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座好吃到勾魂的广西小城,有中国最大的骑楼群,还是粤语发源地

 kenu 2021-12-15

冷空气好像有种让人变得慵懒的魔力

让人只想舒服地赖床

悠闲地逛逛、享受享受美食

呐,游小侠今天挖到的这个慢节奏宝藏小城

打赌90%的人不知道

文章图片1

摄影@小红书-易仟亿

这里说粤语,是粤语的起源地

但它却不在广东

文章图片2

摄影@小红书-易仟亿

这里拥有全国最多的骑楼

号称“中国骑楼城”

保护得比珠三角的好得多

文章图片3

摄影@小红书-易仟亿

这里吃粤菜,有满大街的凉茶铺

形形色色的老火靓汤、满目琳琅的早茶

可以说有很地道的古早味了

文章图片4

摄影@小红书-Can

这里是岭南文化发源地之一

有“绿城水都、百年商埠

世界人工宝石之都”的美称

也是大名鼎鼎的

六堡茶和龟苓膏的原产地

文章图片5

摄影@小红书-XIANG翔哥

这里在广西的东边、广东的西边

是最靠近粤港澳的广西城市

这里,是梧州

文章图片6

设计@白泽

文章图片7

昔日的两广总督府,竟藏在这里

梧州,位于广西省东部

距离粤桂边界仅10公里

地接两广,是广西的东大门

从广州乘高铁到梧州,只需要1.5小时

文章图片8

摄影@小红书-林空

从明成化六年到嘉靖四十三年

百余年间一直都是两广的政治、军事中心

这个大多数人都没怎么听过的地方

却曾是明代两广总督府的驻地

地位超然

文章图片9

摄影@小红书-Calv1n Lai

虽然梧州也在北回归线上

但是夏天远远没有南宁那么热

它坐落在浔江、桂江、西江三江水交汇处

从桂林流下来的绿色桂江水

和从南宁流过来的黄色浔江水在梧州相遇

形成了一条江两种颜色的奇观

文章图片10

摄影@小红书-XIANG翔哥

三江交汇、商贾往来

水路上达南宁,下达广州

让这里一度繁华无限,曾有“小香港”之称

抗战前广西还不通铁路时

梧州一直是广西水运中心

也是广西最最繁华的城市

文章图片11

摄影@小红书-XIANG翔哥

三国演义中刘备就想过混不下去

就来这里投靠朋友

尽管过去的光环已散去

漫步这座低调的千年古城街头

仍能感受到那些被历史沉淀下来的古风遗韵

文章图片12

摄影@小红书-XIANG翔哥

独特的地理位置

使这块宝地在汉代便开始筑城聚居

这座有2000多年历史的小城

有着极度怀旧的年代感和市井气息

文章图片13

摄影@小红书-啊特

中年的裁缝在路边搓牌打麻将

发廊还是上个世纪的模样

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远的烟火气

在这里被完整保留

文章图片14

摄影@小红书-幼稚鸡

文章图片15

广西梧州,是粤语发源地?

粤语,发源于古广信地区

梧州城区所在地,古称广信

古苍梧的郡治所在地

汉高后5年、公元前183年

赵光在此建苍梧王城

这便是梧州的建城之始,至今已有2200多年

文章图片16

摄影@小红书-易仟亿

古苍梧(广信)地区

是岭南文化、珠江文化的发祥地

还是两广之“广”所在地

两广以广信为分界

广信之东谓“广东”,广信之西谓“广西”

以权威的《辞海》、《辞源》及著名的典籍

和近、当代专家学者的说法来看

古广信指的就是苍梧郡治的广西梧州

文章图片17
文章图片18

摄影@小红书-KoME

梧州虽然属于广西

却和广东一衣带水

无论语言还是生活环境

梧州都看起来更像广东的城市

文章图片19

摄影@小红书-林空

这里讲粤语、听粤剧、吃早茶

龟苓膏、冰泉豆浆都是必吃小吃

所以虽然身在广西

却总给人一种置身广州老城的错觉

文章图片20

梧州慢生活,能逛些什么?

俗话说“山水看广西,美食看广东”

梧州有山有水、有最厉害的骑楼

还有无数留着旧时光的巷子

对于时间不多的出行来说也很合适

文章图片21

摄影@小红书-Can

01.

