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孔子到凯撒,最要抓紧是当下

 峨嵋吹雪 2021-12-13


季路问孔子怎样去事奉鬼神。
答:“没能事奉好人,怎么能事奉鬼?”
问:“请问死是怎么回事?”
答:“还不知道如何生,如何知道死?”
对这一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可见孔子不信鬼神,也不把注意力放在来世及身后。
我有些不太同意。也许这是孔子他老人家因材施教,应机而发。
请问子路这位同学,是可以探讨鬼神生死的那个人吗?非也。
孔子把出类拔萃的学生分四类,各有代表。“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季路同学的长处在理政。按他的性格,“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在听到一条道理但没有能实践时,惟恐再听到新道理。为人豪迈果敢,他是坚决的行动派。
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孔子称赞子路勇毅果敢超过自己。
季路同学的志向,“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拿出自己的车马、衣服、皮袍,同朋友共用,用坏了也不抱怨。
他不仅自己行动,还擅长和小伙伴一起干。
但是,他不适合探讨鬼神生死那些玄虚事。
所以,孔子对他说,你别想那些遥远的事,抓紧把眼跟前做做好。
换而言之,孔子要他抓紧当下,坚决去做。

这一点,令人想起西方那位凯撒。
公元前47年,凯撒大帝在小亚细亚吉拉城大获全胜,欣喜的凯撒给罗马元老院报捷时只用了3个拉丁语单词:“Veni!Vidi!Vici!(来!见!战!)”
有人说可见凯撒尚简,其实行动派哪需要滔滔不绝。冒险犯难,需要的是坚决行动。
与凯撒意见相同的,还有当年的吴起,在《吴子兵法》中,要求将帅具备“理、备、果、戒、约”。何谓“约”?“法令省而不烦”。法令简明而不烦琐。
来世未可知,今生犹可为。趁着“五一”假期游人如织,挤他一身臭汗去。
您怕人多?
逝者如斯夫!河清不可俟!


2021年4月29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