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校管理的文化转向

 课程教学研究 2021-12-16

如今,在学校的管理中出现了"人本管理"、"素质教育"、"人性化"、"文化诊断"等一系列新的提法和新的实践,这显示了学校教育与学校管理上的一个转化趋势:向文化管理的转化。

与以前的片面强调知识、考试分数、大纲、教材的刚性的管理方式相比较,前者是文化的管理,以文化发展、人的发展为内涵;后者是物的管理,以规范和标准生产为目标,以达成标准为基本追求。这是两个不同层次的管理方式。

文化管理转化应该是教育管理、学校发展中出现的一种高层次的东西,是教育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教育进步的表现。

学校管理之所以出现文化转向,其主要原因是教育本身转型的必然要求。

传统的教育是适应大工业的教育,是一种培养"标准件"的教育模式,这时的教育只需要共性,只需要按照国家和社会要求,实施标准化的教育,进行外在的、强制性的管理就行了。

这种“标准化”情形下的教育管理,只需要刚性的、划一的管理就可以了,不需要学校的主动性,只需要国家的统一计划即可。大工业时代形成的"科学管理"显然是最佳的选择,这是一种机械的管理模式。

如今的教育是为明天的知识经济社会培养人才的教育,知识经济社会需要的是创新人才,所以要求教育要重视创新,重视人的个性。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校不可能再是划一的了,教育需要更加关注人的个性发展。

重视个性的创造性发展的教育,需要学校办学有个性,有特色,需要学校立足自己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进行个性化的管理,这种管理注重内在的文化自律与软性的文化引导,是一种以文化构建和创新为中心的新型管理。它要求学校追求有自己特色的文化,创办特色学校。

所以,学校管理中的文化转型是学校及教育进步的必然要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