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记忆静宁县》------军火田和军火合作社

 李振堂 2021-12-13

军火田和军火合作社

一九四一年至一九四二年,日本侵略军对解放区的军事进攻疯狂到了极点。此时,我党制定了“广泛的群众性的游击战争”的战略方针,把发展地方游击队和民兵提到更重要的地位。为了加强民兵武装,静宁县抗日政府派县武委会主任杜志中同志直接抓杜家村一带的民兵工作。当时面临的一个最大困难就是民兵缺乏打仗的武器,在八路军武器都是限量供应的情况下,民兵武器更是难以满足。这不仅是静宁县委、县政府难以解决的问题,也是晋绥分局甚至党中央都意识无法解决的问题。

赵尚高是杜家村一带有名的民兵队长,他从报纸上看到了陕甘宁边区的部队和老百姓搞大生产运动,获得了丰衣足食。他想:“人家能办到的事情,为什么我们不能呢?人家为了救济难民能开“义田”,为了拥军能开“拥军田”,咱就不能为了解决军火困难,开些“军火田”,咱山上有的是荒地,年年开,年年种,把全部收入作为军火费用,不就不愁没有买地雷的钱了吗?”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杜主任,他也说是个好办法,合乎自力更生的方针。创建“军火田”,基本模式是:集中组织民兵开发荒山荒坡,将播种收获的粮食统一管理、销售,作为民兵活动、购买武器弹药的费用。这样,民兵经费紧张、武器弹药奇缺的局势就会得到有效缓解。这样,民兵利用“军火田”所交换火购买的武器弹药把自己武装起来,对敌人的侵犯可以有效打击,可以彻底改变以前那种被动让鬼子进村“扫荡”的局面。

第二天,召开了干部会,大家讨论了开“军火田”的具体问题。有人提出,群众现有的地还种不好,再多种就作务不过来。有人说,种子是个大事,开得少了不顶事,开多了种子从哪里来?也有人提出:把现有的三十个民兵,分成日夜两班,敌人不来就开荒,来了,放下镢头就和他干。种子先由干部民兵带头匀出一些,不够再向群众借点,到秋后归还,问题不就解决了。杜主任最后总结说:“对!就应该这样,大家拾柴火焰高,人多出韩信,难题一下子就解决了。我们还可以把县上发的钱拿出一部分来先买种子,实在不够,还可以向政府贷点钱。劳力问题,单靠民兵力量有限,主要得靠群众,只要群众起来了,全乡男女群众两千多人,一个人刨一块,买雷钱就用不了。”

民兵们巴不得多闹些钱买雷,一经动员就轰轰烈烈地干起来了。大家每天抱着雷、背着枪、扛着镢头,到离据点几里路的营房沟、乱石滩、小纹沟村,一面掩护群众生产,一面开“军火田”。群众看到民兵又要站岗放哨,又要开“军火田”,日夜辛苦,就纷纷提出:“打鬼子是大伙的事,怎能光叫民兵劳累呢?”“我们穷,出不起钱,可有的是力气,开几垧地满可以。”在群众的要求下,赵队长便按村、按变工组分配了任务,人多力量大,不几天,便开荒了一百六十四亩荒地。

分区武委会主任韩仲英同志曾经评价过,这就是毛主席同志说的“自力更生”的方向。《抗战日报》上登了韩主任写的一篇文章,叫《静宁县的军火田》。这下民众的劲头更大了,都说:“咱们上报了,今后更要好好闹腾闹腾!

群众的劲头一来,锄地、施肥更勤快了,山药蛋、莜麦、胡麻,一天一个样,到秋后共收下一万三千九百六十斤粮食。

赵尚高的“军火田”模式很快在全县推广开了,宁五区、崞五区、静七区纷纷借鉴静三区的成功经验,积极仿效赵尚高的“军火田”创办方法,均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宁五区跑泉沟干部,只顾自己生产,使得群众变工流于形式,“军火田”的开展进度缓慢。他们召开了一次生产动员会,让群众自愿结合,结果是只形式上组织了三个变共组,实际还是各干各的。全村除耕地所用人畜力外,剩余的十二个劳动力没有组织在开荒等生产工作上,剩余的十来头牲口也没有用于运输等副业生产上。根据这些情形,当时所在干部与变共组中进行了深入教育,由将变共组重新组织了一下,民主的讨论了按劳动力强弱评分顶工制度等,将剩余劳动力组织在开荒中。现在变工已活动起来,每户群众并自愿出一个劳动力开一天军火田,计十二亩。从此有效地缓解了了民兵缺乏武器的困难。

