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卦是第五十卦,“鼎”本来是古代用来烹饪的一种器具,有三足圆鼎、四足方鼎。最早的鼎是用黏土烧出来的,后来就用青铜器铸造了,是铜鼎。传说大禹铸造了九鼎,叫“禹铸九鼎”,象征着九州,从这以后,鼎就从炊具发展为传国重器,是一种礼器了。一般一个国家灭亡了,鼎就要迁移,比如夏朝灭亡,商朝兴起,九鼎就传到了商朝的首都;商朝灭亡,周朝兴起,九鼎就迁移到了周朝的首都,所以可以看出鼎是国家和权利的象征。由于国灭了,鼎就要迁,迁了之后就表示新朝代的开始,所以这里的鼎也表示鼎新、创新。鼎既表示权利的至高无上,也表示一种创新的局面。 鼎的卦象为“火风鼎”:上面是火,下面是风,就好比上面烧着火,下面风在吹着,所以火就越烧越旺,把鼎里的食物煮开了。我们再看卦象的构成,最下面一根阴爻好比鼎的脚;第五根爻也是阴爻(两短线),表示鼎的两个耳朵;中间的阳爻,属于鼎的肚子,所以这个卦的卦象就好像是三足两耳的鼎的形状。 鼎卦卦辞: 鼎,元吉,亨。 鼎卦一开始就大吉,是亨通的。为什么呢? 《彖传》解释: 彖曰:鼎,象也。以木巽火,亨,饪也。圣人亨以享上帝,而大亨以养圣贤。巽而耳目聪明,柔进而上行,得中而应乎刚,是以元亨。 “鼎,象也。以木巽火,亨,饪也。圣人亨以享上帝,而大亨以养圣贤”:鼎卦取的是烹饪的器具鼎的形象,下卦巽为木,上卦离为火,意思是用木材点火进行烹饪,圣人用烹饪的食物来供奉神明,还要用大规模的烹饪来蓄养圣人、贤人。 “巽而耳目聪明,柔进而上行,得中而应乎刚,是以元亨”,这是解释为什么它一开始就亨通:巽卦表示顺从,奉养了圣贤,就可以使贤人顺从尊者、天道,从而尊者就耳聪目明了。柔顺地往上升,会得到中正之位;又往下,呼应了阳刚,所以一开始就亨通。 从这句解释中我们可以看出,要想鼎新,一开始就大吉大利,必须从两个方面来做:一个方面,圣人或统治者或领导,首先要用食物来供养神明、上帝(天道),同时还要供养圣贤,供养他下面有才能的人;另一方面,他自己要顺,也就是谦逊,就是巽卦的做法,同时还要聪明(离卦),两者结合,并且要像巽卦一样柔顺、谦虚地上升,同时要占据中正之位,也就是守住中正之道,这样才能一开始就亨通,大吉大利。所以“元”非常重要,这是它的初心,这个初心是什么呢?是上面的离卦,离卦是美丽、光明的心;同时又是下面的巽卦,一颗谦虚、柔顺的心。 《象传》解释: 象曰:木上有火,鼎。君子以正位凝命。 《象传》从形象上说,“木上有火,鼎”:木上面燃烧着火,好像鼎里面煮着食物,食物煮熟后,就可以供人来吃,就有吐故纳新的意思,化生为熟以养人,就构成了鼎卦之象。“君子以正位凝命”:鼎的形状是三足两耳,是最庄严最神圣的,它既能养人,又是一种严肃、庄重之象,我们作为君子也应该是这样,首先要端正自己,像鼎一样方方正正的,同时鼎器是国之重器,肩负重大使命,一般君主是九鼎,所以我们也要坚守自己的使命。 我们来看六条爻辞: 初六,鼎颠趾,利出否。得妾以其子,无咎。 “初六,鼎颠趾,利出否”:一开始的时候,鼎的脚开始翻了,这是好事,有利于倒出里面的废物。初六爻是刚刚开始,而且是阴爻,表示比较柔弱,好比鼎的脚不稳一下子翻了,看起来是不好的事情,实际上是好事,为什么呢?这表示把鼎里的废物全部倒出来,意思是要创新首先要清空、归零,抛弃旧有的东西,也就是打破旧有的思维惯性,对过去的东西来一个彻底的否定。 “得妾以其子,无咎”:娶了一个小老婆,她生了孩子,以后就被扶为正室,所以没有灾祸。古代实行的是一夫多“妻”制,正妻(大老婆)是主鼎(主事)的,而妾(小老婆)是服从的,现在颠倒了,小老婆反而扶为正室了。妾“生子”代表传宗接代,能够传宗接代的为大,所以她从小老婆变为大老婆。其实这也是一个比喻,大老婆一般年纪大一些,比喻成旧有的东西,而小老婆一般年纪小一些,比喻新的东西,这就有吐故纳新的意思在里面。 《象传》解释: 象曰:鼎颠趾,未悖也。利出否,以从贵也。 初六爻是鼎卦的最下一位,地位比较卑贱,要摆脱这种地位,就要颠倒,就像要把鼎颠倒过来。可是他的力量不够,就需要顺从上面的尊贵者,初六爻上面有九二爻和九四爻,九二爻在他正上面,九四爻跟初六爻刚好相呼应,取得他们的支持,就革故鼎新了。 九二,鼎有实,我仇有疾,不我能即,吉。 “九二,鼎有实”:九二爻是阳爻居在中位上,阳爻是实的,所以说鼎中装满了食物。