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通鉴】董卓之死

 衣赐履读通鉴 2021-12-14

【当《通鉴》遇见纪检干部

读通鉴文字版目录

读通鉴音频版目录


衣赐履按:董卓之死,我们讲两回,这一回,摆史料,下一回,作分析。


公元190年,正月,袁绍等人组织了关东联军,声势浩大,号称要干掉董卓。

相国董卓立即放出三招:

第一招,毒死了前少帝、弘农王刘辩。

第二招,做好军事斗争准备。

第三招,动议迁都长安。

公卿大臣没一个支持迁都的,但没人敢反对。

董卓上表推荐河南尹朱儁(同俊)为太仆,当自己的副手。使者拜见朱儁,传达了董卓的意思。朱儁拒不接受,对使者说,迁都长安,不但会让天下失望,而且给关东联军搞分裂造成机会,我认为不妥。

【面对董卓,老朱尚可道理;面对李傕郭汜,老朱只能气死】

使者说,召您接受太仆的任命,您拒绝;没问您迁都的事,您说了一大堆,这是为什么呢?

朱儁说,当相国的副手,我能力水平不够;而迁都绝对失策,是急需检讨的。我拒绝无力承担的重任,陈述当务之急的事情,正是做臣子的本分。

董卓不再勉强朱儁作自己的副手。

衣赐履说:简单回顾一下朱儁。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老朱同志与皇甫嵩是朝廷的两大骁将,不到一年,就平叛了黄巾起义(详见拙文《摧枯拉朽平叛黄巾之乱,皇甫嵩断然拒绝当皇帝》)。董卓当时也参加了平叛,吃了败仗,受到处分。因此,论资历、论打仗,朱儁、皇甫嵩这样的高级将领,从骨子里看不起董卓。





董卓召集公卿商议迁都之事,会议一片沉默。最后,司徒杨彪和太尉黄琬在沉默中爆发,坚决反对迁都。

董卓则从爆发转为沉默。

司空荀爽见状不妙,寻思董土匪该不会要干掉老杨和老黄吧?赶紧打圆场说:

难道相国是乐于这样做吗!崤山以东起兵,不是一天可以平定的,所以要先迁都,以对付他们。这正与秦朝和汉初的情况相同。

董卓怒气略消。

退朝之后,黄琬又上书反对迁都。

二月五日,董卓以灾异为借口,上奏献帝刘协,免除黄琬、杨彪的职务。任命光禄勋赵谦为太尉,太仆王允为司徒。

【王司徒,上半场演得不错】

城门校尉伍琼、督军校尉周毖坚决劝谏,反对迁都。

董卓大怒,说:

我初入朝时,就是你们两个货劝我选用良善之士,我听从了,而这些人到任后,都起兵反对我,这是你们两个人出卖我,我有什么对不起你们!

二月十日,董卓将伍琼、周毖处斩。

杨彪、黄琬恐惧,向董卓谢罪。董卓对杀了伍琼、周毖两人,也有点后悔,于是上表推举杨彪、黄琬为光禄大夫。

衣赐履说:我们以前讲过,关东联军各将领,至少有一半是伍琼、周毖推荐给董卓的,他俩与袁绍等人是一伙儿的,他们是反董联盟安排在董卓身边的卧底。

那么,董卓要迁都,伍琼、周毖强烈反对,为什么?

伍琼、周毖是值得尊敬的。不过,他们两位完全被袁绍们耍了,我们在《如果你认为袁绍浪得虚名,那是你没读懂袁本初》一文中已分析过,袁绍们根本就没打算和董卓死磕,董某人迁不迁都,与袁某人毛关系都没有,伍、周之死,没有价值。






接下来,董卓为顺利迁都又做了两个人事安排。征召京兆尹(长安市长)盖勋和左将军皇甫嵩。

为什么呢?因为这哥儿俩手上有兵

此时,皇甫嵩统兵三万,驻扎在扶风郡(陕西省兴平市),盖勋与皇甫嵩秘密联络,商议讨伐董卓。恰好,董卓任命皇甫嵩为城门校尉的命令到了。皇甫嵩手下干部梁衍向皇甫嵩建议说:

董卓在京城洛阳大肆抢掠,废立皇帝,全看他高兴不高兴。如今征召将军,恐怕有诈。将军您大则有性命之忧,小则会受到董卓的羞辱。现在,乘董卓还在洛阳,皇上即将来到长安,将军您可以统率大军迎接皇上,然后以皇命讨伐董卓,袁绍他们从东边进攻,将军从西边夹击,生擒董卓,易如反掌。