1945425日,朱德同志在延安举行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做《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中说:“解放区人民的生产运动,民兵包围的功劳很大,敌后许多据点的收复,民兵的围困起了很大作用。民兵的主要武器是地雷。此外还有步枪、手榴弹的各种原始武器,以及土制掷弹筒。为了自己解决问题,许多地方开了'军火田’。”

整个抗日战争时期,晋绥边区八路军的武器几乎是依靠获得日伪军战利品的形式老供给,通过激烈的战斗过程中向敌人 夺取武器。民兵、自卫队的武器供应更需要依靠广大群众的指挥得到解决。静宁县民兵开始使用的是所能找到的一切新旧武器,大多数人举起了仍是冷兵器时代的大刀、斧头与敌人血拼。先进一点的是打猎的火铳,买一点土制的地雷。到后来找到了发展“军火田”解决军火问题,迈出了军火自给的一步。

随着敌人进犯次数的增加,武器需求量在不断提高,光靠买的那点地雷、火枪不够武装日渐发展壮大的民兵力量。静宁县各区领导、民兵们在一起开会商量:卖了粮,买了毛驴,驮着向群众收买下的废铜烂铁,再到岢岚县换回地雷,这样干太不合算,来回跑一趟得十多天,太费时间。而且买的地雷也太贵,自己的前老不够用。再说,这些圪蛋,既怕日晒,又怕雨淋,碰碰磕磕就会出事,叫人操不尽的心,咱不如买原料自己装,我看能办到。”于是大家说干就干,派出人员专门学习造雷技术,很快,就开始熬硝、做火药、铸雷、装制等过程。

    边区生产土硝方法,是把旧缸底钻透一个孔,内衬白布一块,将硝土一担家柴灰二升拌起,放在缸中压实,先用开水过滤,再放锅中熬一个钟头,然后放盆中。冷却后,将白色针状物取出来用布包好,外边取灰土吸去水分便是纯硝。也有用石头上刮下来的硝土放盆中,每斤硝土加两瓢开水,用棍搅拌,化成硝水,用箩过滤,放进锅内熬制,剩下三分之一硝水后倒入盆中,冷却一昼夜,凝成一二寸长的白色针状物后,用布包好放在灰土中吸去水分即可。

做火药这步环节,静宁县有的是能人,老猎户们个个都是加工火药的高手。发动妇女上山砍材烧木炭,配上硫磺压出炸药。

造雷另一个环节是制造雷壳。雷壳有两种,石雷壳和铸铁雷壳。村里有很多石匠,石头就地取材,在石头上钻五寸深的洞,一个石匠一天能打十几颗。很快一批石雷壳就加工出来了。铁雷壳需要会翻砂的匠人,当然静宁县各村里也不缺乏这样的人才,家家户户捐献废铁烂锅,翻砂师傅忙着烧火铸雷壳。

地雷试制成功!手榴弹试制成功!乐得村民们敲锣打鼓祝贺。一个石雷装上三两炸药,能把50斤重的石头炸个粉碎,杀伤力很大。

到年底,光赵尚高领导的民兵就压制炸药900余斤,制造手榴弹300余颗,地雷1500个,其中有铁雷、石雷、玻璃雷、子母雷、连环雷、拉雷、硫磺雷、挂雷等。除自己使用外,还支援了别村的民兵使用。

县武委会为推广赵尚高民兵制作武器的办法,在磨管峪村举办了半个月的制雷培训班。赵尚高同志亲自给来自各村的学员讲授制作炸药和利用废弹壳装制子弹的技术,三老汉讲翻砂制地雷壳、手榴弹壳的技术,李宏洞讲如何装雷才能提高灵敏度和杀伤力,培训班结束后在静宁全县范围内立即掀起了群众性的制雷运动。

