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未来土地谁来种?专家分享新模式,农民或将做“地主”,早了解

 蜂部落 2021-12-15

专家提农民托管土地依靠经营权做“地主”,农民却有4个担心

我们都知道,土地是农民在农村在农村生活下去的基本保障,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是年轻的人越是不会种地,80后还有一部分人会种地,但是到了90后会种地的人就越来越少,如今新一代的年轻人,已经连基本的农具都不认识了,在这种情况下,社会上对未来土地谁来种的问题也是讨论激烈。

不得不说,如果如今的种地模式不改变,未来的土地种植问题将会面临巨大问题,而粮食来自于土地,没有人种地自然就没有粮食,那将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肚子,不得不说,不管房地产有多发展、也不管互联网有多赚钱,没有了粮食,一切都是空谈,所以国家对土地的利用也是非常重视,还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措施,比如我们经常听说的“阻止土地非农化,18亿耕地红线”等等都是在提升土地有效利用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虽然在土地利用上,国家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措施,但是面对未来年轻一代不愿意种地的局面,未来土地的有效利用仍然是一个巨大的难题,近日,面对土地谁来种,怎么种的问题,全国工商联农业产业副会长、大北农集团常务副总裁刘石提出了新的发展模式:

生产或者土地托管。刘石说:“这一模式,会让农业变得更简单。

新模式的详情

关于这个概念,其实很多地方已经有了,比如农村的合作社,农业公司承包土地等等,都是可以从中找到土地托管或者生产托管的雏形的,不得不说对未来年轻一代不愿意种地这件事情上,是有着一定的作用的。

刘石在新闻中详细分析了中国目前的土地形势,他认为:

与欧美国家相比,中国的规模化农业处于起步阶段,与日韩相比,特色农业水平相差甚远,解决这一困境的办法就在于借助生产或者土地的托管,发展高效率的大农业。

简而言之,土地托管就是去除过去一家一户分散土地的精耕细作,变成一个村庄套餐化服务,农民可以把土地的生产管理交给专业的团队和公司,依靠土地承包权来获得收入,做上真正意义上的”地主“。

从这个模式来看,由于土地承包给了专业的团队,专业的团队又只干一件事情,而且属于农业团队,确实是有利于新技术的使用的,而且这些团队里面的成员可以职业化,通过不同的工种之间的合作,让种地更加专业化、种地的方式更加科学化、产出和销售流程更加透明化,看起来好处还是非常多的。

农民也有自己的担心

从近几年我国的发展来看,不管是房地产的发展还是互联网的发展,我们都能明显的感觉到行业背后资本的巨大力量,如今房地产行业逐渐衰落,互联网行业其实一直发展较好,但是始终与社会的需求紧密结合,因为每行每业,都需要互联网,在房地产受到影响到情况下,依托房地产来创收的互联网板块自然也会受到影响,而农业逐渐受到重视,资本渗透也是必然的。

作为一个新的尝试,不得不说也隐藏了巨大风险,毕竟在土地托管上,关键人物是农民,他们是否能够得心应手的应对,这是一个未知数,我们可以先看看在这个问题中,农民关心的几个问题:

第一:如何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

虽然我国有60岁退休的说法,但是这种说法对于农民来说其实并不现实。以种地为生的农民,只要还能动,基本上都不会停止种地,应该说如今农村种地的人群中,60岁以上的占了大多数。

看起来企业承包了土地,农民也赚钱了,但是这里面出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大量的农民闲置了,这个问题可不是什么好事,因为我国未来是一个人口老龄化的社会,本来劳动力就不足,大量的老人“闲置”,也会增加社会的负担,所以土地托管是没有问题,但是也要有应对大量农民“闲置”的问题。

第二:土地会不会被变相的夺走?

虽然土地是农民的,但是一旦承包出去,土地就暂时的不属于农民,那么这里面必然有相关的合约条款约定,这里面的甲方和乙方之间的差别是很大的,农民自然就处于弱势,农业公司背后有资本,这样的较量,很显然农民并不占优势。

那么这里问题就来了,具体这些合约条款是怎么约定的,如何保证农民的权利,如何衡量承包的价格、承包时间多久有农民、付款周期如何、哪里监督等等都有可能成为问题,如果一纸合约就把农民的土地拿走,子孙几代都还没有拿到承包款,这又与“抢走”农民土地有何区别?

第三:农民的收入是否增加了?

如果从粮食的角度出发,不管是企业种植还是农民种植,都是为了有足够的粮食,那么如果是企业种植,产出的粮食是否会更多,毕竟农民种植粮食的时候,由于是自己的土地,会为了追求更多的粮食进行不计劳动的套种,而企业讲究的是利益,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农民的体力是可以免费的,因为提地是自己的,得养护好,而企业作为团体,每一分的付出都是有代价的,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情况下,土地的价值是增殖了还是贬值?

对于农民来说,在农村赚钱本来就不容易,而且时间充足,倘若把土地承包给企业,造成了自己的收入减少,这样的承包虽然减少了农民的工作,但是却也相应的减少了农民的收入,如果农民动手就可以增加收入,这样的承包等同于增加一个人来分农民土地产生的价值,在本来劳动力就不足的情况下,这种价值自然不大。

第四:丘陵山区怎么办?

我们都知道,我国目前的粮食,主要是北方产出,平原地区土地肥沃宽广,不管是自己种植还是企业种植,都有较大的收益,反而问题最大的在于丘陵和山区地区,无法机械化的劳作,产出的粮食少,那么追求利益的农业团队会要这样的地方吗?

说白了在土地利用上,其实平原地区一直利用得比较好,想要进行机械化的操作也可以很轻易的进行,我们看到的什么土地荒废、年轻人不种地等等现象,除了山区丘陵地带,平原地区哪里舍得把土地荒废?所以想要进行土地的高效利用,增加土地的价值,相对来说山区地区比平原地区更加有价值,这种功能价值并不是山区能够产出更多的粮食,而是在荒废的情况下,山区土地发展的空间巨大。

关于农民依靠土地承包经营权过上“地主”生活的模式,您是怎么看的呢?欢迎下方留言评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