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引用资料:《黑龙江名人录》、《汤原革命遗址遗迹博览》、《长春党史》 王恩久,别名刘善一,曾用名王振龙,龙一门,人称大老门。1906年出生于汤原县西北沟南靠山屯,1932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达木库支部书记、南岗区委书记、安邦河区委书记、汤原县委书记和富锦县委书记。 汤原县西北沟南靠山屯是王恩久的故乡,又是汤原县最早的抗日斗争地区之一,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重要根据地。王恩久在这样的环境里成长进步的非常快,入党后更是全身心地投入到抗日救国的民族解放斗争中。 1933年春,中共汤原中心县委根据中共中央《一·二六指示信》的精神,决定联合各山林队和地主大排队攻打伪汤原县公署。县委派王恩久做伪村长刘贵的工作,他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1933年秋,西北沟地下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为了保存党的实力,中共汤原县委派他到桦川县土龙山、大来岗一带发动群众,开辟党的新活动区,建立革命根据地。王恩久在桦川县世源泰粮栈,以打斗的掩护,进行秘密上传,发动群众、发展党员、建立党组织,当地人称他为“刘斗倌”。经他发展的党员有刘延章、王尊祖、丁世贤、林果昌等人,后来都成为抗日的骨干力量。 1934年秋,中共达木库支部建立,王恩久任支部书记。1935年春,在达木库支部基础上建立了中共南岗区委员会,隶属于中共汤原中心县委领导,王恩久任区委书记。南岗区一带很快成为三江地区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根据地。 1936年秋,中共汤原中心县委改组为下江特委,同时成立汤原县委,王恩久任县委书记。1937年7月28日,他又任富锦县委书记。在富锦期间,带领党员深入发动群众,组织人力、物力、财力,为抗日部队筹措军需物资,收集军事情报,支持抗日斗争。 1938年3月15日,“3·15”事件中,王恩久被叛徒姜显廷出卖,在富锦的康家屯被日寇逮捕,判处有期徒刑25年,被关押在伪满洲国新京(长春)监狱。在狱中他坚贞不屈,仍坚持与敌人做斗争,组织狱中人员消极怠工、破坏机器、发展进步青年加入党组织,崔黎夫同志就是其中的一个。 由于在狱中长期受到摧残、折磨,王恩久得了骨癌。就在他生命垂危的前一刻,1945年春监狱不得不让他保外就医,回到汤原县西北沟的南靠山屯。1945年的12月,王恩久在西北沟南靠山屯逝世,年仅35岁,后被民政部追认为烈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