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乡,流传有一句俗语:“赤脚片的撵鹿哩,穿布鞋的吃肉哩。”这话,还真的让我见证了。 那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当时我7、8岁的样子。一天中午,我正在院子里玩耍,忽然听到房后山梁上有不少人大喊大叫,听不清喊叫什么,但好像有大事情发生。我连忙跑到房后土包上去看。只见远处的山上,一大群人从山上往下跑,有的人手里还拿着锄头、木棒一类的家什。有人喊:“跑下河了!”“进村子了!”就在这时,我看见一头像小牛崽子似的动物(当地人叫“牛鹿”)从上河跑下来,连忙大声高喊:“来了!来了!”恰好这时,我有个干爹叫关换世,正在给我的一位姓彭的邻居凿石磨,一听到我喊,急忙在磨房边操起一根磨棍,跑到土包下边的河滩地中一棵柿子树下。正巧牛鹿也刚好跑到跟前,实在精疲力尽了,面前突然来个人截住去路,后边又有人围追,那牛鹿自知在劫难逃,竟然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了。我那个干爹只一下,就把牛鹿打倒在地了。 原来,那天早上,远在二十里外的桃花乡后沟垴生产队的群众正在坡地上干活,突然发现一只牛鹿,年轻人立马扑上去撵那牛鹿。从后沟撵到湛沟,又从湛沟撵到郭家沟,再从东沟撵到西沟,翻越七沟八岭,沿途都有青壮年加入。那年月,国家刚经历三年自然灾害,生活很苦。能吃上一顿鹿肉,算是大大的口福了。因此,那一群人锲而不舍,一直从外乡追撵到我们这里,个个累得要死要活的。却让我干爹拣了个大便宜!设办法,乡下人有规矩:见一面分一半。鹿杀了以后,那一大群外乡人分了一半,我干爹一个人分了一半。由于“亲戚”关系,干爹送给我家一大块鹿肉。 那天晚上,一家人吃了一顿香喷喷的鹿肉。也是我一生中唯一吃的一顿鹿肉。 那个年代,人们还没有保护动物的意识。要是现在,我一定会阻止干爹,不要打死那只可爱的牛鹿。 陈铁有,昵称:笑对人生。大专学历,中共党员。先后从事教师、播音员、记者、编辑等工作,后调任政府机关公务员。2016年7月退休。年轻时喜爱文学,有文字在省、市报刊发表。退休后重拾文笔。现为《大文坊》签约作者,《华山诗会》编委。
平台往期文字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