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迎春杯”全国首届公众平台线上文学作品大奖赛入围作品展:陈扬炎

 世界作家图书馆 2021-12-16
迎春雪 
陈扬炎
虽说是南方的腊月,但时令同此进入到"数九"的寒冬。一连几天的北极圈气流压过,紧接着就是一场普天盖地的大雪。山头、房屋,野外的麦地……,都铺上一层厚厚的"棉絮"。俗话说:"雪兆丰年"。尤其在这年关之际来这么一场迎春雪,那太喜悦心神怡啦!
迎春雪在飞舞,日历又揭开了几页,转眼就是腊月二十八啦,县里召开的五天会议已结束。新田沟大队党支部书记耿志庆,心如火烧,不等得候车,把《引水灌溉图》揣进衣襟兜里,紧了紧脚上的草鞋绳,踏着白皑皑的雪路,一步一个足印的赶回村里。
这时,新田沟大队部会议室里,正开着一个大队支委和各生产队长参加的会议。大队长石成首先对年关的保卫工作、拥军优属,等等做了具体的安排;至于春节里放多少天假?要等着耿支书带回县委会议精神再定。按惯历嘛:不是十天八天,五天是最起码的。
雪片总是没完没了地飘了下来。 
突然,会议室的门被"哐当"一声推开了,进来一个浑身染白的"雪人"。
"哈哈!大家正在开会啦。"这个熟悉声音,一下大家都站了起来,不约而共地喊出:"是老书记呀!"书记回来啦一一"。
团支部书记小芳接过耿支书的雨衣,到墙角处抖掉上面的沾雪;石成忙倒了一杯开递给耿书记,激动地说出:"老书记,我们可把您盼回来啦!先喝点开水,暖一暖。"
"我还热烘着哩。"耿书记笑着示意地让大伙坐下。随后自己也落座。
虽然石成和小芳、及大伙见到老书记脚上穿着的草鞋,此对新田沟的父老乡亲来说,已是司空见惯的"旧闻"了。耿书记自从土改革命到现在,不管是寒是暑,大家看到他总是习惯穿着一双"金不换"的草鞋。
石成的心情格外迫切:"老书记,快把县委的指示精神向我们传达吧。"
耿书记早也想把心头的喜悦话匣子打开,只因大家正开着会。一听大队长的点拨,心坎上的花儿立即怒放出来。
“同志们:我这次去县委开会,收获算我们的最大啊。现在我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耿书记说到这里,爽音不由提高了八度。
"好消息!会议里顿时寂静极了,一个个目光聚焦在老书记的身上。预感到有一股幸福之泉就要淙淙流出。
耿书记呷了一口开水,慢慢地清晰地说到:"……县委在深入贯彻第二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精神的方案里,郑书记在这次会议上,特地宣读了县委的几个决定,其中就有我们'新田沟大队一九七五年冬绘制的那张农田基本建设的《引水灌溉溉图》,现在解放了’。"
"太好了!"会议室里随即响起了一阵掌声。
"郑书记还赞扬我们:这个制图方案好得很!大干社会主义无罪,大干了还要大干;现在允许开工。"
《引水灌溉图》解放了。这对新田沟大队的干部和社员群众来说,心窝里象舀进了一勺甜泉;因为这不光只是一张图纸,可是在它的身上寄予着"如何学大寨,普及大寨县"的雄心壮志;在它的身上,贯穿着新田沟大队干群如何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摆脱山村"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的决心……。
可想:在这张图纸的身上曾演出过一幕幕令人气愤的剧段。
新田沟干部和社员还记得:一九七五年冬,全国第一次农业学大寨会议召开会后,县委深入贯彻中央指示精神工作会议上,耿书记一听高兴地直蹦了起来:“太好了!这真说得咱们庄稼人的心坎上"。会后,他立刻组织党支部成员反复学习领会"普及大寨县"等各级文件精神,从而结合本土的山山岭岭、道道沟沟、横横弯弯……,都做了认真细致地勘查。眼看到的东岭坡上的九百多亩稻田,由于干旱缺水,大遍面积的田只能种植"一季稻",及其它农作物。可是,在这相隔不远的"龙泉水库"的水欲望不可达?因为彼"虎头山"的一条深渊山沟横截,形成"对山望"。