皇甫嵩没有采纳,接受征召,前往洛阳。盖勋因自己兵力太少,只好回到洛阳,被董卓任命为越骑校尉。

《后汉书·皇甫嵩传》载,皇甫嵩一到洛阳,就被董卓扔大狱里,准备诛杀。而皇甫嵩的儿子皇甫坚寿与董卓关系不错,从长安跑到洛阳去找董卓。董卓带着一帮人正在开Party,推杯换盏之际,皇甫坚寿径直来至董卓面前,又是愤怒责备,又是晓以大义,又是叩头流涕,与会人员都被感动,全都离开席位为皇甫嵩求情。董卓于是放了皇甫嵩,拜为议郎,又升为御史中丞。

衣赐履说:皇甫嵩与董卓的梁子结得很早,一次是在公元188年,左将军皇甫嵩率前将军董卓攻打凉州贼寇王国,董卓提出的所有军事建议全被皇甫嵩否定,战事一如皇甫嵩的计划,董卓的内心受到严重刺激;另一次是在公元189年,灵帝刘宏去世前,两次征召董卓,命令他把部队全部交给皇甫嵩,董卓两次抗旨,皇甫嵩的侄子皇甫郦建议直接把董卓干了,皇甫嵩不同意,但上书刘宏揭发董卓之罪,无果(可参详拙文《揭秘:董卓和袁绍原来是一伙儿的!》)。老实说,有这样一个背景,两人如何相处,对双方都是挑战。





董卓召皇甫嵩进京,目的是削他的兵权,史书没交待那三万兵的去向。

董卓没杀皇甫嵩,反而任命为御史中丞(“三独坐”之一,权力不小),心够大的。

皇甫嵩放弃军队,敢于只身入洛阳,心也够大的。

皇甫寿坚“与卓素善”,透着邪门儿。






一次,朱儁为董卓分析军事形势,董卓斥责朱儁说,我百战百胜,胸中自有主张,你不要跟我这儿胡掰,杀了你弄脏我的刀!

盖勋正好在场,跳起来说,从前武丁(殷高宗)那样圣明的君主,还请求别人提建议,更何况象您这样的人(况如),竟要封住别人的嘴吗?

董卓打个哈哈,说,我只是开个玩笑。

盖勋说,没听说过一脸怒气斥责别人,竟然是玩笑话!

董卓于是向朱儁道歉。

【老盖同志,颇有风骨】

衣赐履说:此处非常有趣。

第一,董卓的阎王脾气,让盖勋给训了一顿,居然不但没生气,还向朱儁道歉!这哪里是董卓嘛,分明是从善如流的宋仁宗嘛!

第二,董卓斥责朱儁有没有道理?肯定有道理啊。为什么呢?董卓后来去长安,让朱儁留守洛阳。董卓前脚儿走,朱儁后脚儿就联合一帮人,又成立了一个反董联盟!我们可以脑补一个画面,打算反董卓的老朱,一边想着怎么干掉董卓,一边为董卓分析军事形势,他能给董卓出个茄子的主意。呵呵。






另外,盖勋这个人是个直人,史称,公卿以下,见到董卓,无不唯唯诺诺(莫不卑下于卓),就只有盖勋见到董卓,作个揖就了事,“见者皆为失色”。皇甫嵩称董卓为“明公”,盖勋称董卓为“卿”,“明公”是尊称,一般是下级对上级的称呼,“卿”是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的称呼,两者间的差别大了去了。我奇怪的不是盖勋的胆子大,我奇怪的是,董卓为什么不杀了他?

似乎,董某人不像史书上说的那么嗜杀






二月十七日,献帝刘协长安进发。董卓派人抓捕洛阳城中富豪,随便找个罪名就处死,没收他们的财物,死者不计其数。命令大军驱赶数百万居民,全都向长安迁徒。步兵、骑兵逼迫,马踏人踩,加上饥饿和抢掠,百姓不断死去,沿途堆满尸体。董卓自己留驻在毕圭苑御花园之一,在洛阳宣平门外下令焚烧所有宫殿、官府及百姓住宅,二百里内,房屋尽毁,鸡犬不留。又让吕布率兵挖掘历代皇帝陵寝和公卿及以下官员的墓地,搜罗珍宝。

