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苍凉寂寥莫高窟

 阳光行摄 2021-12-15

苍凉寂寥莫高窟

摄影/文字  阳光脚步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敦煌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

莫高窟开凿于敦煌城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的砾岩崖壁上。现存历代营建的洞窟共735个,分布于高1530多米高的断崖上,上下分布14层不等。莫高窟各窟均是洞窟建筑、彩塑、绘画三位一体的综合性艺术,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洞窟最大者200多平方米,最小者不足1平方米。

莫高窟与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甘肃的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的四大石窟。

河西走廊,敦煌,是银川进入新疆的必经之地
本次新疆之行,为了看翡翠湖绕道德令哈
翡翠湖出来后回归正途,奔向敦煌
正如前文介绍,敦煌莫高窟在中国具有莫大的艺术价值和影响力
是大多数中国人选择西北游玩必去的打卡地
但是,到了敦煌,看了莫高窟后
总体感觉,见面莫如闻名
如果是以想看风景为主体的游人
初见莫高窟,苍茫寂寥,不去也罢
即使是喜欢绘画、宗教和艺术
莫高窟的参观也带不来太大的收获
因为,参观洞窟有限,每组游人只游览八个
每个洞窟参观时间有限,也就是两三分钟
不论从旅游的角度还是艺术、学习的角度
似乎都不如网络介绍的更多更全面
当然,闻名不如见面
看一眼,就会有具体的永久的记忆

自大柴旦走向敦煌
道路两侧是延绵无边的荒山和戈壁
山体的颜色总体都带着淡淡的墨色
可能是被高原灿烂的阳光炙烤所致

头顶的天空阴沉
透过云隙偶尔撒下的阳光
使荒芜的山也看起来多彩

在接近敦煌的戈壁上
看到了我国西部特有的太阳能熔盐发电站
那高耸天空光芒四射的太阳能灯柱
远远看似一个小太阳,将阴沉的天空照亮

到达敦煌,经历一系列手续
当到达莫高窟景区时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干涸的宕泉河床
河床的对面,是土黄色的山峦
山上似乎可见流沙及碎石
靠近河床,山体塌陷,形成一片崖壁
崖壁上有一个个蜂房般的洞窟
那些窟窿就是莫高窟的塑像绘画洞窟
没有想象中的高大与巍峨
甚至有种被遗弃的苍凉、寂寥

走过宕泉河桥,有几十米开阔的平地
地上有很多高大的白杨树,以及部分房屋
一条长长的栏杆横隔
里面就是悬崖下的莫高窟洞窟
沿着整个山壁长长的一排
洞窟大多为两层,部分地段有三层、四层

可以看到所以的洞窟门面都经过了维修维护
可能是为了体现修旧如旧的效果
门面都是平整的,颜色与山体色接近
站在远处,基本看不到多大的区别

莫高窟的参观,是由景区统一安排的
每十个人左右配备一名导游讲解员
每间隔五到十分钟进去一批
莫高窟虽然有七百多个洞窟
但比较大的,整理过的只有四百多个
而对外开放的,只有有限的不到一百个
这不到一百个也不是对所有的游客开放
而是由每个持有钥匙的导游选择八个
引导本队游客进行参观讲解
除了一两个规模较大的洞窟外
每个队伍所参观的洞窟是不一样的
在每个洞窟的停留时间两三分钟
当然,如果你有时间,想看更多的洞窟
可以在参观完走出铁栏杆后重新排队
跟着不同的导游再次进来观赏

洞窟内是不容许拍照和录像的
只有在洞窟的墙面,偶尔保留有过去的残画
让人记录和欣赏那遥远的艺术真容

洞窟还保留着部分五六十年代维修留下的木头楼梯
到处可见维修及历史的痕迹
莫高窟是有幸的,由于其北靠嶙峋蛇曲的北塞山
南枕气势雄伟的祁连山,西接浩瀚无垠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东峙峰岩突兀的三危山,属暖温带气候
年降雨量只有39.9毫米,而蒸发量却高达2400毫米
日照充分,无霜期长,所以很多雕塑、壁画,建筑才得以保留
莫高窟也是不幸的,历史上曾遭遇多次国内外巨盗的掳掠
多少最珍贵的文献资料、壁画、雕塑等还流失国外……