学大寨,我们就要用毛泽东思想来武装,敢于天斗,与地斗。新田沟大队党支部决心发扬大寨人那种"人定胜天"的大无畏的实干精神,决定在这条深渊当空横架一座"牵水过山"的人工渠。这样,东岭坡上的九百多亩稻能够旱劳保收和种上"双季 稻";而且还能新开垦出二百多亩水稻田。
群策群力,经过实地勘察、测标等,于是绘制了这张《引水灌溉图》。
后来,耿书记亲自拿着张满载新田沟大队父老乡亲共同渴望的"图宗"和报告来到县委呈批!县委郑书记和其他几位主管领导正到专署开会去了,恰巧只有黄文副书记在办公室。
黄文副书记接过《引水灌溉图》,慢斯斯地看了看,然随手往桌上一放,喃喃地说了一阵:"好吧!先搁这里,等县常委会研究再定。"
数月过去了,《引水灌溉图》的审批一直没有消息。 
这次,学大寨的号角紧促吹响,新田沟大队的干部群众心犹火焚……。耿书记为了给引水渠开工做好铺垫准备,于是带领社员群众提前采石动工了。 
正在这个"关键"时刻,黄文副书记名为检查工作来到新田沟。在他刚踏上这块土地时,被一阵炮声给"轰懵"了。他向随行问道:"这是怎么回事?"回答告诉:"是耿志庆书记和民兵突击队在虎头岩山上采石放炮……"。
黄文副书记更似身坐刺垫,顿时声色俱厉,喊道:"快!一一快!叫他们马上停工。"
"这是咋回事?"随行的人心里直打鼓。
许时,耿书记、石大队长,小芳等一齐下了山,并见过黄文副书记。
耿书记的心一直惦记《引水灌溉图》的审批的事儿。随后开口问出:"黄书记,我们那张灌溉图……?"
没等到耿书记把话说完,黄文副书记已不耐烦地直摆手:"老耿呀,你们那个《引水灌溉图》简直坠入到一个唯生产化啦。告诉你吧:那天我一看后就放起来了。"他在横肉的面孔上露出几丝狞笑。
"这有什么不好呢?"耿书记一听肺都气炸了。
新田沟大队如火如荼的农业学大寨的劲头,就被黄文副书记这一"检查"当头泼下了一盆冷水,开工准备也下了马。
大队部的会议继续进行着。
瞧到耿书记刚从县委拿回县委批准的这张《新田沟引水灌溉图》,大伙真是喜出望外。
一队队长马百山是个急性子人,首先在会上开口提出:"我们马上兴工吧!"
紧接着二、三、四的共六个生产队队长也请战:我们扫雪而进……。
这时,大队长石成情不自禁地"嚯"的一声站了起来,激动地说出:"就这么干!"随即用右手巴掌往自己胸膛一拍:"咱们新春假日干它 一个痛快"。
会议上的共同心声。耿书记听到一个个感人心肺的宣战誓言,热血早已沸腾,也巴不得今天就复工。但是,耳边又回响着县委在这次会次指示精神,郑书记在会上说:"为了欢度好春节,迎接新年撸起袖子大干;党中央对全国人民十分关爱:全国放假三天。希望到会的同志一定传达落实好。"
耿书记把县委关于春节放假的通知,原原本本地向在座的各位做了传达。
这时,石成大队长的心早按捺不住:"这样吧,社员群众放假,党员、团员和民兵先上,来干它一个开门红。
听到石成大队长的这番语有点道理,耿书记在频频点着头。在座的各位不约发声:"好主意!"
会议里灯光闪闪。小芳瞄了喵闹钟,时间已进入到腊月廿九的凌晨一点啦。
会还没有散,会场接着改为支部扩大会议:一,请示报告县委;二,腊月廿九、三十两天里做动员和开工准备;三,大年初一这天,正式为《引水灌溉图》实施方案的开工典礼。
"迎春雪"越下越大,地面上积雪又铺厚几公分。
刚团完年,耿书记口袋里装好了手电筒,披上雨衣,脚上依然习惯地套着一双"金不换"的草鞋,消影在银色的雪野中。他要去找石成大队长和几个领军人,了解一下开工的就序情况。
石大队长高兴地向耿书记汇报:"都准备好了!只等您发号令啦。哈哈!"
他俩又一块先来到一队,马队长用手摆动着:“这是大锤8把,钢纤20根,扫帚5把。"二、三、四、五、六几个生产队长,也一一做了报告。
耿书记和石成大队长听后,都满意地笑了。他俩并在分路回家时,相互真情而默默地道出:"给您拜年啦!""拜年!拜年!明天见!"
爆竹声声送旧,飞雪绵绵绵迎新年。
耿书记起了一个大早,未及洗漱,第一件事在灯下要重温一下县委对《引水灌溉图》的批文,看后,心里觉得踏实了!
