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原二姜中学、塘头中学被撤并到郭村新镇区,组建了一所新校——郭村第一中学(简称:郭村一中)。差不多十年过去了,这所学校的现实状况与发展前景,一直受到心系家乡教育的各界人士的关注,尤其众多的母校毕业生、昔日的学生家长,还有曾供职于此的教职员工! 2012秋至2016年夏,首任校长张为学校的创建及建制付出了很多,并将这所“新校”带入正规,运行有序且初见成效,他因年龄原因被迫告退。 2016年秋,接替张校的是年轻气盛、务实低调的新任校长沈,他毅然挑起这副光荣而艰巨的重担。摆在沈校面前的首先是教师队伍的年龄老化,活力不够生气不足;其次小学毕业生中优质生源流失,大都选择去城区就读;还有其他意想不到的各种风险与挑战;······ 五年多来,郭村一中在区教育局和镇党委政府的共同领导下,在沈校等校领导一班人的带领下,老师们团结一致、砥砺奋进;同学们立志升学、刻苦攻读;干部们恪尽职守、以身作则;虽说每年都有老教师退休,可同时也有新教师的“注入”加盟;虽说仍有些学生流失,可政策扶持与质量兴校也遏制住蔓延的势头。学校充分利用各种积极因素形成的合力,让郭村一中这艘“大船”生机盎然,乘风破浪,勇往直前。而今郭村一中的办学质量不断攀升,赢得上级部门充分认可,博得社会群众普遍好评。 校领导一班人眼光独到见解不凡,他们认为,要使学校得到健康持续发展,必须狠抓教研课改,提高课堂效率,这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当前最重要的是从青年教师入手,提升他们的业务水平,摆脱因师资队伍老化制约学校发展的困局! 沈校与教研组长 备课组长座谈 初二语文老师听课之后热评 自2015年至今,六年来学校净增了13位青年老师(35岁以内),按先后顺序,他们是:数学教师倪增刚、语文教师王倩、外语教师王林、美术教师阚琴、数学教师薛俊、物理教师叶艳蓉、语文教师孙薇、语文教师成功、数学教师任早、音乐教师黄旭、美术教师吴双、物理教师宋金星和英语教师孟云等。 随着新教师的不断注入,改善了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让学校焕发生机与活力,这些受过高等教育且有志于乡村教育的年轻人,有的刚刚走上教坛,有的已在非公办学校有过短暂的历练,都是经公开招聘选拔进入教师队伍的宝贵人才。正是他们,为我校教育质量的发展与提升提供了及时的、可贵的人力资源。 据统计,目前我校现在岗的70名教师中,年龄五十岁以上的是33人,五十五岁以上的有21人,这种师资队伍,表现出年龄偏老、中青年缺乏、后劲不足的现象,近些年变得日益加剧,矛盾异常突出。 校领导从全局从长远考虑,高度重视年轻教师的培养。教导与工会牵头策划“蓝青工程”,发挥中老年教师的经验和能量,助力年轻教师快速成长;学校定期召开青年教师读书会,校长给他们提要求、下任务;开辟教研活动为他们搭台子、展风姿;学期初分配工作时,给他们压担子、挖潜力;领导随时“推门听课”,热情指导及时鼓励;遇有外出学习或培训的机会优先安排青年教师参加;邀请校外专家名师前来指导青年教师的教学工作。 与之同时,学校不忘在生活上帮青年教师解困排忧,让他们安心工作,激发内在潜能,发挥各人所长,全身心投入工作。把青春热情、荣誉利益、个人前途与学校发展统一起来,努力铸就一支爱岗敬业、业务过硬、活力满满的战斗团队! 汤校长主持青年教师读书会 区教研室李主任点评刚听的数学课 如今这些年轻教师的业务水平日渐成熟,能够胜任或基本胜任所教学科的教学,他们中有的业绩显著,有的频频获奖,工作成效不断显现,得到学校和社会的积极评价。实践表明,狠抓年轻教师的举措是英明的,壮大了个人,成就了学校,这些年轻教师已成为学校开展工作的重要力量,成为校园内一道靓丽的风景。 下面所述的这几位,被誉为本校青年教师中的杰出代表: 王倩老师,她在校读书期间就已入党,且拥有硕士学位。带着耀眼的光环,加盟到我校教师队伍中,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事实上,她不仅本身素质高,在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上,都很有特色,深受学生的欢迎。 “作为王老师的学生,我们是幸运和幸福的!”这是她曾经学生的感慨。迄今她已顺利完成了两届毕业班的教学,才任教六年多,获得的各种表彰和荣誉称号,让人啧啧称道,同事们都说这是实至名归。以下选取她近年来的部分荣誉: 王老师上语文公开课 阚琴老师,美术专业毕业的她,工作之初就担任班主任工作,热情高干劲足,班级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很快赢得学生的爱戴、得到领导的赞许。她一度担任全校十多个班的美术课,用自身的美术功底与教学艺术,让不少学生重新焕发绘画的热情,激发了孩子美术创作的活力,这在“应试与升学”仍占主导地位的今天,实属不易,难能可贵。 任教四年多来,她勤于钻研,敢于挑战,屡次获奖,以下撷取的是2019年所获荣誉。 阚老师上美术公开课 薛俊老师,这是他任教的第四个年头,已连续三年担任班主任。顺利完成了初中一个循环的数学教学。在领导关心下,在师傅的教导下,在同仁的帮助下,业务能力迅速提高。凭着对数学对学生的热爱,对教育事业执著追求,这位九零后的教学业务,很快被同行与学生所认可,也赢得家长的信任和尊重。不少家长以自己孩子成为薛老师的门生而引为自豪。 薛老师上数学公开课 此外,还想说说黄旭老师。 黄旭老师在音乐课上 这位刚工作一年多的小伙子,工作责任心强,敢于担当。不仅担负多个班的音乐课教学,协助排练文娱节目,参与团委的值勤工作,还负责学校公众号的编辑与推送。用公众号发布学校的开展的工作,向社会及时报道与传播学校的声音,积极的舆论宣传促进了学校的发展进步。 从近期活动的图片中,目睹部分年轻老师的风采: 孙薇老师开展主题班会 二位美术教师接受顾组长的指导 物理老师叶艳蓉、宋金星在交流 倪增刚老师在数学课上 任早老师在数学课上 吴双老师制作的教具获奖 写到这里,笔者不禁感到一丝隐忧。“昔日的教训值得汲取”,史上有过四五个年轻教师,告别乡村奔赴城区。如今这些在郭村一中成长有为、业务娴熟、成效显著的年轻教师,是坚持服务基层,发光发热,还是打算尽早离开,另择高枝?果若“离去”,学校又将陷入恶性循环——师资缺失! 究竟“愿留”还是“离去”?不得不说,一个重要因素在于校领导!曾听说有“感情留人”、“待遇留人”、“事业留人”等做法,全在领导的眼光、才能和智慧! 希望年轻教师们珍视老区这片热土,珍惜善良淳朴的乡亲与可爱懂事的孩子,惜缘朝夕相处的领导和同事。虽不要你一定扎根多少年,在可能的情况下,多呆些岁月,多做些贡献,为郭村一中的发展进步作出新的更大的成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