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失踪的皇帝建文帝朱允炆---读《古史六案》(二)

 云蔚志读书 2021-12-13

失踪的皇帝

中国历史上的帝王之死中,有不少悬而未决的疑案。其中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历史上无下落的确切记载,似乎仅朱允炆一例。

一,含糊的《明史》

1,《明史》记载

《明史》本纪第四恭闵帝所载“靖难之役”如下:

纳燕兵,都城陷。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或云帝由地道出亡。正统五年,有僧自云南至广西,诡称建文皇帝。思恩知府岑瑛闻于朝。按问,乃钧州人杨行祥,年已九十余,下狱,阅四月死。同谋僧十二人,皆戍辽东。自后滇、黔、巴、蜀间,相传有帝为僧时往来迹。

这段记载行文字斟句酌,煞费苦心,既要依据史实,又要保留疑点,最大程度反映事情的原貌。撰史之难,可见一斑。

2,历史的修改

早期版本《明史》一口咬定建文帝自焚死。王鸿绪的《明史稿》写道:“俄宫中火发,帝及皇后马氏崩。”

清初,为了根除汉人借建文帝恢复故国的可能,官方也支持自焚说。乾隆年间重审《明史》时,鉴于建文自焚死的写法太过牵强而被放弃,改写为“不知所终”四字,成为现在通常看见的样子。

3,历史的疑问

《明史》除本纪外,还有《姚广孝传》《胡濙传》和《郑和传》隐晦提及建文帝的结局。

《姚广孝传》记为“有言建文帝为僧遁去”。

《胡濙传》更加离奇。他公开的使命是颁御书、访仙等,暗地则为“隐察建文帝安在”。特别是胡濙深夜见成祖更添神秘,君臣究竟讨论了什么,不得而知。但从“帝已就寝”“急起召入”“漏下四鼓乃出”等情形看,必然是关系极其重大、成祖至为关切的事情。末句“至是疑始释”,从事后角度暗示,当夜所谈关乎建文下落。

《明史》中的郑和七下西洋,再结合胡濙传,可见当时是在海内外同时追踪建文。最后,海外无果、海内则似有眉目。

4,暗访的缘由

既然建文下落不明、未“崩于火”,而朱棣已经握有天下,为何不公开查访?主要考虑的还是古代政治伦理。

朱棣匆匆“出帝后尸于火中”、宣布建文已死。

这尸体可能是他在造假,也可能确实无法判断尸体就是建文帝。

如果建文未死,或者并非死于自焚,燕王登基就毫无合法性,而难辞篡位弑主的罪名。即便所谓“靖难”属于“清君侧”,不算谋逆,他至多只能效周公辅成王之故事,绝无取而代之的份。

假如朱允炆并非殒命于宫中之火,只是神秘失踪、泥牛入海,那么必然成为成祖的心头之患。成祖需要千方百计守住这秘密,然后不动声色地搞清侄儿的真实下落。倘有所获,也须瞒天过海,神不知鬼不觉地加以了结。总之,绝不可能泄露个中情形,这也就是秘密查访的缘由。

5,《明史》小结

最终,殿本《明史》一面称建文帝“不知所终”,一面又保留其他侧面的材料,不作分辨和论定。

根据自正史中挖掘的建文结局信息,可得两点结论:

其一,朱允炆被宣布的死亡及死亡方式,都不是真的;金川门献降后,他并未死于南京紫禁城宫火,被葬尸体另属别人。

其二,朱允炆虽未死于宫中,但怎样逃命、去往何地以及人生最终归宿,一切皆不可知。

二,革除

朱棣自燕王摇身变为永乐帝,先后涉及两个关键词。一是“靖难”,二是“革除”。“靖难”是他为起兵夺位制造的说辞,“革除”则是大功告成后他对建文朝这段历史的处置。

朱棣下诏“今年以洪武三十五年为纪,明年为永乐元年”,抹去了建文年号,使其并入洪武,就是所谓的“革除”。后来明朝作者笔下的“革除年间”,指的便是建文统治期。

此外,朱棣又两度重修《太祖实录》。现在,建文原本及永乐第一次修本均已无存世。

但后世一直对此案存有疑问,特别是宋端仪的《立斋闲录》,首次大胆记载了建文帝年号,正面反映建文时期的面貌,并大量记述建文帝拥护者被屠杀迫害的情形。

鲁迅曾说:“我常说明朝永乐皇帝的凶残,远在张献忠之上,是受了宋端仪的《立斋闲录》的影响的。

此后,明朝关于建文的各种叙事已趋失控,伪说和伪书也逐渐泛滥。

三,逊国说

1,逐渐恢复名誉

打仁宗起,朱棣子孙对朱允炆便有些暗怀愧疚。加之民间上下为建文昭雪的心愿不泯,总有朝臣在为建文朝恢复名誉。终于在神宗时期迎来了大的改观。

万历皇帝即位后,首度公开承认建文诸臣为“忠臣”,故曰“首诏表忠”。以前,对建文诸臣虽颁过赦令,然罪名未除,仍属忤逆。到了神宗此诏,开始由“奸”转“忠”,从反面人物变正面人物。诏书称:

革除间被罪诸臣,忠于所事,甘蹈刑戮,有死无二,皆我太祖高皇帝所储养忠臣义士。

万历皇帝之后又恢复了建文年号。

2,“逊国说”

替朱允炆昭雪,意味着否定朱棣。作为其直系子孙的明代诸帝,为什么肯这么做?

这其间似乎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障碍,又究竟是怎样克服的呢?这就不得不提到“逊国说”

汉字词意多重的特点,在“逊”字上体现很充分。它既有逃遁、躲避之义,如扬雄《剧秦美新》“是以耆儒硕老,抱其书而远逊”,又有退让、谦让之义,如《尧典》“将逊于位,让于虞舜”,乃至还有恭顺的含义如孔安国传《舜典》“逊,顺也”。

杨天民奏疏中有几句话,大概最能打动万历:

成祖之嗣服也以戡乱,建文之出亡也以逊国。其名正,其言顺。何嫌何疑而假掩饰,以起后世纷纭之议?

一个“逊国说”,脱成祖于得位不正之窘,从“篡逆”一跃而“名正”“言顺”。

国说”之所以广为接受,并不在于它是事实,而是只有这样才可以解决“革除”的是非难题。

3,迟到的承认

崇祯十七年七月初三日,继位于南京的朱由崧,给朱允炆追谥为“让皇帝”,庙号“惠宗”,使之正式回归朱家帝王行列。

“让”即是“逊”,“惠”字亦源出此义。

然而一年后,弘光皇帝就被俘往北京,明朝的正朔画上了句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