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历七妃墓出土“小金瓶”,内装“粪水金汁”竟是嫔妃之宝

 yzhkl 2021-12-15

1951年,考古工作中打开了位于北京海淀区的万历皇帝的“七妃墓”。墓中虽有盗掘痕迹,却依然出土不少珍品金器!

万历七妃墓出土“小金瓶”,内装“粪水金汁”竟是嫔妃之宝

其中一个小金瓶非常另类! 瓶中之物深受妃子们喜爱,这便是传说中的“粪水金汁”!

明神宗朱翊钧七位“嫔”的合葬墓,位于金山南麓(即现在北京市海淀区西郊、董四墓村附近) 。

七位位居“嫔”位的娘娘们,没有资格与她们的丈夫万历皇帝合葬十三陵,只能相互作伴,沉睡于这座墓中。

万历七妃墓出土“小金瓶”,内装“粪水金汁”竟是嫔妃之宝

考古队员们进入只有一前一后“两居室”的墓室,于后室之中发现了七具棺木。 不过,其中的四具棺材盖早已被掀开,看来盗墓贼已经光顾过多次……另外三具不知为何未遭破坏,还算保存完整。

幸好,墓室中七位娘娘的墓志都在,这使得我们可以清晰地确认出每一具棺椁对应之人。

她们分别是:张顺嫔、耿悼嫔、魏慎嫔、邵敬嫔、李荣嫔、李德嫔、梁和嫔。她们之中,去世时最年轻的不过21岁,最年长的活到了81岁……

万历七妃墓出土“小金瓶”,内装“粪水金汁”竟是嫔妃之宝

已经被搬空的四具棺椁内,随葬品几乎空无一物,另外三具还是出土了不少明代皇家珍品!如凤钗、手镯、银盆,还有两件白色的梅瓶。

在墓室的一个角落里,一件金光闪闪的小瓶子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

这是一个纯金打造的小瓶,素面无花纹,但是瓶子长颈鼓腹,姿态还是非常优雅,一看便是皇家用品。

有考古队员上前轻轻拿了起来端详,在稍微了摇晃了几下,感觉瓶子里似乎有液体……

万历七妃墓出土“小金瓶”,内装“粪水金汁”竟是嫔妃之宝

这只造型美丽的小金瓶,很快被确认了身份——“金汁瓶,好雅致的名字啊!那么,这是做什么的呢?

随后专家的解释,令得现场气氛稍显尴尬。原来,我们以为是妃子把玩的小物件的“金汁瓶”,里面居然装着……粪水!

好吧,大家先不要惊慌。听我慢慢道来。

看过前几年热播剧《延禧攻略》的人,可能还记得这样一个场景:娴妃设计高贵妃被泼金汁, 高贵妃不堪受辱上吊自尽……

看来,这被唤作“金汁”的东西,明清两朝的妃子们都不陌生,为什么“粪水”要取个如此雅致的名字呢?

万历七妃墓出土“小金瓶”,内装“粪水金汁”竟是嫔妃之宝

金汁:其实就是人的粪便,而且是一味中药的名称,又名金水或粪清。据传自晋代开始就有以粪便入药的记载。

《本草纲目》和《医事别录》分别称为黄龙汤、人中黄、还元水或粪清。“味苦、性寒、无毒”,“主治时行大热狂走,解诸毒”,可大解五脏实热。

金汁的制作过程也非常繁琐复杂: 在深冬时节,以年龄十一二岁的健康男童的粪便为原料制作。因为气候寒冷,男童不易拉稀……

万历七妃墓出土“小金瓶”,内装“粪水金汁”竟是嫔妃之宝

取到粪便之后,人们将其倒入大木桶里,往里加水、土。水最好是上好的井水,土得是红土,然后用力搅拌,一遍遍淘洗,去除杂质。接着用细纱布过滤,最后剩下的粪水入陶瓮,用黄土加封,埋入土里。以碗和碟盖住陶瓮,再用加了盐的黄土加封,埋入土中。“至少得存放二三十年,越久越清,越好!”

最终,这些被提炼过后的粪水呈现出三层,取其上层清液入药即为金汁,其汁呈微黄(如浅茶色),无毒无味,疗暑热湿毒极效。

金汁主要功效为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清热效果极佳, 常与生地、水牛角等清热凉血药同用。

瞧瞧这个制作工艺,这复杂程度,这等待的年限……其名为“金汁”我看名副其实!

万历七妃墓出土“小金瓶”,内装“粪水金汁”竟是嫔妃之宝

所以,明代妃嫔墓中出土纯金小瓶,里面装着“粪水”其实也就无伤大雅了!这东西,当年可算得上“灵丹妙药”,一般人还“喝”不到呢!

朋友们,来一杯五百年前的“金汁”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