。)《唐音癸籤》卷五说:“巨山五言,概多典丽。”(巨山是李峤的字。)苏味道的诗亦大概如此,如《初春行宫侍宴》:“花柳发韶年。”;《正月十五夜》:“火树银花合。”《赠封御史入台》:“曲草对芳菲。”《嵩山石淙侍宴应制》:“隐暖源花迷近路。”等等。那么,苏李诗歌的风格是什么呢?可以概括为:边塞诗之雄放,应制诗之典雅,怀古诗之悲凉,田园诗之闲逸,送别诗之凄恻,写景诗之清新,杂咏诗之典实,可谓异样纷呈、尽显风流!

6、唐开元时期诗歌评论家殷璠在所著《河岳英灵集叙》中云:“开元十五年后,声律风骨始备。”即是说,唐玄宗宰相张说和徐坚率集贤院的学士们,进行了与中宗景龙修文馆学士一样的文学创作,促成了唐代律诗的“第二次飞跃”,遂使得盛唐诗歌成熟风骨声律具备了!然而,由李峤做领袖的珠英学士、修文馆学士所实现的律诗“第一次飞跃”,不正是对诗歌盛唐气象的呼唤吗?而作为“苏李”连称结合体、李峤的忠实搭档“铁哥儿们”——苏味道,所发挥的十分重要的作用,也就是不可置疑的历史事实了!

7、关于如何看待史书上对苏、李的文学成就评价甚高,而对二人的官场品行则极力贬斥,两者反差巨大的问题呢?新旧《唐书·李峤传》上记载李峤:“不知逆顺,状陈诡计”“验以弻谐之道,罔有贞纯。”“为世讥薄”“凡人有言,末必有德”,时人张鏃讲:“李公有三戾:性好荣迁,憎人升进;性好文章,憎人才笔;性好贪浊,憎人受贿。”新旧《唐书·苏味道传》:“脂韦其间,苟度取容”“特具位”时号“苏模稜”。同是新旧《唐书》却又说他们是:“苏李文学,一代之雄。”“苏李居前,沈宋比肩。”这是为什么呢?陈教授认为:第一、从武后革命到中宗复辟、睿宗继统,再到玄宗登基,是权力政治斗争的集中高发期,而胜利者从自己的是非价值观出发,打击排斥推出历史舞台的异己,并借助修国事史贬斥失败者,可谓颠倒黑白、倒上为下,越是在文坛上名气大的就越是把他们讲的越坏!第二、文学传播的方式是公开透明的,这与权力斗争的隐蔽和残忍性是两码事。同时,苏李的文学成就及文学作品已经在社会上广为传播,深入人心,已经形成公论,想抹杀篡改也是做不到的!在唐代,从统治阶层到民间社会,都对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报有极大的兴趣,能够宽容、兼容一切,他们认为政治和文学是两码事,不把这两者混为一谈。明乎此,我们就不难理解唐玄宗时期修的国史,对苏李是一边倒的指斥责骂声了!

陈冠明先生认为:“毫不夸张地说,如果系统地对'赵州苏李’乃至进而扩大到'文章四友’进行有一定深度的探讨研究,可以改写现有的《中国文学史》或《唐代文学史》。”

综括言之,“四友”先后由政治的边缘地带辗转走入了武则天政权的中心,成为武后新兴政权中以文词进军高层政治之典型的实例。自是,四人皆随武氏政权之兴衰而升沉。从上引诸多材料中可知,四人在宫廷中从文学贡献一端而言,名望最高者应是崔融无疑,李峤、苏味道向以“苏、李”并称,可相抗衡,然正如《新唐书·李峤传》(卷一一四)所言“(李峤)前与王勃、杨盈川接,中与崔融、苏味道齐名,晚诸人没,为文章宿老,一时学者取法焉”,特以其年寿而影响至为久远。从宫廷文学上说,四人中显然以杜审言为最次。杜氏在宫廷的时间最短,两《唐书》也无他在朝廷作表章的记载;但从诗歌艺术成就上看,他又是个性最为鲜明的最为耀眼的一颗明星。