藏在巷子里的旧时光

位于广东、广西交界处的梧州

整座城市给人的感觉就像

回到了香港电影里的黄金时代

文章图片22

摄影@小红书-Can

-金龙巷-

金龙巷是迄今为止梧州乃至广西

保存的较为完整的明清风貌古建筑民居群落

是梧州近代发展史的一个缩影

文章图片23

摄影@小红书-Calv1n Lai

-维新里-

维新里,梧州的“西关大屋”

行走在古老的青砖巷里

趟栊门、镂花雕窗、灰雕窗顶随处可见

俨然一副上海弄堂的样子

维新里曾集府衙、学校、教堂、戏院于一方

如今却悄然“隐身”在梧州城东的一隅

文章图片24

摄影@小红书-Can

文章图片25

摄影@小红书-Calv1n Lai

维新里的得名

是为庆祝清宣统三年(1911年)

梧州在两广率先宣布独立

此前,维新街名叫“合益街”

里面住的多是达官贵人、少爷小姐,好不繁华

文章图片26

摄影@小红书-Can

02.

中国骑楼城

骑楼在中国南方并不少见

但称得上“城'的,恐怕不多

梧州现存骑楼街道22条,总长7公里

骑楼建筑有560幢

基本都集中在河东老城区

文章图片27

摄影@小红书-易仟亿

梧州骑楼城藏着全国规模最大的骑楼城

被誉为“中国骑楼博物馆”

央视地理栏目特地出了一期《梧州骑楼》

来讲述这里

文章图片28

图片@央视频《梧州骑楼》

公元1897年,梧州被辟为通商口岸

发展为珠江流域的著名商埠

商业突飞猛进,原有的坊式建筑

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商住合一的骑楼应运而生

文章图片29

摄影@小红书-易仟亿

骑楼,是将建筑物底层沿街面后退数尺

留出公共人行空间,顺便遮雨

因远远看去像建筑物骑在人行道上而得名

对于两广、福建、海南而言

骑楼早已成为一种极具特色的城市文化符号

文章图片30

摄影@小红书-Eash

供路人穿行的下廊

承载着各式各样的市井生活

南洋式、巴洛克风情式、老民宅

大多数建于上世纪20年代

站在街道上,仿佛一眼就能看到

骑楼城昔日历经的繁华往事

文章图片31

摄影@小红书-Calv1n Lai

骑楼一般三四层高,二楼有“水门”

过去梧州的街道和骑楼一层

经常会被洪水淹没

但商户们习以为常,也不慌张

水位低,就垫上几块砖头继续做生意、打牌

水位涨到二楼,就从水门放下竹梯

搭沿街迅游的小艇去买必需品

文章图片32

摄影@小红书-易仟亿

骑楼城,是中国百年商贸繁华的见证

来梧州必吃的美食冰泉豆浆馆

粤友餐厅都在这条街上

03.

河滨公园

文章图片33

摄影@小红书-蓝色硫酸铜

-梧州市博物馆-

梧州市博物馆

记录着这座小城的前世今生

似乎能从展出的古文物中

得以窥见千百年前的城市风貌和风土人情

文章图片34

摄影@小红书-XIANG翔哥

-鹤岗楼-

鹤岗反照,曾是“梧州古八景”之一

登高望远

可以瞭望到整个梧州的河东老城区

文章图片35

摄影@小红书-Can

鹤岗楼恢弘伫立

风拂过树梢、穿过屋檐

拾级而上,便能将小城的风貌尽收眼底

-英国领事署旧址-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

梧州被辟为通商口岸

英国仅以“二十四千铜钱的地价”

买下白鹤山三个山头

在山上建立领事署

文章图片36

摄影@小红书-Can

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的旧领事馆

明黄色的建筑四边有走廊相通

砖木结构,兼具了中、西方风格

文章图片37

摄影@小红书-加零Elva

1925年,广州沙基惨案发生

梧州学生在英国领事署前举行声势浩大的活动

在英领署工作的华人全部辞职

英国驻梧领事坐军舰退回香港,再没回来

文章图片38

摄影@小红书-KoME

领事署旁竖有“还我河山”的石碑

叙述梧州人民反帝斗争驱逐英领事人员

和购回领事署建筑、建立河滨公园的经过

04.

龙母庙

龙母庙是珠江流域人民

为纪念战国时期南方百越民族女首领“龙母”

而兴建的庙宇,珠江流域沿江各地都有

以广西梧州和广东德庆的龙母庙为祖庭

文章图片39

摄影@小红书-Can

梧州龙母庙,始建于北宋初年

龙母庙高耸的龙母巨像俯瞰桂江两岸

有中国最高的38米龙母圣像

文章图片40

摄影@小红书-Can

食在梧州,味通两广

广西的美食远不止有螺蛳粉

要论饮食之精细与讲究,梧州名列前茅

长期流传着“食在梧州”的说法

梧州的慢生活从“广东味”的早茶开始

在“广西味”的嗦粉中结束

美食多还好吃到勾魂!