早晨八点。民兵营长张贵华吹响了"哒一一嘀一一"的号声。
"报告!男民兵突击排到。"
"报告!女民兵铁姑娘班到。"
"报告!我们团员知青没回家过春节,也到。"
……
"报告"里,有探亲回来的工人、学生和子弟兵军人。
耿书记高兴不已,与自愿报名来参战的同志一一握手,打心里感激地说出:"想不到你们也来了。""谢谢你们啦!"
正在整队出发时。
"报告!我们五生产队的'老年组`也到。"张桂华一瞧,走上前去,喊了一声:"妈,您怎么也来啦?"
"妈和大叔大婶们知道后,自发组织来做点小事,扫个雪,开开路什么的。"并还用责怪的口吻对儿子桂华说:"只许你们学大寨,我们也要学……。"
老人组持帚扫雪。另一位年岁较大的奶奶脚穿一双"钉鞋"在不停地忙活着,小芳走上前去,劝说:"李奶奶,您老歇歇,我们年轻人来做。"
李奶奶苦乐掺半地说出:"解放前我打赤脚去讨饭,现在我能穿上钉鞋来干社会主义,有使不完的劲。"
李奶奶真情流露出的话,确实是"吃过黄连的嘴,更知蜜糖的甜"。
上午九整,"开工典礼"序幕在虎头山的雪地上拉开!
人头涌动。耿书记精神抖擞地站在一块磐石上,宏亮的声音里,传达县委深入开展学大寨的通知精神,宣读了县委对新田沟《引水灌溉图》规划的重视和批文。
耿书记话音,在群山中回荡,顽石也在侧耳肃听,人们在激情欢呼。这是,天公作美,飞雪已停,太阳升上了虎头山顶,阳光洒落在"迎春雪"上,展示一片万象更新的美丽图景。
石大队长和民兵突击排登上了南鹰山峰;耿书记和小芳分别带领党员、团员及自组队在虎头山岩上同时把战斗打响。
耿书记从工地上扒开无数个石头上的落雪,找到数月停工之前打下的炮眼,然命令式地指挥着:"将炮眼再加深一尺!" 
热火朝天的工地上:"叮当一"的锤声似鼓点般地敲响,钢钎喷射出孔雀尾形状的火花,铁姑娘们唱起了"飒爽英姿五尺枪一一"的歌声;南鹰岩上突击队传出一阵阵"哎哟!同志们呀,加油干呀,学大寨哟,人胜天啰,战峭壁哟,呈新貌呀……"的号子声。
……沸腾的工地上,洋溢新田沟参战干部群众极大热乎的气氛。
午间,这时数十口炮眼齐鸣炸响,雪石腾空起舞,震声响彻山谷。
耿书记听着"轰轰"的炮声,眼前似乎看到"天堑变通途"的引水渠桥飞架而至。不由情禁地呼喊出:"同志们:大战年初一,这就是我的迎春雪啊一一!"
"嘀一一嘀!"轿车的喇叭声传来。不一会儿,瞧见了已来到工地上的县委郑书记,聂县长和公社肖书记等领导同志。
工地上更是一片沸腾。
郑书记神采奕奕、喜悦地向大家招呼:"我给同志们拜年啦!并代表县委县政府对新田沟大队学大寨的精神和切实的行动表示热烈的祝贺……!"
"感谢上级领导的关怀!","决心大干社会主义……。"工地上响起了阵阵掌声和激情豪放呼喊声。
"战斗"还在继续,战地上着眼层层磐石仰卧,热化雪的气雾股股扑人。
郑书记边走边对耿书记和石成大队长说:″你们干得挺好!已经走在县委预定方案的前面罗;你们这种激情与积极的行动,已给全县学习好大寨的带了一个好头呀。"
耿书记代表新田沟大队党支部向县委郑书记、夏县长等上级领导作了开工过程的汇报。
然而,郑书记站在一块刚炸开下来的一块磐石上,张眼向四周环视了一圈,看到了:一条条汗水淋漓的汗衫、一双双冒着热气的草鞋;多少张饱经风霜的面容,一颗颗幼小可爱的脸蛋;还有工人干部,学生和解放军战士;……
这一幕幕的情景,郑书记看着想着,仿佛回到自己在解放战争时期的岁月里。不由,激动与喜悦在心头交织。于是,张开宏亮的爽音:
"……学大寨。看!这里更有我们的迎春人!"
[编后:这篇描述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散文,许多情节(注:如大年初二生产队上山开荒、修渠道等等)来自作者的经历。迟到的发表:让我们从历史的角度去审视与记录着一个时代。]
作者简介:
陈扬炎,笔名:江献宝,男,1953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1983年7月军转业到北京,从事媒体工作30余年,20余次获得省、市、部级"新闻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