解放后国家即对莫高窟进行保护
1963年设立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可是,就在解放前的1944
莫高窟壁画还遭到张大千的剥离损毁
这样的所谓艺术家,为了自己的描摹和私利
不息损毁文物的做派,应该得到历史的批判
也只有国家的统一与强大
才能让文物历史得到真正的保护和发扬光大

在莫高窟每个洞窟的外面,都有一个二维码
扫描后有洞窟详尽的图文介绍
感觉似乎比进入洞窟看到的更清晰完整
期间只顺手拍了两个二维码,后悔拍的少了

有兴趣的可以手机扫码看看

这是莫高窟最高最大的一座洞窟
其外侧攀附山岩而建的“九层楼”
是莫高窟的标志性建筑,高33

九层楼是莫高窟的标志性建筑,气势雄伟
根据介绍,这是开凿于初唐时期
窟中塑有一座大佛,高35.5
是莫高窟的第一大坐佛,因此又称为“大佛殿”
体现了初唐时期国家强盛、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的景象

以前看过很多的有关莫高窟壁画飞天的形象
印象深刻的是曾浩的众多飞天油画
可是,在敦煌洞窟参观过程中
几乎未见到一幅那样大的飘逸的飞天画像
只是在一处头顶的壁画上,导游告诉大家
有火柴盒大小的一幅小画,那就是飞天
所以,艺术与现实的差距还是很大的

在洞窟外的宣传画栏介绍中
我们可以看到百年前雕塑和壁画色彩及模样
时间是一把刻刀,如果不加以保护
能将一切抹去,还给天空和大地

这是拍摄的唯一一张睡佛像,是释迦摩尼涅槃像
根据介绍,那是盛唐时期修建的
后经西夏、清代等对其重新修饰
可以清晰地看到睡佛以及身后那千姿百态的人物
这是中华文明的延续,是不朽的艺术

睡佛洞窟的穹顶,是圆拱形的
顶部密密麻麻的绘有成千上万小的佛像
据说没有一个是完全相同的
真是佩服古人的执着,智慧和技艺

有些洞窟还在封闭维修
艺术是个精细活儿
这一修就是好多年

整个莫高窟洞窟群是在一个狭长的山体前
加上树木和人工设置的防护栏
几乎拍不到看不到整个全貌
就是想拍一张像样的旅游人像都不能
因而,对整个莫高窟的参观,没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记

出景区,进入莫高窟博物馆
能够通过照片和文字说明
看到许多现场参观所不能看到的历史和知识

这是一张百年前的莫高窟黑白照片
今天的洞窟还能看到它的模样
但已经为这饱经沧桑的艺术圣殿穿上了盔甲防护

照片介绍的有关历史与故事

惊叹于古人的用心和智慧
壁画虽历经几百上千年依然鲜艳
主要得益于绘制壁画所用的珍贵的天然矿物颜料
对于宗教,对于信仰,对于艺术,先人们是认真的

敦煌莫高窟中的珍藏佛像

根据介绍,莫高窟始建于前秦宣昭帝苻坚时期
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僧人乐尊路经此山
忽见金光闪耀,如现万佛,于是便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
后历经唐、北魏、西魏和北周、隋唐等时期的修建
跨越上千年历史,续存了不同风光的艺术作品
是中国现存最丰富的艺术宝库

这是在博物馆公开展示的,经1:1修复的
尚未对外公开展出的洞窟原形
尽管是艺术复制品,依然能感受到它的精美,丰富多彩

莫高窟的绝大多数洞窟都是由当时的有钱人出资修建的
出资者有官员,有商人,也有家族
从每个洞窟的规模,大小,可见出资修建者的富足情况
有些洞窟甚至历经上百年,几代人持续不断的出资修建
佛家有言,修建佛洞功德无量
莫高窟的意思,就是说没有比修建佛窟更高的修为了

在此,让我们记住这些掳掠莫高窟的国际大盗:
19071914年英国的斯坦因两次掠走遗书、文物一万多件;
1908年法国人伯希和从藏经洞中拣选文书中的精品,掠走约5000件;
1910年藏经洞中的劫余写经,大部分运至北京,交京师图书馆收藏;
1911年日本人橘瑞超和吉川小一郎从王道士处,掠走约600件经卷;
1914年俄国人奥尔登堡又从敦煌拿走一批经卷写本,并进行洞窟测绘,还盗走了第263窟的壁画
1924年美国人华尔纳用特制的化学胶液,粘揭盗走莫高窟壁画26块;
有朝一日,民富国强,傲视四海
我们要让这些强盗全部归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