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年新会陈皮——故宫收藏!

 肖肖aqtn47gw1e 2021-12-14

一两陈皮一两金

百年陈皮赛黄金



近期,北京卫视的养生堂栏目做了一期《揭秘故宫里的百年陈皮》,故宫博物院原研究员苑洪琪在节日中讲述:当年,她在北京故宫里亲眼所见,新会陈皮作为宫廷使用的药材之一,和犀牛角、牛黄、狗宝、猴宝等珍稀药材一起保存在药材药具库里,至今已逾百年。由此可见新会陈皮在百年前已经作为一味珍贵的御品药材使用。这块百年新会陈皮现在作为文物被北京故宫收藏。

图片

《本草纲目》记载:'橘皮,以会县为佳,陈三年味津,苦能泻能燥,辛能散,温能和。'橘皮,也就是陈皮的前身,经过专门的炮制技艺之后成为陈皮,以会县为佳,也就是说以新会出产的陈皮为佳,陈放三年以上的陈皮就能发挥出陈皮的独有的芳香,也能更好地发挥出药效。因此,现在很多广东人在煲汤的时候都喜欢放少许陈皮,不仅能调味,还能达到陈皮行气和燥湿化痰的药效作用。

图片

古代医术中,

关于陈皮的记载可谓繁多


味辛、苦,性温,归脾肺经。具有理气、调中、燥湿、化痰的功效,临床应用非常广泛,众多医学论著都有明确的论述。

图片

《神农本草经》记载陈皮关于理气的功效:“橘柚,味辛,温。主胸中瘕热逆气,利水谷。久服去臭,下气通神。”因此被列为上品。

《本草经集注》中记载六味中药须陈用, “凡狼毒、枳实、橘皮、半夏、麻黄、吴茱萸皆须陈久者良,其余须精新也。”

唐代名医孟诜所著的《食疗本草》则首次明确提出“陈皮”这一称谓,主要是指陈皮陈久者良,现在这个陈字已经是放在名字上,也是陈皮“陈者”为质量最好的表现形式之一。

梁代医药学家陶弘景首次提出陈皮“陈用”之,并在《本草经集注》中记载六味中药须陈用, “凡狼毒、枳实、橘皮、半夏、麻黄、吴茱萸皆须陈久者良,其余须精新也。”

唐代名医孟诜所著的《食疗本草》则首次明确提出“陈皮”这一称谓,主要是指陈皮陈久者良,现在这个陈字已经是放在名字上,也是陈皮“陈者”为质量最好的表现形式之一。

南北朝时期《雷公炮炙论》中提到:“其橘皮年深者最妙。” 而明朝《本草品汇精要》则记载 :“至十月霜降后已成熟者,味辛而黄大谓之橘皮,医家所用陈皮,即经久者是也。

《本草纲目》:“疗呕哕反复嘈杂,时吐清水,痰痞,痎疟,大肠闭塞,妇人乳痈。入食料,解鱼腥毒。”,“橘皮苦能泄能燥,辛能散,温能和,其治百病,总是取其理气燥湿之功。同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泻,同升药则升,同降药则降。脾乃元气之母,肺乃摄气之籥,故橘皮为二经气分之药,但随所配而补泻升降也。”

《别录》:“下气,止呕咳,除膀胱留热、停水、五淋,利小便,主脾不能消谷,气冲胸中,吐逆霍乱,止泄,去寸白。”

《日用本草》:能散能泻,能温能补,能消膈气,化痰涎,和脾止嗽,通五淋。

《本草汇言》:味辛善散,故能开气;味苦开泄,故能行痰;其气温平,善于通达,故能止呕、止咳,健脾和胃者也。东垣曰:夫人以脾胃为主,而治病以调气为先,如欲调气健脾者,橘皮之功居其首焉。

图片

来源:新会陈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综合整理自北京卫视、新会融媒体中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