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温胆汤加味 治疗各种原因眩晕

 先森的书馆 2021-12-14

  温胆汤出自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该方由半夏、枳实、竹茹、橘皮、生姜、甘草组成,具有温养胆气,和胃化痰之功,现在临床多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之温胆汤,组方在原方基础上加入利水渗湿的茯苓,调和脾胃的大枣,减少生姜用量而治痰热,使得本方具有理气化痰、清胆和胃的功效。用于治疗胆胃不和、痰热内扰之虚烦不眠、呃逆呕吐、惊悸不宁、眩晕、癫痫等病证。本人用该方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眩晕,效果显著,现举例如下。

  1 脑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

  杨某某,72 岁,脑梗塞病史,时常眩晕发作,表现为眩晕突然发生,同时伴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咽部疼痛、声音嘶哑,舌质暗红,苔黄厚稍腻,脉沉弦。患者素有湿热,湿热夹痰夹瘀,上犯清阳,故见眩晕。治以清热化痰、祛瘀降逆。方用温胆汤加减:姜半夏、陈皮、枳实、胆南星各 12g,茯苓、竹茹、赤芍各 15g,天麻 15g,钩藤 20g(后下),石决明 30g,泽泻 10g,川芎、蔓荆子各 15g,白僵蚕 12g,全蝎5g,蜈蚣 1 条,甘草 6g。上方加减十剂治愈。

  2 内耳眩晕症之眩晕

  李某,32 岁,眩晕 5 年余,发作时天旋地转,伴有恶心呕吐、耳鸣、听力减退、胸闷不适,舌质淡红,苔白厚腻,脉弦滑。此系肝气郁结、脾失健运,导致风阳夹痰上扰清窍而引发眩晕。治以平肝降逆、化痰熄风。方用温胆汤加味:半夏 12g、白术 12g、枳实 12g、茯苓15g、竹茹 12g、陈皮 10g、砂仁 6g、丹参 15g、酸枣仁 15g、生龙骨 30g(先煎)、生牡蛎 30g(先煎)、钩藤 20g(后下)、泽泻 20g、甘草 6g、生姜 10g。水煎服,5 剂治愈。

  3 高血压性眩晕

  张某某,男,63 岁,平素高血压病史,血压 180/100mmHg,间断服用降压药物,现症头痛昏沉、眩晕恶心、胸闷且痛、纳呆食少、心烦失眠、腰膝酸软,舌质暗红苔黄厚腻,脉沉弦。此为肝气郁结不能条达,脾失健运而痰湿中阻,致使风痰夹热上扰而发眩晕。治以疏肝健脾、清热化痰。方用温胆汤加味:半夏 12g、枳实 12g、茯苓 15g、柴胡 12g、黄芩 12g、郁金 12g、竹茹 15g、陈皮 12g、泽泻 15g、天麻15g、钩藤 20g(后下)、石决明 20g(先煎)、川芎 15g、蔓荆子 15g、丹参 15g、甘草 10g,水煎服,随证加减 10 余剂,诸症皆除,血压稳定在130/80mmHg。

  4 情志失调所致眩晕

  刘某某,46 岁,每遇心情抑郁或恼怒即发眩晕,伴有胸胁满闷、脘痞不适、纳差欲呕、失眠多梦、头晕头痛,时而悲伤欲哭,舌质稍暗,脉弦滑。此系情志不畅导致肝气郁结、脾不健运、胃失和降,致使痰热上扰发为眩晕。治以疏肝健脾和胃、清热化痰安神。方用温胆汤加减:姜半夏 12g、枳实 12g、陈皮 12g、竹茹 15g、胆南星 12g、茯苓 15g、柴胡 12g、郁金 12g、香橼 12g、丹参 15g、酸枣仁 20g、川芎12g、远志 12g、甘草 10g、大枣 6 枚。水煎服,随证加减,服用 10 余剂,诸症消失。

  眩晕在临床多见,中医辨证多属风、火、痰、虚等。以上四例患者,虽然症状表现不同,但辨证都有痰热上扰之相。中老年体质虚弱,中气不足,脾失健运,痰浊内生,加之肾气日衰,肝阳偏亢,痰浊郁而化热,痰火上扰清窍,则头晕旋转;痰浊中阻,胃失和降,故恶心呕吐。治疗采取健脾理气、清热化痰方药。根据异病同治的原则,运用温胆汤加减治疗胆胃不和、痰热内扰诸症,疗效可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