衣赐履说:董卓迁都,毁洛阳,徙人口,一方面是为了填充长安;另一方面,不能把洛阳留给关东联军,特别是人口,换个角度看就是兵源。不过,《通鉴》说洛阳有数百万老百姓,太夸张了。据《后汉书·郡国志》载,永和五年(公元141年),洛阳一共20.8万户,101万人口。此时是公元190年,战争连年,洛阳地区,人口不会超过100万。司马光如此记录,只是想让大家认为董卓残暴而已。





三月五,献帝刘协到达长安,在京兆尹的府中住下。后将宫殿稍加修整,才搬入宫中。这时董卓还未到长安,朝中大小事务都司徒王允负责。王允在外补救缺失,在内为室筹划,很有大臣风度,从天子到文武百官,都倚靠王允。王允对董卓曲意逢迎,董卓对他十分信任。

随后,献帝刘协任命北军中候刘表为荆州刺史。

四月,任命幽州牧刘虞为太傅,因为道路阻断,使者和诏书无法到达。

五月,司空荀爽去世。六月,任命光禄大夫种拂种读如虫为司空。种拂是种邵的老爹

衣赐履说:前面讲过,孙坚杀了荆州刺史王叡,此番任命刘表接任,自当考虑刘表可以牵制关东联军。刘虞是幽州牧兼大司马,此番改任太傅,因为诏书没有送达,不好判断朝廷的用意。任命种拂为司空,有点意思。前面讲过,董卓进京时,大将军何进派种邵阻止董卓进京,董卓不听,种邵便怒斥董卓,董卓只好象征性地退军几十里。目前看,董卓不但没有报复种邵,反而任命种拂为司空,似乎,董卓一直在讨好巴结士大夫。





之后,董卓一直在洛阳,与关东联军对峙,打打停停。

【太师董卓】

公元191,二月十二日,董卓升任太师,位在侯爵、亲王之上。

四月,董卓抵达长安。公卿都来迎接,在他车前参拜。董卓拍了拍御史中丞皇甫嵩,说,皇甫老兄,你怕不怕啊?

皇甫嵩说,明公以德辅佐朝廷,将有巨大的喜庆,人民群众也都支持,我有什么可害怕的呢!如果随意杀戮,滥施刑罚,天下人人害怕,又岂止我呢!

董卓的小弟们想依照周朝开国功臣姜子牙的先例,尊董卓为“尚父”。董卓征求蔡邕(读如拥)的意见,蔡邕说:

您的威德,确实很高,但我觉得还不能与姜子牙相比。等到您平定函谷关以东的叛乱,将皇上送回旧京洛阳,方可商议此事。

于是董卓作罢。

董卓命令司隶校尉刘嚣,将官员百姓儿女不孝顺父母的,下属不忠于长官,官吏贪赃枉法的,以及弟弟不尊敬兄长的一律处死,财没收。于是有许多人互相诬告,含冤而死的人数以千计。百姓惶恐不安,在路上相遇时,只敢互看一眼,不敢交谈

衣赐履说:道路以目,本是形容周厉王的,现在用到了董卓身上。





七月,司空种拂免职,任命光禄大夫、济南人淳于嘉为司空。太尉赵谦免职,任命太常马日磾为太尉马融族孙。日磾读如蜜滴

太史观天象声称,朝中大臣将有人被杀死。

董卓借机派人诬告卫尉张温与袁术秘密联络。十月一日,将张温押到闹市,乱棍打死,以应天象。

衣赐履说:《后汉书·董卓传》载,张温与司徒王允共谋诛杀董卓,还没来得及出手,先被董卓诛杀。实际上,我个人认为,此处说董卓诬告张温与袁术秘密联络,恐怕是实情,而不是诬告。





董卓入函谷关时,留河南尹朱儁镇守洛阳。朱儁暗中与崤山以东的将领们联络,稍后,恐怕被董卓发觉后袭,就逃到荆州。董卓任命弘农人杨懿为河南尹,朱儁返回洛阳,杨懿打跑了。洛阳残破不堪,朱儁驻军中牟县河南省中牟县),同时向各州、郡发出公文,号召各地派军讨伐董卓。徐州刺史陶谦上表推荐朱儁代理车骑将军,并派三千精兵援助朱儁其他州、郡多多少少有点表示。

公元192,年初,董卓派女婿牛辅率军驻在陕县河南省三门峡市,牛辅分别派遣校尉北地陕西省耀县人李傕(读如决、张掖人郭汜、武威人张济率领步、骑兵数万人袭击中牟,大败朱儁顺便抢掠陈留、颍川两郡所属各县,所过之处,烧杀掳掠,人民几乎死尽。