“我仇有疾”:“仇”指配偶,九二爻的配偶是六五爻,六五爻是阴爻居在阳位上,表示力量还不够,所以“有疾”,有一点小毛病;所以“不我能即,吉”,她没有办法跟我相近或者说来帮助我,但是不必要太担忧,不会有太多过错。为什么呢?因为这时鼎里已经装满了食物,表示九二爻是有力量的。 《象传》解释: 象曰:鼎有实,慎所之也。我仇有疾,终无尤也。 要注意“鼎有实”还有一个意思,叫“慎所之也”,就是要谨慎地继续前进,要不然鼎里面的食物会溢出来。这就预示着在创新的时候要谨慎向前,才能获得成功。 九三,鼎耳革,其行塞,雉膏不食,方雨亏悔,终吉。 “九三,鼎耳革,其行塞,雉膏不食”:鼎上面的两个耳朵是被用来插上棍子抬鼎的,而现在鼎的耳朵被堵住了,插不进抬鼎的棍子,而且道路又被堵塞了,所以鼎不能被抬过去煮野鸡羹,精美的野鸡羹就吃不上了。这比喻在创新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因为九三爻是第一个阶段到头了,它又是根阳爻,预示着它的革新过于激进,结果反而遭到困境,叫“三多凶”。 “方雨亏悔,终吉”:但是好在这时下雨了,被雨一淋,它的头脑就清醒了,有些后悔了,这时它对自己的行为加以反思,改变了一些不正当的做法,最终就会吉利,也就是最后取得了成功。这就告诉我们在改革创新的过程中,不要冒进,要冷静、谨慎。 《象传》解释: 象曰:鼎耳革,失其义也。 “鼎耳革”:鼎的耳朵被堵住了,当然也可以解释为鼎的耳朵革除掉了;“失其义也”:失去了鼎的意义,也就是告诉我们改革创新如果过于激进的话,就不会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结果局面就更加糟糕,也就失去了改革创新本来的意义。 九四,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 鼎把脚折断了,王公的美食被倒出来了,鼎身也被污染了,所以是凶险的。 王公的美食怎么一下子被倒出来了呢?因为九四爻已经进入第二个阶段,是阳爻居在阴位上,不正,而且又没在中位上,既不中又不正,所以它行事自不量力,结果造成凶险的局面,好比鼎过于负重,把鼎的脚给折断了。 我们看这根爻辞肯定是凶的,对不对?可是这里有这么一个故事,是在《论衡》中记载的:当时鲁国要去攻打越国,孔子的学生子贡就占卦占到了这根爻,所以子贡说鲁国肯定是凶的,而且脚会断掉,但是孔子却认为鲁国肯定是吉的,为什么呢?孔子说,越国人居住在水边,善于用舟不善于用脚,而我们鲁国人是在陆地上,善于用脚,不善于用舟,所以会折断脚的是越国人,而不是我们鲁国人,后来果然是这样,鲁国取胜了。因此我们看爻辞不能机械地比附,一定要按照具体的情况分别对待,从中学到一种智慧。 《象传》解释: 象曰:覆公餗,信如何也。 把王公的食物给倒出来了,这实际上是指信用不足,表示不被别人所相信。也就是说这根爻是不中不正,显然是不太讲诚信,肯定要半途而废,会折断它的腿脚。 六五,鼎黄耳,金铉,利贞。 鼎有黄色的两个耳朵,用金属做的鼎杠,所以有利于守持正道。六五爻是根阴爻,阴爻有两根线段,就像两个耳朵。这里的“黄耳”,黄色是金属的颜色,同时它又说“金铉”——金属的鼎杠,这表示六五爻居中,中也是黄色,是尊贵的、坚硬的,所以有利于走正道。 《象传》解释: 象曰:鼎黄耳,中以为实也。 居中所以获得了坚实。 上九,鼎玉铉,大吉,无不利。 鼎有玉做的杠,所以大为吉祥,没有不利。六五爻说的是“金铉”,这里说的是“玉铉”,“金铉”是金属做的,是刚硬的;而玉是温润的,“玉铉”比金属做的鼎杠要柔弱一些,这是什么意思呢? 《象传》解释: 象曰:玉铉在上,刚柔节也。 “玉铉在上”:这个时位是阴柔之位,是第六位,阴柔之位需要阳刚的爻来调节,叫“阴阳节也”,这样才能相得益彰。所以上九爻是以阳刚处在阴柔之位;“刚柔节也”:就好像那块玉,刚中有柔,柔中有刚,所以这里用来“玉铉”表示。 鼎卦的启示 我们来总结一下鼎卦: 鼎有两个主要的用途,一是烹饪,一是国家礼器,象征权利。所以鼎卦给我们有两大启发:一要供养圣贤之人,顺应天道人意;另一个是要端正自己的位置,严守自己的责任、使命。无论哪一种用途,都要涤除旧的东西,开创新的局面,所以鼎卦六根爻是告诉我们在不同时位的创新方法。 创新之后又会进入什么样的局面呢?我们下一讲接着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