从某种意义上说,“文章四友”名成何时,名次如何,不是关键问题。笔者认为,最值得重视的倒在于“文章四友”这一文学团体的形成方式——以文为友——本身所隐含的社会文化意义。以“文章四友”的形成过程为中介,我们或能从社会学的角度探视一下社会机制的转型是如何具体地渗入文学领域的,亦即以文为友的交游方式如何在唐人的文学道路上形成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风尚,从而最终地影响到诗歌自身的创作。

“归葬”,让争议和疑虑一锤定音

前一些年,有人发现苏氏族谱苏味道传中有记载:“葬公于眉之西南杨梅山。”而在眉州的杨梅山苏氏墓地,也确有苏味道墓。因此,就有人提出栾城苏邱苏味道墓是假的,或者说是“衣冠冢”,甚而说是苏味道父亲苏荣的墓,据此有人认为栾城没有必要搞三苏文化。这种错误观点一时引起争议和众人的疑惑,但也立即遭到众多的驳斥,有人提出这些人是否想把苏味道研究引向歧途!其实,陈冠明教授早在2000年第十二届苏轼学术研讨会上,在所发表的《苏味道归葬赵州栾城考》一文,就对此种无知妄议做了有力的批驳。这也说明,持此观点的人就没有读过或没有认真读过此文!

苏味道归葬栾城,陈教授做了详尽而确凿的考证!

陈教授写道,苏味道卒后葬于何处,新旧《唐书》本传不载。神龙三年(707年)八月,沈佺期由岭南贬所北归至潭州,闻友人苏味道、崔融相继去世,作《哭苏眉州崔司业二公》诗。诗云:“铭旌西蜀路,骑吹北邙田。”“骑吹”句,指崔融葬于洛阳北邙山;“铭旌”句,指苏味道权葬于西蜀。此为同时友人所说,最具权威性。《苏氏族谱》卷一苏味道小传也记载:“贬眉州刺史,复还益州长史,未就道卒。。。。。。葬公于眉之西南杨梅山。”然而,清康熙《栾城县志》卷二却明确写道:“苏味道墓,在城西十八里苏丘村。”

一人而葬二处,且皆言之凿凿,如何解释这个谜团呢?陈教授认为,有三种可能:一是葬于眉山;二是葬于栾城;三是先葬于眉山,后归葬栾城。究竟葬于何处,他分析是第三种情况。为解决这一疑案,他对古代的归葬制度,尤其是唐代的归葬制度作了系统的考察。

“归葬”——指旅居异国、他乡之人死后由家人或他人将其灵柩送归故国、家乡安葬。

《左传·成公三年》载晋知罃对楚共王曰:“以君之灵,累臣得归骨于晋。”“归骨”即将骸骨归葬于故里晋国。《史记·管蔡世家》:“九年,悼公朝于宋,宋囚之。……悼公死于宋,归葬。”“归葬”一词出于此。“归葬”指归葬于鲁国。此皆为死于异国之人得以归葬故国的较早的文献实例,其时在春秋之世,鲁成公三年(前588年),曹悼公九年(前515年)。

从文献记载来看,人们对卒后归葬,都视为人生最后归宿,历代都是如此。《周礼》的“公墓”“族葬”“族坟墓”,东汉时称之为“旧茔”。因特殊原因,不能归葬,权葬或暂厝于旅居地者,称为假葬。墓陵有“权厝”。

唐代的归葬情况,有以下三种:一是归葬原籍先茔。二是归葬先茔。三是归葬先茔附近。

杜甫的归葬是比较典型的,现试以此例来说明:

