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湖南人口过去式,用47颗牙齿改写人类历史、挑战“非洲起源说”

 天地任逍遥耶 2021-12-15

这个话题来源头条的一个问答,当时简单谈了几句,没聊过瘾,所以今天专门开贴聊一下。

最早的土著

很久以前,湖南就有了现代人类居住,那是多久呢?可以久到挑战人类起源非洲说,让大伙都听湖南说。这可不是我瞎编的,是考古专家说的。

2015年10月15日,中国科学院宣布,在湖南道县挖出的47颗牙齿的埋藏年代是8万-12万年前,也就是说,具有完全现代形态的人类在8万年前就出现在了华南。

文章图片1

考古队员在湖南道县的福岩洞内初步筛选化石,之后再到洞外对其进行水洗细选

按照欧美学界的“非洲起源说”,非洲智人从非洲一角四散迁徙,溜达到中国的时间是距今5-7万年。湖南这事出了以后,闹腾了好长一阵子,但欧美考古界也不咋接坨,毕竟接坨就容易打脸嘛!

文章图片2

而且,这种事往往扯不清楚,很容易打起来。多说一句,这已经是我国第N次向非洲起源说发起挑战了。这种博弈的核心,是种族、文化、道路等话语权之争。

其实,欧洲早期很多说法现在都受到了挑战,但欧美学界态度非常暧昧,甚至装睡。国内学者有时做学问又不太扎实,心里又难免发虚,于是经常请人家一起组队考古,所以我们经常听到“中美联合考古队”这个说法。但自己又不掌握话语权,所以非常埋汰。

这个说法虽然没有挑战成功非洲说,但可以证明中国境内,南方人比北方人更早进化成现代人,然后由南向北溜达。

这就是湖南境内旧石器遗址大多集中在湘江、沅江、资江中上游,新石器遗址则主要集中河流下游在洞庭湖区域的原因。

这种迁徙速度很慢,取决于人口动态平衡,就是一个地方养活不了这么多人了,大家再背井离乡向北迁徙,可不是像打仗那样搞远距离迂回穿插。

历朝历代人口

湖南人口数据在两汉之前几乎空白,为啥?因为其他兄弟身份也没有嘛!其实,春秋战国时,管仲、商业他们就开始张罗这事,但大家日常打仗,玩兼并,打仗不得死人嘛。长平之战,白起坑杀40万赵军,把赵国青壮年一波带走,搞得赵国几乎家家挂孝,户户守寡,再也没有缓过来。

此外,战事一开始,百姓就得跑路。例如,新化紫鹊界的奉家镇就是赢氏后裔,这伙人是商鞅变法时跑过来的,然后赶紧改“赢”姓为“奉”姓,否则被楚国人知道他们是养马的秦国人,非生吞了他们不可。

长期乱成一团,统计工作根本没法搞。秦统六国后,又非常激进,还没来得及搞人口统计,就把自己玩没了。所以真正意义上的全国人口数据,直到元始2年,全国5959万人口,户数超过了1000万户。

此时,湖南有38个县,12.7万户,72万人口,大约每户6人。唐639年,也就是太宗时,湖南人口是33.6万,到“安史之乱”前的741年,湖南人口达到123.9万人。

文章图片3

北宋中期,湖南人口达到创纪录的446万人,潭州已是“长沙十万户, 游女似京都。”元朝1290年,达到了570多万,到明朝又经历了几次断崖式下跌。

乾隆时,全国人口突破3亿,道光突破4亿,就是我们常说的“四万万同胞”。湖南人口达到1600万,咸丰年间更是突破了2000万,人均耕地面积则下探到了1.5亩,于是就有了“湖广填四川”。这是湖南人口第一次大规模外迁。另外,还有一批人跟着老曾从了军,与其在老家饿死,还不如去外面搏一把,万一单车变摩托呢?然后,湘军崛起。

文章图片4

人口迁徙

五代之前,湖南移民主要来自北方。这里就有我们常说的炎帝和舜帝。多说一句,对湖南而言,炎帝解决了肚子问题,舜帝则解决了脑子问题。种五谷的炎帝是个兢兢业业,吃苦耐劳的老农民形象。搞教化的舜帝则更像文艺青年,不仅会唱歌,还会弹五弦琴。

五代之后,湖南人口主要来自江西。基本按照“江浙—江西—湖南”这个链条进入湖南的。对于安土重迁的中国人来讲,但凡有能力、有办法,谁都不想背井离乡,所以被挤出去的移民通常都是能力不咋行的平头百姓。

到现在,湖南人60%都是从江西移民过来的。那湖南本地土著去哪了呢?他们都被挤压到湘南、湘西的深山里去了,就是现在的土家族、侗族、瑶族、苗族等,他们保留了较为独立的血统,大概算得上湖南最初的原住民了。

文章图片5

另外,关于客家迁徙基本是按照北→南、东→西、南→北的顺序迁徙。江西老表迁徙湖南,并不是直接穿越罗霄山就过来了,而是由赣州进入湖南,第一站是郴州汝城县,然后一路向北迁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