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朝步入渠县,一日梦回大汉

 海棠海平_行者 2021-12-14

中国汉阙之乡

渠县

渠县,位于渠江中游,古称“宕渠”,是巴渠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为川东巴人(賨人)所居之地。賨人,又称寅人,3000多年前能歌善战,曾在渠县建立国都,后神秘消失。虽没有列入当今的56个少数民族之中,但他们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无比的辉煌,早在春秋战国之前,賨人就在渠县建立賨国,古賨国国都就是今天的渠县土溪镇城坝村。

渠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物产丰富,享有盛名“黄花之乡”,却鲜有人知“中国汉阙之乡”。

渠县6处7尊汉阙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阙的建造,在我国已有3000多年历史。在汉代,要官至“二千石”以上者,墓前才有资格立阙。保留至今的汉阙是重要的汉代物质文化遗存,全国保存较为完好的汉阙不到30座,但在渠县短短9公里的古驿道旁,却集中分布了6处7尊汉阙,屹立不倒两千年,占到全国现存汉阙总数的四分之一,它们分别是蒲家湾无铭阙、沈府君阙、王家坪无铭阙、赵家村东无铭阙、赵家村西无铭阙、冯焕阙

大汉遗风扑面而来,让你一朝步入渠县,一日梦回大汉。

扫码,一起走进渠县

蒲家湾无铭阙

蒲家湾无铭阙离公路尚有一段距离,需沿着田埂穿过一片水塘方能寻见。

石阙面向开阔空间,背依缓坡,矗立在田地里,没有围墙,只有新加的玻璃盖顶亭保护着汉阙。

蒲家湾无铭阙仅存东阙之母阙,子阙已失,位置低洼积水,除阙座已陷土下不可见外,阙身、阙楼及阙顶均一览无余。

阙顶庑殿式,左部分较完整,右部分已残,但瓦当、飞子仍轮廓清晰,非常形象。

阙身由上下两块方石叠加组成,下石风化较上石严重。阙身正面无铭文,仅上部雕一神采飞扬的朱雀展翅。阙身背面为素面。

阙身西侧面雕青龙衔环,证实此东阙即为左阙。青龙利吻紧咬玉环下之绶带,挣扎上仰,奋欲腾云。阙身东侧面无雕刻,除磨出角柱轮廓外,中间皆为毛茬,应是嵌接子阙之处,由此可见其子阙通高应与母阙枋子层下沿齐平。

阙身上部为枋子层,枋子纵横交错均出头。正面中部雕饕餮,背面出尾。

四隅角神多已损毁。

介石层减地刻一圈图案,似乎以动物为主,可辨者有游龙、走兽、飞禽等。

斗栱层雕刻较精彩,正背两面置斗栱两朵,栱为曲栱。正面栱眼壁雕仙人骑鹿,后跟玉兔捣药。

背面栱眼壁正中雕刻似为神话故事董永侍父图,董父坐于“鹿车”之上,鹿车,独轮车也,四川呼为“鸡公车”。左侧为叶片对生植物,右侧为一少见的禾本科植物,杆粗叶长,根多叶茂,形似高梁。

“董永侍父”的故事是二十四孝之一,对后世有很深的影响。董永,传说为汉代千乘人,传说最早载于西汉刘向的《孝子图》:“有董永者,千乘人也。小失其母,独养老父,家贫困苦,至农日,与辘车推父于田头树荫下,与人客作,供养不阙。”而记载这个故事最完善的则是干宝的《搜神记》中,经过他的整理,故事分为“鹿车载父”“卖身葬父”“天女适嫁”“助君偿债”这几个部分,突出行孝的主题。

斗栱层侧面均置斗栱一朵。西侧雕戏虎图,一般认为是双螭,只见一人使劲猛拽老虎尾巴,试图从其口中抢下一头牲畜。东侧除斗栱外无其它图案。

住在附近的老蒲是位热心肠的文物、体育爱好者,一直围在旁边说东说西不知真假,着实是个话痨。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沈府君阙