《旧唐书·文苑下·杜甫传》:“子宗武,流落湖、湘而卒。元和中,宗武子嗣业,自耒阳迁甫之柩,归葬于偃师县西北首阳山之前。”杜甫卒于湖南耒阳,至其孙子嗣叶归葬故里巩县。元和八年(813),杜甫之子宗武子嗣业,自耒阳迁杜甫之灵柩,归葬于偃师西北首阳山之前。途经江陵,士曹参军元稹为作《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适子美之孙嗣业,启子美之柩,襄祔事于偃师。”系曰:“甫字子美。……扁舟下荆、楚间,竟以寓卒,旋殡岳阳,享年五十九。夫人弘农杨氏女,父曰司农少卿怡,四十九年而终。嗣子曰宗武,病不克葬,殁命其子嗣业。嗣业以家贫无以给丧,收拾乞丐,焦劳昼夜,去子美殁后余四十年,然后卒先人之志,亦足为难矣。”(说见拙著《杜甫亲眷交游行年考》《杜甫亲眷交游年表》)。

自唐宪宗元和年间杜甫归葬之后,湖南应该不存在杜甫坟墓了。但事实是,不仅河南、湖南有,湖北、陕西、成都也有。计有七处:

(1)、 湖南平江县治南三十瑞安定镇小田村;(2)、湖南耒阳县治北原杜陵书院(今耒阳第一中学)内;(3)、河南偃师西首阳山下杜楼村;(4)、河南巩义西北康店镇康店村邙山岭上;(5)、湖北襄阳城南岘山下;(6)、陕西长安韦曲镇东南少陵塬西;(7)、四川成都西郊。

晚唐诗人凭吊的几乎都是耒阳杜甫墓:例如郑谷《送田光》诗:“九陌低迷谁问我,五湖流浪可悲君。著书笑破苏司业,赋咏思齐郑广文。理棹好携三百首,阻风须饮几千分。耒阳江口春山绿,恸哭应寻杜甫坟。”杜荀鹤《哭陈陶》:“耒阳山下伤工部,采石江边吊翰林。两地荒坟各三尺,却成开解哭君心。”贯休《读杜工部集二首》之二:“甫也道亦丧,孤身出蜀城。彩毫终不撅,白雪更能轻。命薄相如命,名齐李白名。不知耒阳令,何以葬先生。”

可以看出,除归葬偃师首阳山墓之外,在唐代切实存在的是杜甫生命的终点卒地耒阳的杜甫墓。可能是归葬时,原墓保存,为衣冠冢。其他则是后人为纪念杜甫而建造的。

杜甫墓,便是中国历史上名人墓葬文化的一个缩影。

苏味道归葬栾城,根据历代礼制,理由有三点:

一、归葬祖籍的礼制。归葬祖籍礼制,是最重要的礼制,历代遵循。苏味道祖籍是赵州栾城,理应归葬栾城。且其父亦是归葬,尤可证明,说见下。

二、归葬先茔的礼制,即祔葬的礼制。《旧唐书·苏味道传》:“长安中,请还乡改葬其父,优制令州县供其葬事。味道因此侵毁乡人墓田,役使过度,为宪司所劾,左授坊州刺史。”又见《册府元龟》卷三三三。《新唐书·苏味道传》作“更葬其亲,有诏州县治丧事。”“改葬”、“更葬”涵义相同,知其父之墓原不在栾城。《资治通鉴》卷二○七则天后长安四年三月,系此事,作:“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三品苏味道谒归葬其父,制州县供丧事。”胡三省注:“苏味道,赵州栾城县人。”意最显豁、明确。

苏味道之父名荣,据《苏氏族谱》《苏氏宗谱》,苏荣为梓州参军,当是终官。联系“改葬”“更葬”“归葬”等字样,可知苏荣卒于并权葬于梓州(今四川三台)。至长安四年(704)诏丧,结合苏味道行事,苏荣权葬梓州,估计在二十年以上。

赵州栾城既为籍贯,又有苏味道先父之茔,亦在栾城。故苏味道之归葬,亦是十分自然的事。

三、“五世反葬”的礼制。

“五世反葬”的礼制,虽出于齐太公,时在西周初,年代遥远,但由于出于《礼记》,为儒家经典,因此,历代影响最大。其存在,与当时的族葬的昭穆之制相为表里,互为补充。而丧葬的昭穆之制,唐代似乎仍旧流行。

以上三种礼制,都是以先茔为其核心内容。依据这种礼制,苏味道虽权葬于西蜀,而最终必须归葬,且必定归葬。

苏味道什么时间归葬栾城?是诏葬吗?

