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張茂榮先生詩集序 高允貴先生詩集序 張玉偉詩序 石文先生詩序 石文先生精易學,尤工大六壬之推演,海內罕儔焉。先生與余同里,早歲硏習八法,寫柳公權能得其骨。余與張公者因是而與先生時相過從,久焉,知先生能詩,而不獲奉讀。十年前先生出遊四方。稍後公者與余亦先後入京,江湖漂泊之際,音書久隔,而公者與余時憶昔日之高談,慨嘆先生蹤跡之難知。數月前,公者忽接先生飛簡,謂將過春明,欲謀一聚。乃重睹顔儀,十載之間,先生不受歲月之磨,音容未改,清剛之氣,一如曩日。視余則鬢蒼而意頽。先生長余十餘歲,年且六十矣,因益嘆先生得道之深。先生之詩聯欲付剞劂,日昨電告余曰:“願有言也。”並示詩聯數首。余讀而有感焉。 先生玄奧之學,余不能置一言,所感者乃在先生以其術遊於公卿商賈之間,閲人多矣,而介然不拔,清靜自守。世間號稱能易學者眾,往往察言觀色,或恫或媚,上諂下欺,曾官衙俗惡之不異。其為容也,或厲若冰霜,或親如佞幸;其為言也,則一例口鼓波瀾,滔滔不絶。先生則言簡而神遠,無虛驕之色,無鄉愿之態。遇貴人而不卑,接勞人而不亢。故余嘆其得道之深而介然不拔。此又與柳字同一風骨,蓋先生性天之先也。前人習柳字而卓絶者必推黃山谷,山谷之言曰:“士大夫處世可百為,唯不可俗,俗便不可醫也。”方今之世,工術自營者多,其衣冠楚楚者苟一接語,則出言不可向邇,無他,惟俗而已。故余雖不知先生之道術,未多讀其文字,而樂與言。言不在多,一二言不俗而有味便足,先生有之。先生自抱其學,自用其道,詩固非其安身立命之具也,而因此耿介,自抒懷抱,又非泛泛之所謂詩人能望矣,至於世俗之日者術士,於文字能通者寡,則不論可也。 余論人論藝多與公者合,公者知先生或較余為深,得無亦深韙余之言乎。壬辰清和之月興城鄭雪峰於京華客次。 聽花榭藏詩樓 精彩回放 聽花榭平臺打賞:打賞人數多於五人,賞金全部歸作者。打賞人數在五人或五人以下歸平臺運營。 聽花榭團隊 1 微信交流 聽花榭一群、聽花榭二群、聽花榭三群、聽花榭四群、聽花榭五群、聽花榭六群,聽花榭茶話交流群 2 責任編輯 深南、蘇萊曼、抱樸書生、林丫頭、漢子、凌明恕、北窗、西溪逋客、夢煙霏、葉蕭郎、曾寤堂、雪窗、韋散木、奶茶、李國棟、吳瑾、藻雪齋、拈花微笑、寧静、秘色瓷、陳夢渠、夕窗、易不問、詩齋 3 美工編輯 林看雲、木樨、危闌獨倚、月隱齋、琳瑯、鸝漫、雨季 4 審核督查 *聽花榭初審組 *聽花榭審核一組、聽花榭審核二組 初審組由五位會員組成,審核組由十位德高望重的老師組成,均為不公開組。 5 聯誼交流 董學增、陳逸卿、熊東遨、無以為名、四知堂主 6 宣傳代言 林丫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