沈府君阙,是渠县汉阙中唯一的双阙并存者,约建于东汉安帝延光年间(122-125年),距蒲家湾无铭阙直线距离不到1000米。

走过田埂,一处占地面积较大的围墙映入眼帘。围墙内两阙巍然耸立对峙,诉说历史悠远。

左右阙形制相同,由台基、阙身、楼部以及屋顶4部分构成。阙身均用青砂整石制成。阙身正面,上刻浮雕展翅朱雀,两雀相向,造型与神态不一。下刻饕餮,中刻铭文。东阙铭文“汉谒者北屯司马左都侯沈府君神道”,西阙铭文“汉新丰令交趾都尉沈府君神道”。谒者、北屯司马、左都侯、新丰令、交趾都尉为墓主人生前历仕官职,交趾即今越南河内一带。西阙铭文书法独匠,乃汉隶之佳品,其中之“沈”字肆意运笔之飘逸淋漓、洒脱灵动,为世罕见,也彰显墓主人的官职非同一般。1900年前的汉字和今天的并无二致,这就是文化的传承。

东阙内侧刻浮雕一青龙,利吻紧咬玉壁下之绶带,挣扎向上,欲嘘气腾云。西阙内侧刻浮雕白虎衔玉璧绶带图,造型流畅优美,动感十足。

阙外侧留有方槽孔,应为子阙榫卯连接处。

阙楼正面各雕一具兽首,其上有仿木雕挑檐斗拱,雕刻多残损。阙檐下出飞椽,阙顶为重檐庑殿式仿木结构。顶雕覆瓦,雕有瓦当可见。

东阙兽首为双角衔珠态,其上雕仙人骑鹿、玉兔捣药图案,背雕董永侍父,上有独轮车造型。

西阙兽首为独角态,其上雕骑射图案。内侧上雕弯弓射猿场景为《吕氏春秋》有载的“养由基射白猿”故事。

养由基(生卒年不详),姬姓,养氏,名由基,一作繇基,楚国平舆邑人,《战国策·西周策》中记载:“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百发百中、百步穿杨成语都出自于此。

四角力士幸存一个较完整,似戴面具,头有双角,狰狞两千年。

沈府君阙历代保护较好,在西阙后,现今仍有清代渠县邑候王椿源在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竖立的一通题为《沈府君神道碑亭记》的石碑,碑上记述了沈府君阙的历史沿革及考察研究资料。据碑亭记可知,曾建有碑亭,早年已毁。

双阙已被建亭加以保护,避免了过度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但风化问题依然严峻。沈府君其人无可考,只知道他姓沈,却不知道他的名字。明清的老学究们“皓首穷经”也没有“考究”出来。墓道与墓茔亦无迹可寻,留待现今专家专研。

王家坪无铭阙

王家坪无铭阙,位于山坡上,地表裸露出岩石层,原为双体阙,现存东阙之母阙,子阙及阙顶均毁。

如今王家坪无铭阙孤零零地矗立在四周杂草丛生的围挡内,正在施工准备建防护亭。无奈止步于围挡外,但还是要近距离感受文物,好在围挡不高,可探镜头一窥阙之风采。

只见阙基为长方形整石,阙身为独石,呈下侈上收的侧脚式,已经风化。楼部第三、四层石块四周布满雕刻,十分精美别致,依稀可见。

阙身正面无铭文,中部浮雕为展翅欲飞的朱雀,以最美的姿态屹立在落败的角落。下端浮雕已损坏,似为形状怪异之饕餮。

枋子层刻兽首。拱眼处刻仙人乘龙,龙作竞走姿态。

介石层减地刻刻仙人偶见图,五位仙人从左至右依次为:一人头饰髻手抱一节;半露身掩门一侍童;一人身着羽服手执一物;一人头饰双髻、身着紧身衣、一手执灵芝;一人头戴三山冠、身着羽服,手执鸠杖。

阙身背面素,拱眼处刻玉兔捣药。玉兔捣药,道教掌故之一,见于汉乐府《董逃行》。相传月亮之中有一只兔子,浑身洁白如玉,所以称作“玉兔”。这种白兔拿着玉杵,跪地捣药,成蛤蟆丸,服用此等药丸可以长生成仙。久而久之,玉兔便成为月亮的代名词。

阙身背面介石层减地刻荆轲刺秦图,画面紧张逼真,樊于期的头颅、荆轲、秦王、秦舞阳等一一刻于画中。荆轲投掷的匕首钉在中柱上,空中飘飞的秦王被扯掉的衣袖更是刻画得淋漓尽致,再现了历史上这段有名的故事,是一幅不可多得的石刻佳作。同时,图中一武士拦腰抱住荆轲,为《史记》中所没有记载的。