衣赐履说:注意,与朱儁联合的是陶谦等人,而不是袁绍等人。我判断,老朱同志也看出来了,袁绍组织的关东联军,靠不住,各位老大都在抢地盘,压根儿就没打算与董卓死磕。





太师董卓任命弟董为左将军,子董璜为中军校尉,都掌兵权。董家宗族及亲戚都在朝中担任官,就连董卓侍妾刚生下的儿子也被封为侯爵,把侯爵用的金印和紫色绶带当作玩具。董卓所乘坐的车辆和穿着的各种衣饰,都与皇帝的一样。他对尚书台、御史台、谒者台发号施令,尚书以下的官员都要到太师府去汇报和请示。

【传说中的郿坞】

【据说这个是郿坞的遗址】

董卓在县(陕西省眉县)兴建巨大的城寨,墙高七丈,厚也七丈,坞,又称“万岁坞”,里面存了足够吃三十年的粮食不晓得是多少人吃三十年的粮食?董卓曾经自言自语说,大事告成,可以雄据天下;如果不成,守这里也足以终老。

衣赐履说:史官认为,记录这一段,可以显示董卓的暴虐和奢侈。我感觉,兴建郿坞恰恰显示出董卓的无奈,他已经意识到,他随时都可能完蛋,“万岁坞”不过是个心理安慰。





董卓性情残暴,随意杀人,部下将领言语稍有差错,就被当场处死,致使人人自危。

司徒王允与司隶校尉黄琬、仆射士孙瑞、尚书杨瓒等密谋除掉董卓。中郎将吕布精于骑射,一身好拳脚。董卓知道自己刻薄寡恩,担心遭到暗害,无论去什么地方,都带着吕布当保镖,对他十分宠信,誓父子。但是,董卓有一次为了一件小事,随手拔出手戟掷向吕布。吕布身手矫健,躲开了,又满脸堆笑向董卓道歉,董卓才息怒作罢。董卓命吕布守卫中门,吕布董卓的一侍女搞到一起去了,心中不安。

衣赐履说:《三国演义》把这个侍女演义成了王允的养女貂蝉。





司徒王允一向关照吕布,两人聊天时,吕布就把差点被董卓用手戟插死的事儿说了出来。王允见机,将诛杀董卓的计划告诉吕布,并让他做内应。

吕布说,可是,我们誓为父子诶!

王允说你自姓吕,他自姓董,如今你自己能不能活命都不好说,还谈什么父子!他向你掷戟之时,难道考虑父子之情吗!

吕布一琢磨,也对,于是应允。

四月某日,献帝刘协患病初愈,在未央殿会见百官。董卓身穿朝服,乘车入朝。从军营到皇宫的道路两侧警卫密布,左侧是步兵,右侧是骑兵,戒备森严,由吕布等在前后侍卫。王允命士孙瑞自己书写诏书交给吕布。吕布让他的老乡、骑都尉李肃与勇士秦谊、陈卫等十余人冒充卫士,埋伏在北掖门。董卓一进门,李肃举戟便刺,不料董卓朝服下穿着铁甲未能刺入,只伤了手臂

董卓跌到车下回头大喊吕布何在

吕布说奉皇帝诏令,讨伐贼臣!

董卓大骂说奴才,你胆敢如此!

【温侯吕布】

吕布没等董卓骂完,就手持铁矛将他刺死,砍下首级。吕布从怀中取出诏书,向官兵说,皇帝下诏,只讨董卓,其他人一概不问。官兵们听后都立正不动,高呼万岁。

百姓在大街上唱歌跳舞,以示庆祝。董卓的弟弟董侄子董璜以及留在郿坞的董氏家族老幼,全都被杀。董卓的尸体被拖到市中示众。当时天气渐热,董卓肥胖,油脂流到地上,看守尸体的官吏便了一个大灯插入董卓的肚脐点燃,从晚上烧到天亮,烧了几天。郿坞中藏有黄金二三万斤,白银八九万斤,绫罗绸缎、奇珍异宝堆积如山。

献帝刘协任命王允主持尚书事务;吕布为奋威将军,假节,仪同三司,封温侯,与王允一起主持朝政。

【据说这个就是“点天灯”,我看了半天没看明白】

衣赐履说:我一直很好奇,灯芯插到流着肥油的肚脐里,究竟能不能点着?呵呵。





下一回,我们分析一下董卓灭亡的必然性。


【点赞、点“在看”,都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