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灸法禁宜 · 语雀

 清辉61clpwg281 2021-12-16
一、禁灸
对于表证未解的患者若要应用灸法必须三思,尤其是当病邪开始化热或已经化热,若不能给郁闭之肺气以疏泄之通道,则灸法当禁用。“微数之脉,慎不可灸。”“微数之脉”提示脉象偏快,而脉象偏快除正常静态或动态生理之外多暗示体内有热。“慎不可灸”的意思是有内热的时候最好不要用灸法。因为虽然看上去艾条的火势不甚,一旦进入体内,又遇到原本已有的内热,则火势立盛,轻者耗血,重者还会伤筋灼骨。对于脉象浮浅,有表证特点的患者,张仲景建议使用发汗的方法来解表,不建议使用灸法。脉数应慎用灸法,出现阴阳互塞时宜用引导之法,发汗是方法之一。
二、宜灸
寒邪凝聚肌表,宜灸赤核。阳随液脱,除了在药物上紧急回阳救逆之外,辅助艾灸以温阳通脉,少阴为肾阳之根,灸之可助回阳。背阳不足当灸痛部,即体表阳气虚弱之处,温阳以散寒。上焦阳虚除药物之外,艾灸应该篱于腰部以上的部位,以增阳敛汗。四肢厥冷且灸厥阴,可使阴极逆反,转为阳气生发,含否极泰来之意。
总之,张仲景虽只是对灸法的部分适应症和禁忌症做了一定程度的说明,且文字简奥,需要读者反复推敲。但其对灸法应用的宏观原则作了一个大概的描述,为后世灸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伤寒论》中,所载原文397条,113方,其中运用针灸的就有31条,并有明显的规律性,其中病在三阳用针刺,病在三阴用灸法。以针灸主治或辅治的原文有15条,其中用针者9条,用灸者6条。在用针的9条中,就有8条用于三阳经证。就灸法的运用来看,在6条原文中,就有5条用于三阴经证。
病在三阳者,多系外邪初中,正气未衰的实证或热证,宜用针刺,以泄热邪;
病在三阴着,宜用灸法,以温经散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