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说在未嫁人时眼光就有点高,一般小伙儿根本看不上。他爸精挑细选,就看中了牛皮大王那位刘三。诶,别说,吕姑娘竟然就同意了。好像还挺满意。估计是刘三善于画大饼。年轻时的事情不太多,主要是嫁狗随狗之后,端茶倒水,有时给东躲西藏的刘三送饭吃。别人不知道刘三藏哪,他这媳妇知道,据说是善于观云。仰脸一看天上,南山上那棵歪脖树下。过去,就在那。这事说得邪乎,不邪显不出来水平。估计耳濡目染,跟着刘三学会了。因为刘三生活作风有问题,在没混出个人模狗样的时候就喜欢乱搞。以吕娥姁的心胸,应该很不畅快。当然有,大家公认刘三在没发达的时候就好美色。还有更大的证据是,他一共有八个儿子,吕后生养了孝惠帝,还有个后来封为齐悼惠王的刘肥。刘肥的母亲就是刘三寒微时的外妇。自从刘三起兵,吕娥姁眼光放远,肯定也曾开心过。当然也曾吃苦头,主要是刘项对垒,被项羽抓了俘虏,在项羽军营里的日子估计不是很畅快。这位陈豨本来是刘三自己的心腹,竟然会反。因为刘邦灭了项羽,转手就开始收拾当初的功臣,所以一有机会,难得不反。吕娥姁这位妇道人家得报,听说韩信准备与陈豨里应外合,大吃一惊。对付韩信那个大个子,她有点主意不足,于是招来萧何商量。萧何就把韩信骗进宫,宫里设下埋伏,一进去就给抓起来。抓住韩信,吕娥姁毫不耽搁,杀。不仅杀韩信,诛三族。韩信、彭越、英布,这三个汉子,都是在刘项战争中立大功的人物。刘邦被项羽追得急,惶惶如丧家之犬的时候,曾经问张良。大不了我还回去当汉中王,把关东之地捐出去,你看看给谁合适?韩信是否真的谋反,还可以另说。但是彭越是真的不曾反,但是也被刘三派人抓住了。一开始经过审判,结论是“反形已具,请论如法”,意思是已经具备了谋反的情节,按法律当然是砍头。刘三明白其实他没反,所以就赦免他,废为庶人,把他发配到蜀地的青衣县。但刚刚被押解走到华县西北的时候,在路上遇到了吕娥姁。原来吕娥姁带着一帮人从长安去洛阳。彭越一见吕娥姁,心想女同志心善,就一把鼻涕一把泪向她哭诉,什么他没反了,什么不想去四川了,希望娥姁帮忙向老大吹吹枕头风让他回到老家昌邑去。带回洛阳之后,娥姁就跟老大说了,彭越这样的壮士,你把他迁到四川,这不是养虎遗患吗,不如干脆宰咯。另一边,娥姁又安排彭越的舍人告状,就说彭越又想谋反。好了,刘三既听见他媳妇那么说,翻脸就把彭越并他的三族全部杀光。这件事就见出这位女同志的手段来,阴狠阴狠,又阴又狠。明面上说得好好的,转过脸就把坏事做得决绝的。刘三起兵灭了英布,当初立功最大的三个人终于全部干掉。他老人家一身伤病,也就此垮了身体。吕娥姁要给他延请名医治疗,被他拒绝。理由是人命由天,该死就死。刘三死了以后,吕娥姁却秘不发丧。招来了审食其一起商量,其中说了这么一句:“诸将故与帝为编户民,北面为臣,心常鞅鞅,今乃事少主,非尽族是,天下不安”。她看出来,本来跟刘三一样做平民的那些位诸将,对于向刘三磕头称臣,心里老不痛快。再加上刘三一死,接班的是位少主(时年仅17岁)。跟他们这帮能征惯战的老家伙比,实在就是小屁孩儿。你不把他们都收拾了,天下不安。其实哪有什么天下不安,不安的是她这位女士吧。孤儿寡母的,被人欺负了怎么办。不知怎么地,他们嘀咕的话被嘴皮子特利索,后来被烹死的那位郦食其,他的老弟郦商知道了。郦商自从他哥郦食其跟了刘三,也跟着建功立业,还真打了不少仗。他哥凭着嘴皮子吃香喝辣,他自己冲锋陷阵,也功劳不小。郦商一听,大事不好。赶紧找到审食其,劝他说,你们要诛尽诸将,天下真的就危险了。你看看,陈平、灌婴领兵十万,驻守荥阳;樊哙、周勃领兵二十万刚刚平定燕代。现在听说老大已死,诸将皆诛。那肯定要联兵还乡,攻打关中。大臣内叛,诸将外反。灭亡真可以跷足而待了。审先生一听吓一跳,赶紧禀告吕娥姁。这才免了诸将灾祸,老刘家的天下才得以延续。至于吕娥姁把刘三生前的那些相好如何收拾,略去不说。她转脸又把哥哥弟弟、侄男嫡女都封为侯,都给大官,也可以不说。但是等她一死,陈平、周勃等人逮了机会,把他们老吕家老的少的杀得是干干净净。刘三为啥要大杀功臣呢?私心呗,天下是他们刘家的。后来有事,根本不跟谋臣商议,只和媳妇吕娥姁交流了。刘、吕的心思大家都知道了,所以异姓封王的个个要反。只是,吕勃、吕产、吕禄这些人,不封侯也许还好,一旦封侯,最后就只有死路一条。你说吕娥姁一面对功臣这么狠,一面又这么照顾娘家人,算聪明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