阙身西侧浮雕青龙衔壁,斗拱处刻日神、月神,在渠县汉阙中独一无二。

阙身东侧有安置子阙的凿痕,并有一方形榫口,斗拱处刻猎人射鸟。

四隅刻角神。右前角刻双螭,正在搏斗。

围挡外散落着阙顶盖残件和文保碑。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谁家的荒冢,无人知晓记忆,无名无迹亦无铭,时光流转千年,散发着岁月的潮气,风蚀的痕迹依旧傲然,遗世独立。

赵家村的三座汉阙

赵家村的三座汉阙沿村路一字排开,皆在路边且彼此间距挺近,步行三五分钟的样子,开车的话,打着火刚走没几步,就该熄火了,于寻访者而言,实在是福音。

赵家村东、西两座无铭阙,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位,以公路为界,左边是西无铭阙,右边是东无名阙。东无铭阙与西无铭阙在建造风格和形制上相似。

步入乡村小道,一股村野清新之气很是舒坦。

一瞅路旁农舍围墙上竟有诸多“汉砖”。

想当年的农民应该不会有那么好的审美情趣还专门烧制花纹砖砌墙,而且渠县这几处汉阙原本就是墓道阙,附近还有车骑城遗址,想必这些“汉砖”便是来自汉墓中的文物了。

赵家村东无铭阙

赵家村东无铭阙建造年代为东汉晚期,原为双体阙,现仅存东阙之母阙。东无铭阙紧倚着村落民宅,一圈儿两米来高的石墙围着,朴实无华像似邻家院子。正在保护性维修中,从围挡外可以看到,该阙由阙基、阙身、阙楼、阙顶(已毁)四部分组成。

阙身正面素平无铭文,上部刻展翅欲飞的朱雀,栩栩如生,羽纹镌刻精细。下端浮雕已风化不见,为水泥砌补遮盖。

赵家村东阙上的朱雀,展翅欲飞,与王家坪阙上之朱雀堪称渠县汉阙朱雀的双壁。而且此朱雀保存非常完好,感谢上天的恩赐,虽历经两千多年的岁月洗礼,依旧如初,散发大汉那个时代汪洋恣肆的豪迈气息。

西侧壁深浮雕一青龙,利吻紧咬玉壁下之绶带,龙尾卷住一鲤鱼,挣扎向上,奋欲嘘气腾云。

阙楼由坊子层、介石层、斗拱层、斗形方石层组成。纵横交错的坊子层正面中部刻辅首,背面中部刻辅首尾部,隐其身在楼部,似一兽穿梁而过之势。四角雕形态各异的力士,承托整个楼部,右后角力士似人形,神情凝重。

斗拱层呈斗形自下而上侈出。正、背面各刻两朵曲拱,侧面各刻一朵。斗架于立柱上,极具装饰性。正面拱眼壁处刻奔鹿,乘者形象漫漶,隐约可见为一女子。奔鹿前为一长裙细腰的执物女子,两立柱外侧均有一人,其中一人为兽头人身。

右侧面斗拱一侧,一鸟翘尾而立,尾形如孔雀,十分轻闲地散着步。左侧立柱两侧各有一兽身,相向而立。

背面拱间刻一人行猎,其前两兔仓惶疾逃,一犬猛追,猎人作弯弓射杀状,整个场面动态逼真,如身临其境一般。其后立柱两侧均有一人相对而立,其中一人为兽头人身。

介石层浅刻神灵异兽,风化严重,无法辨识。

赵家村西无铭阙

赵家村东无铭阙对面就是西无铭阙,在村路旁,围墙不高,铁门锁护。赵家村西无铭阙原为双体阙,现存右阙,阙顶已损坏。

阙身正面素平无铭文,其上端刻浮雕朱雀,下端刻浮雕玄武,龟与蛇的交缠,凝固着前朝的神秘与幽思。

据资料记载,赵家村西无铭阙是渠县7阙中唯一正面下部雕刻玄武者,其他阙此处皆为饕餮。坊子层正面刻辅首。

阙身背面最上部有“官人出行图”,一马夫备好马车静等,三侍从肃立恭候,一侍从递上帽子,官人漫步前往,这是否就是墓主人生前的纪实出行场景呢?