苏味道卒于初唐后期的705年,其官眉州,虽是贬逐,然非配流,卒前已拜益州大都督府长史。故其归葬当在此后不久,而且极有可能是诏丧。《唐会要》卷三八:“旧制,铭旌,三品以上长九尺。……皆书云某官封姓之柩。旧制,凡诏丧,大臣一品则鸿胪护其丧事。二品则少卿,三品丞。……旧制,碑碣之制,五品以上立碑,螭首龟蚨,上高不过九尺。……凡石人、石兽之类,三品以上用六,五品以上用四。”苏味道曾任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三品,而益州大都督府长史为从三品,见《旧唐书·职官志三》、《新唐书·百官志四下》。所以,苏味道应该是诏丧。即权葬西蜀,若干年后,诏丧归葬赵州栾城。

退一步说,即使未能诏丧,其儿子完全有能力将其父归葬栾城。苏味道有子四人:伷,膳部员外郎;份,未仕;倜,兖州刺史;倇,太原府司录参军、职方郎中。见《元和姓纂》卷三、《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四上》。《苏氏族谱》说:“唐神龙初,长史味道刺眉州,卒于官,一子留于眉。眉之有苏氏自是始。”据笔者考证,“留于眉”的一子是苏份。其他三子出仕当在开元中。扶柩归葬亦当在此时。苏味道归葬后,其权葬西蜀之墓尚在,苏份之留眉州,正因为此。唐人归葬之后,原权葬之墓仍在。如杜甫,宪宗时归葬,直至唐末五代时,罗隐尚有《经耒阳杜工部墓》诗,诗云:“旅魂自是才相累,闲骨何妨冢更高。”真像是杜甫之“旅魂”“闲骨”仍在耒阳。苏味道西蜀之墓,情况当亦如此。

康熙《栾城县志》说:“苏味道墓,在城西十八里苏丘村。”“丘”之为地名义,大致有三:一、小土山。如山东有章丘、安丘,安徽有霍丘。二、丘墟、村落。如《史记·五帝本纪》索隐引皇甫谧《帝王世纪》说:“黄帝生于寿丘,长于姬水,因以为姓。居轩辕之丘,因以为名,又以为号。”又正义引《会稽旧记》云:“舜,上虞人,去虞三十里有姚丘,即舜所生也。”“寿丘”“轩辕之丘”“姚丘”之丘,均指丘墟、村落,故“姚丘”又称姚墟。三、丘墓、坟茔。如汉袁康《越绝书·外传记吴地传》:“阖庐冢,在阊门外,名虎丘。”《文选·王粲<登楼赋>》:“北弥陶牧,西接昭丘。”李善注:“《荆州图记》曰:'当阳东南七十里有楚昭王墓。’登楼则见,所谓昭丘。”

栾城为平原地带,苏丘村无小土山,故第一义不合。苏丘如作为村落解释,应是苏姓人家居多,即苏家村;而此村实无苏姓人家,故第二义亦不合。因此,“苏丘”之“丘”,乃丘墓之义,“苏丘”者,苏味道之丘墓也。孔子有言,“礼失而求诸野”,今于村野之名,犹可考知当时村落命名之由。苏丘,今作苏邱,乃清雍正三年(1725)上谕避孔子讳,除四书五经外,凡遇“丘”字,并加“阝”旁为“邱”。地名之字亦用“邱”。

1999年11月初,栾城县人民政府于苏邱村苏味道墓遗址,重建苏味道墓;1999年10月18日清明桥(苏味道后人在清明节上坟路经的桥,初建于明代成化年)修复,得其所矣!

(作者李升旗,中国民族报副总编辑,中国科普作家,中国苏轼研究会会员。字数7550)

来源: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