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你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原因在这里

 爱智慧的石头 2021-12-14

我们常常听到有人说: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这是什么原因呢?

其实,不一定是道理不对,而是我们容易犯一个错误:就是太过于迷信所听到的道理了。

其实每一个道理,都需要我们给他赋予鲜活的生命力,让他活跃起来、灵活起来,如果只是不假思索地去运用,必然会碰壁。

适用于某一个人的真理,不一定适用于我们;适用于某一个时期的真理,也不一定适用于当下

所以有的人成功了,于是告诉别人,要如何如何做,是不靠谱的。

为何呢?

因为每个人遇到的情况是千差万别的,并不能直接拿来就用。

所以,我们只有把他们成功的心得,当作行动的指南,作为参考而已;

如果当作教条,依样画葫芦,那么,很少有不失败的


年轻人最容易犯的错误:生搬教条

年轻人由于自己的阅历还浅,所以,成长最为快速的方法,就是读书、听别人讲心得。

如此,就是把别人的直接经验,变为间接经验。

然而,由于这些经验不是自己得来的,所以对于这些经验理论,很容易不知道如何去灵活应用。

在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很容易把不合当下实际情况的理论,运用于实践,结果只能是导致失败。

要避免生搬教条,首先就需要对现实情况,有一个深入的、全面的认识,然后再考虑,当前的情况,是否适用于以往的理论。如此,才是灵活的应用理论。


年龄大的人最容易犯的错误:迷信经验

经验,是个好东西,可以帮助我们处理实际问题。但是,经验和真理是不同的。

真理,在任何时候,都是不会变化的。

而经验,则可能会随着时代的变化,变得不再适用

年龄大的人,由于依靠自己的经验,做成过很多事情,所以,对于自己的经验,容易有着“迷之自信”。

当时代发生了改变,他们还依赖过去的经验,去处理当下的事情,那么,他们只能会遭遇失败。

失败了,却不反省,认为是外界的问题,而不是自己的认知有问题,就会被别人说成是“老顽固”。

对于年龄大的人,需要清空自己的杯子,准备接受新鲜的事物、新鲜的思想与经验,与时俱进,是很有必要的


理性认识的基础:感性认识

我们对于很多事物,首先是有了感性认识,然后才能有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对于事物只是有了一个大体的、表面的、片面的认识。

如果仅仅是停留于感性认识,那么,对于事物,则不会真正地认识其本质。

感性认识,只有上升到了理性认识,才是把握住了事物的本质

那么,理性认识是如何来的呢?

理性认识,是通过积累了大量的、真实的感性认识,然后对于感性认识,进行了分析、总结、判断,最后做出了客观、公正的结论。

如此,理性认识才得以完成。


道理,是用来改变人生境遇的

我们听过很多道理,并不仅仅是为了满足我们的好奇心,图开心,而是为了运用于实践,用自己所知晓的理论,来改变自己的人生境遇。

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倘若我们用自认为正确的理论来实践,如果达到了我们的预期,那么,说明我们的理论是正确的;

反之,如果没有达到我们的预期,就说明理论是不符合实际的

那么,此刻,我们该怎么办呢?

实践能够检验真理,同时,实践也能够产生真理

我们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试探、不断分析实际情况,从而得到真正能够取得成效的真理,然后再实践,再检验,周而复始,直到成功。

所谓“知行合一”,就是说理论与实践,是一体的,不是割裂的

理论来自于实践,不是人的大脑中凭空想象出来的。唯有把理论与实践紧紧的联系在一起,才能让实践取得成效。

关注石头,与你一起读书、成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