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年纪越大越容易弯腰驼背?教你如何预防骨质疏松症!

 常笑健康 2021-12-16

▼本文作者▼

我们常常发现许多⽼年⼈都有弯腰驼背,甚⾄变矮的现象,往往都是骨质疏松惹的祸。

骨质疏松的患者不单单表现为弯腰驼背,譬如早期的浑身乏⼒、腰酸背痛等症状,都是骨质疏松的表现,随着年龄进⼀步的增⼤,⽽后慢慢地出现骨骼畸形、同⼀个部位反复骨折、身⾼变矮、弯腰驼背、脊柱变形等情况。

说起骨质疏松,相信⼤家第⼀反应就是“老年病”。

2018年国家卫⽣健康委⾸次组织并发布了中国骨质疏松流⾏病学调查结果,指出我国40-49岁⼈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3.2%,50岁以上⼈群为19.2%,65岁以上⼈群为32%。

骨质疏松患者常以⼥性为主,约占1/3,多⻅于绝经后⼥性,每5名绝经⼥性就有1到2名患有骨质疏松症,男性约占1/5,甚⾄发病率年轻化。

今年75岁的朱阿姨近期就遭遇了骨质疏松带来的困扰。

朱阿姨三天前因下⾬天路滑不慎摔倒在地,起初还能站起来⾛路,但渐渐的翻身、躺下、坐下时感觉腰背部剧痛,活动受限严重,甚⾄出现神经抽痛,受不了疼痛的朱阿姨最终决定去医院就诊,确诊“胸12椎体压缩性骨折”。

当地医⽣在⼿术过程中发现朱阿姨的骨质疏松⾮常严重,这也是为什么朱阿姨轻轻⼀摔就骨折的原因。当地医⽣⽴即根据朱阿姨的情况给予了抗骨质疏松的对症治疗。

骨质疏松的来临总是静悄悄的。

尤其当我们发现它的时候,往往是因为骨质疏松后导致的⼀系列问题就医后才能揭开它的⾯纱。

接下来我们深度来解析⼀下骨质疏松的定义、原因、症状以及预防。

01

如何识别骨质疏松?

首先先是根据有没有上述这些症状,其次是45岁以上的绝经期⼥性、50岁以上的⽼年男性都建议去医院进⾏骨密度测定,以此来判断有⽆骨质疏松。

下图是IOF骨质疏松⻛险⼀分钟测试题,只要有⼀题回答结果为“是”,即提示为阳性,存在骨质疏松的⻛险,建议⾄医院寻求医⽣进⾏相关检查等:

02

骨质疏松如何预防?骨质疏松的防治措施:

饮⻝:均衡膳⻝,保持充⾜营养,补充钙和蛋⽩质的摄⼊。多⻝⽤富含钙、磷的⻝物,如:⽜奶,⾖制品,⻥虾,绿叶蔬菜。多摄⼊丰富的维⽣素,维⽣素A、C、D、K均影响骨量的维持。

运动:户外运动以及接受⽇光照射,有助于钙的吸收。运动是刺激成骨细胞活动的重要因素。运动中肌⾁收缩、直接作⽤于骨骼的牵拉,有助于骨密度增加。

晒太阳:晒太阳可促进维⽣素D在⼈体内的合成,养成春秋季每天晒20到30分钟,夏季每天晒5到10分钟,冬季每天晒30到60分钟的好习惯尤为重要。当然,还可以通过口服维生素D制剂进行补充,比如维生素D2等。

避免不良习惯:避免久坐不动、低头族等不良习惯,养成良好的作息规律。

定期检查骨密度:建议存在骨质疏松⻛险的⼈群定期检查骨密度。如果骨密度正常,往后可每2到3年完善⼀次骨密度检查。如果骨量减低或骨质疏松,并且合并绝经,可⼀年完善⼀次骨密度检查。

最关键的⼀点:⽼⼈⼀定要预防跌倒、预防骨折!

03

关于骨质疏松的治疗?

临床上治疗用药一般分为基础治疗(钙剂和维生素D补充剂)和抗骨质疏松药物。● 钙剂和维生素D补充剂

钙剂和维生素D补充剂目前被作为骨质疏松预防和治疗的基础用药,充足的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对于防治骨质疏松症至关重要。

考虑60岁及以上老年人因缺乏日照以及摄入和吸收障碍常有维生素D缺乏的特点,结合2013年版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建议以及国内外指南推荐意见,老年人群及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建议钙剂摄入量为1000~1200mg/d,维生素D3摄入量为800~1200IU/d。

● 抗骨质疏松药物

有效的抗骨质疏松药物可以增加骨密度,改善骨质量,显著降低骨折的发生风险。目前国内常用抗骨质疏松药物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抑制骨吸收药物:双磷酸盐、降钙素、雌激素及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RANKL抑制剂、硬骨抑素单抗;

促骨形成药物:甲状旁腺激素及其类似物(如特立帕肽);

其他机制类药物:活性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维生素K2类、锶盐;

中药:骨碎补总黄酮制剂、淫羊藿苷类制剂、人工虎骨粉制剂。

本文图片来源:摄图网

作者介绍

高焱

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关节外科 医师

简介:医学硕士,毕业于苏州大学,从事关节外科相关工作。

擅长:四肢骨与关节损伤、骨折、四肢关节疼痛、骨质疏松症等相关疾病的诊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