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的目的 19世纪的英国之所以成为富强的世界帝国,它的主要财源来自毒品交易,即英国将在印度种植的鸦片,以极高的利润卖给中国。 鸦片贸易不仅扭转了英国在亚洲的贸易逆差,又为皇家海军提供了费用。由于中国政府拒绝将鸦片走私贸易合法化,英国以维护自由贸易为名,分别于1839年和1856年对中国发动了第一次和第二次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开启了西方恃强凌弱中国的灾难世纪,也开启了中国人为强国而奋斗的世纪。它对全球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至今中国与西方麻烦不断的关系都与之有关。 现在,英国一直在竭力忘记鸦片战争的事实,在英国中学和大学的历史课上也看不到有关的内容。而且,对于鸦片战争,中英两国普通民众的理解也存在着巨大的分歧。鉴于此,作为一个英国汉学家的作者怀着以下两个目的,写下了此书。 其一,提醒健忘的英国读者,英国曾经从事过鸦片贸易。 其二,描述这场战争纷繁复杂的某些方面,比如中国和英国的历史、文化冲突、官员的欺骗等。 鸦片简介 1,鸦片的历史 鸦片是从西域引入中国,最早记载于8世纪上半叶的一本医书中。鸦片可以食用,也可以饮用。随着从美洲新大陆引进了烟草,又出现了吸食的方式。 吸烟是一种社交活动,讲究技术,有很高的观赏性,对人的生命威胁相对也小。18世纪末19世纪初,中国形成了自己的鸦片文化:它成了饭后的时髦享受,头面人物待客的必备之物,皇室的减压极品。 2,鸦片的作用 鸦片的作用包含积极和消极的两方面。 鸦片的基本作用是缓解疼痛和带来快感,还可以用于治疗腹泻、痢疾和咳嗽。 鸦片的缺点是会引起反胃恶心、便秘,甚至令人窒息而死。因此,鸦片也被用于自杀和暗杀。鸦片的刺激也可以导致妄想狂、猜疑症和精神分裂症的发生。 明代人认为鸦片能控制射精,宫中则风行添加了鸦片的壮阳药,这可能是造成明代皇帝短寿的原因。 和所有毒品一样,鸦片影响人体神经系统的平衡,容易令人上瘾。 3,鸦片贸易 中国本身就大量生产鸦片。 罂粟这种植物的每一部分都有用途:汁液用来制造生鸦片,叶子用作蔬菜,茎用作燃料,籽用来榨油。对于1830年代的南方农民来说,种植鸦片的收入是种植水稻的十倍。 土产鸦片由于价格便宜而受欢迎,但远不及外国鸦片的影响力大。 到1839年,鸦片的年进口量已经达到4万箱。不过,从1729年以来,进口鸦片一直是非法的。到鸦片战争时,鸦片贸易已经遍及全国。 鸦片战争的起因 1,英国的财源 中国向英国出口的茶叶日益增长,而对英国提供的工业产品兴趣不大,英国与中国的贸易存在严重的不平衡。 到1820年代,英国人发现中国人越来越喜欢吸食鸦片,通过向中国出口鸦片,可以完美解决两国的贸易逆差。于是,从1752年到1800年,有1.05亿万银元流入中国,而1808年到1856年期间,则有3.84亿银元的反向流出。 自此,在中国兜售鸦片成为英帝国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支撑英国对印度的统治以及海外霸权。 2,中国禁烟 所有毒品都有不利于政府统治的共同特性,不仅恶化政府财政,也危及社会稳定。 清朝以白银购买进口的鸦片。随着鸦片消费的快速增长,中华帝国出现了严重的银荒。 此外,1810年代和1820年代的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导致全世界白银产量减少了56.6%,也加剧了中国的白银短缺。 清朝的税收和军饷都是使用银子,小额的日常交易使用铜钱。 银荒导致银子变贵,加重了民众的纳税负担。社会不满逐渐增加,进而导致了流民、暴动和骚乱。 18世纪末的中国已达到其全盛期,各种矛盾开始突出和激化。人口的爆炸式增长导致了对工作机会和资源的激烈竞争,越来越多考生无法通过科举做官,成为不稳定的社会因素。差点儿推翻清朝的太平天国起义,就是一个屡次科场失意的私塾教师领导发动的。 鸦片的消费又进一步给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负面影响,并降低了军队的战斗力。 早在1729年,清朝就颁布第一个鸦片禁令。 然而,鸦片广泛用于止痉挛、镇痛、止咳、退烧和抑制食欲。输入的鸦片不仅屡禁不止,反而连年大幅增长。 直到1838年末,道光皇帝决定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禁烟。 3,第一次鸦片战争 清政府的贸易控制政策促使英国的鸦片贩子走上了非法经营之路。他们要求中国将鸦片贸易的合法化,并向英国货物开放更多的通商口岸。只要能打开中国的大门,不惜使用武力。 在广州的英国商人向外交大臣帕麦斯顿施加压力,要求他予以干涉。虽然英国议会有人质疑为鸦片发动战争的正义性,但帕麦斯顿抓住了林则徐破坏英国政府财产的这个借口,议会最终投票决定派遣英国远征军舰队前往中国,发动了第一次对华战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