“官人出行图”之下拱眼壁处刻六博图,六博是很早期的兵种棋戏,被推论象棋就可能从“大博”演变而来,阙和六博都是在魏晋以后逐渐消失的。两羽人(仙人)席地而坐,正在对弈,一个两手伸张、面部因紧张而狭长,似在计算或争辩着博筹;一个双手相抱于胸前、两肩微耸、一脸不屑,两肩羽带无力下垂。他们被雕饰在这墓阙高高一隅,过滤了浮躁喧嚣,无声演绎着属于一个时代的风度。

西侧壁雕刻一白虎衔璧,虎尾卷一蟾蜍。

顶部西、北两面交角处为一虎扑住一羊咬住其颈,其后一人两手奋力紧拽虎尾。线条舒展大方,构思浪漫大胆,这款雕塑几乎渠县每个无铭阙都有,但是此阙最为精彩。它是一种图腾呢?还是当年巴地老虎横行,巴人骁勇,经常会有人虎大战的一种生活记录呢?如果“长铗归来兮,出无车”是寒士阶层,那么墓主定是那“先富起来滴一群”,但从轻车简从上看似乎还够不上“秩二千石”的级别。

斗拱层的雕刻被解读为一小人儿在捅鸟窝,右上角那只大鸟已经飞出窝外,可左下角的孩童还在踮着脚用竹竿努力地捅鸟窝。

正面和侧面楼部四周还雕有裸人捉鸟、妇人执物、庖厨、兽首人身像、骑怪兽者和交换物品等,此阙的雕刻真是太生活化了。

斗拱层四角为力士,是渠县诸阙中保存最为完好的,应犹在这荒野之上。谁决一断生死,谁战一场存亡,金戈铁马,铮铮金石之声,无从得知,唯有这脚下宕渠大地、山川河流记得那些风华绝代。

赵家村东西二阙上的朱雀、玄武、戏虎、庖厨、出猎等浮雕,是沈府君、冯焕等阙上所无的精品佳作。虽然无铭,却丝毫不掩其华美。 

冯焕阙

冯焕阙,建于建光元年(121年),原为双阙,现仅存东阙之母阙。冯焕阙也是渠县汉阙中铭文清晰完整的,不过更大价值是唯一一座阙主身份确定的汉阙。

如今已被精致的围墙和玻璃亭保护着,大门紧锁。由于天色较晚,未去打扰村民开门。好在围墙小,扒着铁门和墙缝,基本可以看清细节。

冯焕阙由阙基、阙身、枋子层、介石层、斗拱层、阙顶六部分组成,是一座完整的仿木结构建筑。阙基之上矗立着用青砂石做成的阙身,正面铭文录书“故尚书侍郎河南京令豫州幽州刺史冯使君神道”20字,为双竖刻。铭文下为饕餮,浅浮雕,威严怪异,令人望而生畏。

阙上书法为汉代中晚期隶书代表作,字体取斜势,开张瘦劲,飞动清朗,浪漫抒情,在汉隶中形成独有的风格,应是最早的“八分书”,为历代金石学家所推崇,赵明诚的《金石录》、洪释《隶释》均收录。康有为谓其“布白疏,磔(捺)笔长”,是“隶中之草”,杨守敬称“冯焕一阙,尤飞动”。

背面为素面,但亦有与正面对称的平行双字槽。阙身左侧明显有规则的凿痕,应是安置子阙的位置。阙身右侧石片剥落,从上部的留存看,应未刻渠县诸阙常见的“衔璧”图案。

枋子层不置角神,但四角皆出斜枋,不知这算不算得中国现存地面建筑中最早的“转角铺作”。

介石层遍雕方胜纹,素雅大方。斗栱层只在正、背面浅浮雕青龙、玄武,以此推断,佚失的右阙则该对应雕刻白虎、朱雀了。

与渠县其它五阙相比,冯焕阙最大的不同就是其风格的极其简约,通身明快利落,没有多余雕饰。

冯焕阙面向空坝,背后地势升高,村民在其左后侧建房,应是当年墓地范围。

据史料记载:冯焕,字平侯,东汉巴西宕渠人,出生年月不详。自幼勤奋好学,博览文武典籍。出仕后,任掌管朝廷文书章奏、协办日常政务的尚书和为宫廷办事的侍郎。尚书,秦朝时为处理宫廷内务少府的官员,掌管章奏之事。永元元年(89年),冯焕随幕府中护军、写《汉书》的著名史学家班固北伐北匈奴。冯焕一路上出谋划策,屡建功勋;后来,冯焕出任河南京令、豫州和幽州刺史等职。建光元年(121年)初,冯焕奉令率玄菟太守姚光、辽东太守蔡讽等,领兵征讨反叛的句骊王,大获全胜。朝中素来对冯焕有积怨的人,看到冯焕又立了新功,就想干掉他。他们伪作玺书谴责冯焕和姚光,又赐以欧刀命令辽东都尉庞奋立即行刑。庞奋斩杀了姚光,将冯焕扣押。冯焕想不通,想要自杀。儿子冯绲站出来对冯焕说了一席话,不仅洗清了冯焕的冤屈,还让自己名闻天下。

