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州百巷(193)吴殿直巷

 吴越尽说 2021-12-14
图片
    吴殿直巷位于桂和坊北面,东起新春巷,西至养育巷。长200米,宽3.7米,原为弹石路面,后为六角道板路面,现为长方形砖状水泥道板路面。

图片

    宋代,官至殿中丞的吴感居于本巷。吴感,字应子,天圣二年(1024)甲子科进士。仕至殿中丞,即殿上值日官,时人称他为“吴殿值”,巷名由此而来(“直”通“值”)。吴感以诗文名世,他有爱姬红梅,因筑居室曰“红梅阁”,并作《折红梅诗》传于一时,末句云:“有花堪折,劝君须折。”一时和者甚众。

图片

· 吴殿直巷内民居


    明卢熊《苏州府志》等均作吴殿直巷,王鏊《姑苏志》并注“(在)小市桥北,吴感所居,故名。”民国《吴县志》并注“(在)小市桥西南,《姑苏志》以下均作(在)小市桥北,误。”《姑苏图》标吴殿池巷,《苏州城厢图》《吴县图》《苏州图》均标吴殿直巷。

图片

·张一麐像


    巷东端为张一麐故居。张一麐(1867一1943),著名爱国人士。字仲仁,号公绂,苏州吴县人。清光绪间举人,曾入袁世凯幕府。1911年武昌起义后,在苏州劝说江苏巡抚程德全脱离清朝独立。民国初年袁世凯任大总统期间,历任总统府秘书长,机要局长和教育总长等职。袁世凯死后,南北分裂,力谋统一未成,张一麐隐退回苏。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在苏州开设医院,救护伤兵,收容难民,并和李根源等倡议组织老子军,激励群众抗日情绪。他十分热心苏州地方公益事业,带头捐款开办公共图书馆。现苏州大公园和体育场的格局,也出自他的设计。他还力促民国《吴县志》的出版,并为县志写了序言。

图片

· 宣州会馆


    8号为宣州会馆,原名宛陵会馆,由清乾隆初在苏经商的宣州泾县籍商人集资所建,是安徽宣城一带商人来苏经商的食宿之处。现存建筑为清末重建,整体坐北朝南,中路四进,东路三进,西路一进,以三座四合院相连布局。晚清时,会馆内绘有大幅壁画,为县人吴长吉所绘,现不复存在。

图片

来源:《姑苏古城》公众号

2021年11月22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