19441125日(星期六)《抗战日报》第二版静宁县讯报道过《开展群众性爆炸运动,静宁加紧造雷》的短讯: 上月下旬,崞五区会召集全区精干民兵进行了五天的爆炸训练,由于采用了随学随演的办法,大家很快都学习了爆炸技术,并立即回村向群众传授。

由于赵尚高创办的地雷制造厂越办越好,晋绥六分区接收了这个厂,并增加了工人,扩大了生产规模。

制造军火,硝的需求量很大。因而也是最重要的原料之一。随着军民自制军火运动的开展,得地群众积极熬硝,许多地方群众吧熬硝列为家庭副业生产。到了1945 年夏季,静宁、宁武、岚县、河曲、保德五县就有硝池129处。当然另一个问题又来了,边区军火自给运动中,所需经费数量巨大。必须依靠广大群众的支持才能圆满解决。各村开展了“军火合作社”的探索。这个合作社以军火为主,结合一般日用品业务,靠群众和民兵集股的形式开办,每日除了给民兵造出一定数量的军火外,还给群众分红。村的军火合作社,有的设计资金的管理,需要正规的有组织的人员进行经营生产。有的没有什么固定的组织形式和财务管理,有村里群众自行组合临时合作或用变工的办法进行生产。

民兵英雄孙宽村位于静宁县静七区大会村,在武工队帮助下,成立了军火合作社,经费来源有三:一、民兵缉私提赏的款。二、由某村义田粮内抽出。三、从干部和群众中集股。群众中已经集了一百六十股,每股本币三百五十元,社务暂由农会干事张文子及孙宽代为负责,开办初期即召开社员大会,推选正、副主任。已办回一些盐、布、纸等日用品,供给群众需要。开始了采硝、熬硝、压火药,自制地雷,并计划在全村开军火田三十八亩,做到全部军火自给,每人一颗地雷。

在上级和群众的关心与支持下,军火合作社越办越好,制武器打敌人,制农具解决生产上的困难。“军火田”年年开,不但把原来的股金都退还了,还给群众分了红利。1944年以后,还能制火枪、子弹、手榴弹、土掷弹筒等十多种杀敌武器,基本实现了军火自给。

1944年夏,在赵尚高同志创办的小型军火合作社的基础上,又创办了县军火合作社。社址设在火石沟,经理由赵惠同志(赵白娃)担任。起初规模不大,只有六人,后发展到三十多人,资金积累到五千余元(折银元)。当时资金来源以赵尚高同志种的“军火田”收入为主,还有民兵从敌人手里缴获的牛、驴、骡、马等出卖后的收入和工厂生产铁铧收入。

军火原料的来源是:火硝从临县、兴县购买;硫磺由保德购买;硝酸、铁片、氯酸钾、水银从陕北贾县军区怀念部厂子见习生铁发动全县群众支援,如庙上的钟、民间的破犁铧、烂锅等,当时全县支援十万斤生铁。

 静宁县县委政府也不甘落后,兴建了比较全面且军民两用的军火合作社当时称静宁县军火农具合作社。静宁军火农具合作社开设4个月来产量激增。该社刚一成立时,只有2个技师、11个工人,产量很低,工人技术不高,也不安心生产。后经解决了工人一切困难,明确规定了分红制度,地雷产量已比过去增加三倍半,铧子由每炉生产140个增加到220个,过去每5天才产出一炉铧子,变为只需三天。为了发展解放区手工业,铧子定价特别便宜,沦陷区一个大铧子要本币170元,该社的只要85元。因为春耕期间,需用大批铧子,只在一个月中就赶制了30000多个,使群众用犁铧都依靠了合作社。合作社积极依靠自身员工技术和设备条件,大力生产农机用具,当时创办一年半,共生产地雷一万多,手榴弹一万五千余颗,修理步枪五十余支,为本县群众生产犁铧等农具若干,有力地支援了抗日战争,繁荣了边区经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