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麻黄汤的使用疾病谱范围可以非常广

 所来所去 2021-12-16

​伤寒论经方《麻黄汤》只能治疗感冒吗?

【组成】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一两,炙 杏仁七十个,去皮尖

【功用】解表发汗,平喘利水。

【主治】风寒表实证。

麻黄汤是仲景用治伤寒太阳表实证的代表方剂。基本病机为卫阳外闭,营阴内郁。本方的适应症一般认为是脉紧、无汗、喘、身痛“四大指征”;此外,仲景还提出了“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的被后人称为“麻黄八症”的条文。这样,就可以将麻黄汤的临床适应症归纳为:

1.头痛发热。

2.身疼腰痛。

3.骨节疼痛。

4.喘。

以上任一症加上脉浮紧,无汗;而以上诸症并不是“感冒”的独有表现,许多疾病都可以具备上述症状的,如:

1.风寒表实证:以发热无汗,头疼恶寒,身痛而喘为辨证要点。主要症状为恶寒,发热,头疼,身痛,骨节疼痛,肌肤起栗,无汗而喘,鼻鸣,鼻塞流清涕,小便清,口淡不渴;口唇淡白,脉浮紧。

2.感冒、流感、肠伤寒、肺炎、麻疹、小儿鼻塞症、乳汁分泌不足、关节风湿病、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急性假死、肾炎、冷风哮、百日咳、水肿、失音、遗尿、呃逆、难产、痛经等有以上症状者。

3.本方为辛温发汗之峻剂,阴虚,血虚,津液不足,有咽干舌燥、口渴思冷等内热证者,以及淋家、疮家、衄家、亡血家、汗家均不可服。外感表虚自汗、血虚而脉兼“尺中迟”、误下而见“身重心悸”等,虽有表寒证,亦皆禁用。血压高者慎之。

4.本方应该应用于以下人群:体格健壮,面色黄暗,皮肤干燥且较粗糙。恶寒喜热,易着凉,着凉后多肌肉酸痛,无汗发热。易鼻塞、气喘。身体沉重,反应不灵敏。

方证鉴别:

1.麻黄汤与大青龙汤:都可以治疗发热恶寒,无汗身痛。麻黄汤证纯属风寒外束,故而无内热之症状;而大青龙汤证是内热外寒,故而有内热烦躁。

2.麻黄汤与麻杏甘石汤:都可以治咳嗽喘息。麻黄汤证是由于风寒外束,肺气不宣所致的咳嗽喘息,故而无烦渴、思冷等内热症状;而麻杏甘石汤证是由肺热引起的咳嗽喘息,故而有口渴、痰稠、脉数等肺热症状。

3.麻黄汤与桂枝汤:都可以治疗发热恶寒。麻黄汤证是风寒表实证,故而无汗,脉浮紧;而桂枝汤证是风寒表虚证,故而自汗出,脉浮缓。

【原文】

1.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3)

2.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35)

3.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36)

4.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37)

5.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46)

6.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51)

7.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52)

8.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55)

9.脉但浮,无余证者,与麻黄汤;若不尿,腹满加哕者,不治。(232)

10.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235)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