01.

上汤河粉

“一啖未落肚,筷子又递到嘴边”

用这句话来形容广西人有多爱粉

是再合适不过了

文章图片41

摄影@小红书-荔枝姐姐

尤其是老字号芳记

十个人路过,九个人迈不动步子

让人魂牵梦萦的是这一碗鸡汤河粉

简简单单地上桌

懂行的老饕一看就知道这碗粉不简单

文章图片42

摄影@小红书-荔枝姐姐

清汤清而不寡、鲜而不腻

加上牛腩、扣肉、叉烧、腐竹等配菜

薄如蝉翼、口感爽滑的河粉浸润其中

两者相互结合,就成就了这不一般的味道

文章图片43

摄影@小红书-荔枝姐姐

猪耳朵、鸭肠、鸭肾、腐竹、干贡菜等

十多种摆在橱窗里,想吃什么自选

作为梧州人的深夜食堂,芳记名声在外

不管多晚,永远可以座无虚席

02.

冰泉豆浆

“没喝过冰泉豆浆,不算到过梧州”

冰泉豆浆总店在白云山脚下

创始于民国24年(1935年)

至今已有80多年历史

文章图片44

摄影@小红书-XIANG翔哥

冰泉豆浆馆的滴珠豆浆

味道香、醇、浓、滑,独树一帜

喝前醇香直冲鼻腔

入口却完全没有豆的涩味和生涩的口感

所以叫滴珠豆浆,是因其纯浓程度之高

用汤勺舀而滴下

滴落在桌面上,聚而不散

诗人韦丘品尝后感叹

“滴滴珍珠凝素碗,甜如蜂蜜润如脂”

著名作家秦牧曾3次来访

称赞“梧州的豆浆着实好喝”

03.

纸包鸡

纸包鸡源于清代,是用三黄鸡作为原料

切开后,用香料腌制入味

用玉扣纸逐件包裹,经花生油浸炸而成

文章图片45

摄影@小红书-XIANG翔哥

端上桌,用一根牙签将纸划开

浓郁的香味顿时冲破油纸

迫不及待地闯进人的鼻腔

入口鲜嫩爽滑,堪称奇味

文章图片46

民国五年(1916年)

粤西楼在梧州创立后

凭一道纸包鸡,征服了梧州人的味蕾

从此声名鹊起,有了

“食在岭南,不能不尝纸包鸡”的说法

04.

葱油鱼

粤友餐厅这一道葱油鱼

足以惊艳食客的味蕾

粤友,不预约就吃不到的店

1991年开业至今整整30年

没有花里胡哨的摆盘,全靠多年来的好口碑

文章图片47

摄影@小红书-XIANG翔哥

整条鱼炸至外酥里嫩

高温锁住了鱼肉内部的汁水

上桌后淋上一勺热乎乎的葱油汁

刹那间香气四溢

葱本身的味道被调和得并不鲜明

就算不喜葱味的人也能对这道菜爱不释口

05.

龟苓膏

龟苓膏,是发源于梧州的传统药膳

以鹰嘴龟和土茯苓为原料

再配地黄等中药药材精制而成

清热祛湿、滋阴润燥

文章图片48

摄影@小红书-林空

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最初是清宫中专供皇帝食用的名贵药膳

文章图片49

摄影@小红书-XIANG翔哥

开了20年的梧州老字号店铺五福堂

沉淀了数种龟苓膏吃法

按自己的喜好加蜂蜜、炼奶、椰汁、红豆绿豆

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

06.

牛肠酸

牛肠酸其实也算贺州的特色小吃

酸汤是用酸梅、罗汉果和山楂熬制而成

味道绵酸而回甘,初尝真的会被惊艳!

看起来跟广州的牛杂差不多

入口却酸,别有一番风味

文章图片50

摄影@小红书-XIANG翔哥

牛肺、牛肠、牛筋、脆骨等多种食材

都处理得十分干净,毫无异味

酱汁是灵魂所在,带着些许辣味

一口下去,疲乏的味蕾瞬间就被打开了!

文章图片51
文章图片52

摄影@小红书-KoME

梧州值得尝的美食绝对远不止这些

只有带上你512G的胃亲自来到这里

才能真切地体会到“味通两广”的魅力

文章图片53

偶尔想要抽离忙碌生活

从快节奏的状态中脱离

在一个小城里让时间慢下来

找个两三天吸满元气、补充能量

梧州,就是这样既桂又粤的城市

带着满满的烟火气在这里等你!

文章图片54

编辑@丁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