冯绲,字鸿卿,出生年月无法考证。年少时研习《公羊春秋》《司马兵法》。冯绲看到父亲痛不欲生,就劝阻,冯焕听从了儿子的话,向皇帝上书陈述事情原委。汉安帝接报,派人核实后发现,果然是有人使坏,就立即诛杀庞奋抵罪。冯焕冤屈得到申解,但他年老体弱,经不起折腾,121年在狱中去世。

汉安帝听闻冯焕死讯,就赐钱十万抚其亲属,封冯绲为郎中,为其父在故里宕渠县治立阙。冯绲历任郡诸曹史、督邮、主簿、五官掾功曹等职,被举为孝廉,后被任命为蜀郡广都县长。在广都任职4年,冯绲颇有政绩。又升职为武阳县令,不畏强权、刚正不阿,诛杀犯法的豪强。后来,他又任广汉属国都尉,被司空府征召,为侍御史,升职为御史中丞,出任陇西太守。延熹元年出任辽东太守,讨伐鲜卑。过了5年,又拜车骑将军。很有意思的是,冯绲前期担任的职务都是文官,后期的职务都是武官。

在对待自己身后事之时,冯绲更是厉行节俭。他临终时遗令薄葬,不建阙,不修祠堂,仅立一块石碑,记录一生经历,直书生前功过。冯绲的墓碑上,留下了这样的字句:“将军体清守约,既来归葬……不造祠堂,可谓履真者也。”

永康元年(167年)十二月,冯绲去世。汉桓帝下诏赐谥号“桓”,葬在家乡渠县。800多年后的宋开宝三年(970年),宋太祖赵匡胤封冯绲为应灵侯。熙宁九年(1076年),宋神宗赵顼封冯绲为应灵公。崇宁三年(1104年),宋徽宗赵佶封冯绲为惠应王。乾道八年宋孝宗赵昚加封冯绲为惠应昭泽。

冯绲之弟冯允(生卒不详),东汉哲学家。《后汉书·冯绲传》载其“清白有孝行,能理《尚书》,善推步之术。拜降虏校尉,终于家。”可见冯允是一个有孝行和高深学问的巴蜀名士。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赵公神道碑

看罢赵家村三阙,天色已黑,原路返回,在村头夜色中顺道又看了一眼“赵公神道碑”,此为赵启贵之墓碑。碑坐北朝南,南面有棵古树,侧旁有条向山岭延伸的小路。顶为半圆形,碑阳边缘浮雕九条云龙。驮碑的赑屃老大个了,为一巨大青砂石建造,据说是渠县幸存下来唯一的“乌龟碑”,为川东地区第一大碑石。

黑灯瞎火,细节看不真切,查了相关资料,记录如下:碑额刻“圣旨”二字,碑上铭文恭楷,书写圆润,雕刻细腻,阴刻“皇清诰授武功将军赵公神道”12字,上款三行为墓主人姓名、封爵、官职,“公讳启贵号佑之原任陕西宁陕营参将  钦赐花翎骁勇巴图鲁 陞授协镇潼关 神商金等处地方副将 带兵西宁兼理营伍主事”。落款三行为建碑者署名,“现任陕西宁陕营四亩地汛厅男继贤 次继忠  次继志  次继文 道光二十七年丁未十月上浣谷旦囗立”。

如何分清阙的左右和西东?

文末再来闲聊几句如何分清阙的左右和西东。中国古代以上朱雀(南)下玄武(北)左青龙(东)右白虎(西)来标识方位,所以古书上管“江东”也叫“江左”,这与近现代地图以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位标识法差了180度方位。

辨别阙的方位和左右,要面对阙的正面,就每座阙而言,靠其内侧神道方向雕刻左青龙右白虎;就一对阙而言刻青龙的是西阙,刻白虎的是东阙。

但是按照现代人方位的排法,左西右东,故东阙就被叫成右阙,西阙被叫成左阙,这也是站在整个墓地与阙的立场上的方位观。

渠县6处7尊的汉阙寻迹,终于圆满完成,颇有感触。汉阙之美,美在雕刻艺术的灵动、工匠造型艺术精湛,不愧是我国古代建筑的“活化石”,正如宋词《水调歌头》所写:“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