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好,李焕英》戳中无数人的软肋:来日方长,才是人生最大的骗局

 竺冰落 2021-12-13

文/竺冰落

这部电影讲的是母亲与孩子之间最深的爱。电影中,贾玲的母亲李焕英不幸离去,她作为子女,希望母亲这一生没有遗憾,希望母亲过得幸福、美满。于是,电影以穿越的形式让这得以成全。贾玲在穿越后,努力改写母亲的命运,不惜以自己不出生为代价,只希望母亲能够开心、幸福,过上至少在外人看起来很优渥、舒适的生活。


但是,影片中间,她母亲仍然做出了同样的选择,选择了她的父亲,她突然发觉母亲也是穿越过来的。这时,观众才知道:贾玲的母亲一直在配合着女儿的演出,但她毅然选择了贾玲的父亲,她不后悔,她也不觉得自己这一生不幸。看到这里,观众不由自主地潸然泪下。影片最后,贾玲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让观众看到了母爱的伟大以及女儿对母亲的那种深深的爱。


观影最大的感受:爱是双向的。母爱子,子爱母,但母亲总是会比孩子爱得更深。确实,母与子,是人世间最伟大的亲情。


“当家才知盐米贵,养儿方知父母恩。”相信我们每个人对这一句话都不感到陌生。可是,真正心底有爱的人,不必非要等到那一天。我们所受到的教育,无时不在提醒我们:百善孝为先。我们应该感恩父母,应该及时回馈来自父母的爱。因为,爱是相互的,爱是双向的。


台湾作家龙应台说过:“很多时候不是我们去看父母的背影,而是承受他们追逐的目光,承受他们不舍的,不放心的,满眼的目送。最后才渐渐明白,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任何人,可以像父母一样,爱我如生命。”

所以,最好的爱是相互的,最好的爱是双向的。爱,不需要有付出感,不需要希求回报;被爱,亦不要毫无觉察,不要无动于衷。双向的爱,才能让爱更长久。

影片告诉我们:勿求来日方长,我们都应该抓住当下。有句话说得好:子欲养而亲不待。确实,生命是短暂的。我们都不可能一直停留在原地,因此,我们应该学会珍惜时间,莫待父母离去而徒自叹息。


正如佛说:尽孝要趁早,莫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在时,才来后悔莫及。有人正在茁壮成长,有人正在垂垂老去。孝顺父母,时不我待。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别等一切都来不及了,你想起来孝顺自己的双亲。生而为人,最基本的就是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要好好孝顺他们!

有句话这样说: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确实如此。我们都不知道明天和终点哪个会先来,那么,就先过好今天和当下,孝顺父母、陪伴家人,用尽全力了无遗憾,真正把孝敬父母落实于自己的行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