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活着总要有一种姿态

 黎荔专辑 2021-12-17
活着总要有一种姿态
黎荔


我的北大老师陈平原教授有篇文章《读书的姿态、乐趣和策略》,谈到阅读时的各种姿态。“你的书,是搁在厕所里,还是堆在书桌上,是放在膝盖还是拿在手中,是正襟危坐还是随便翻翻,阅读的姿态不同,效果也不一样。为什么?这涉及阅读时的心态,再往深里说,还关涉阅读的志趣与方法等。”诚如陈教授所言,读书姿态可以折射出一个人最真实的心态与志趣,所以生活中,很多人为人做事的那种姿态,乃是背后无数的复杂合力、境况命运雕刻而成,扑面而来的都是生命的本色与本真。姿态,是一个活出了自身模样与体系的人,一道活生生的流动的风景。


姿态是身体呈现的样子,从中国传统的审美角度来看,人们推崇姿态的美高于容貌之美。古典诗词中形容一位绝代佳人,常用“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缩称“倾国倾城”)的句子来描述,顾即顾盼,这是“临去秋波那一转”的样子。瞧瞧这眼神杀的姿态,对守城的将士瞧一眼,将士弃械,墙垣失守;对君临天下的皇帝瞧一眼,皇帝倾心,国家败亡。至于眉目如何,服饰如何,在这绝世独立的姿态面前已变得无足道。


我想起,龙应台在早年留学美国时,曾为美国的年轻人那种抬头挺胸、昂首阔步的姿态发出感叹,“这样没有历史负担的人类,我不曾见过,我,还有我这一代人,心灵里的沉重与激越,是否有一个来处。”美国年轻人朝气蓬勃,挺拔而放松,这不仅是一种生理上的姿态,也是一种心理上的、精神上的状态。人自信、富足、见多识广,往往会呈现出一种潇洒自由的姿态。个体权利、自由、尊严、安全的实现,是文明的最大来处。今天,在中国大地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正以一种特立独行的姿态在野蛮成长,舒展着一张张没有受过委屈、永远期待明天、闪耀着动人光芒的脸,以各自的姿态对抗着可能的标本式结局。在引领新经济、新政治、新文化、新生活风尚的同时,他们可能在根本上重塑这个国家的性格,缔造一个名副其实的“新新中国”!



一个人活着,总要有一种自己的姿态。姿态是你的原则,是别人不能触碰的底线。

如果你总是一个带着香味行走的人,别人会习惯你身上的香味,香味也会让你与众不同。这就是你的一种姿态,你的个人标签,你在茫茫人海中的识别度。当然,人都是姿态万千的,不可能只有一种形态。有的人,既能娉婷袅娜,又能荆钗布裙,能承受得了皇冠加身,也能用碎布裹头,不娇不作,最是真实。什么是本真?就是自然而真实。你是什么样子就会认识什么样的人,你相信爱情,爱情才会如约而至;如果你满心都是抱怨,或许你抱怨的东西就已经是你的人生姿态。人会逐渐同他的姿态混为一体;从长远来说,人也就是他的处境。


对于每个人来说,出生不是自己能够选择的,但是归宿却是自己抉择的,以何种姿态行走,是自己能够抉择的。身处红尘之中,我们意气风发,我们行色匆匆,我们纸醉金迷,我们光宗耀祖,我们歌功颂德,我们仰承鼻息,成长是我们的命题。就像叶子从痛苦的蜷缩中要用力舒展一样,人也要从不假思索的蒙昧里挣脱,这才是活着,把这些人性发展起来,尽量完整,像叶子一样舒展开——这是属于我们的成长姿态。


低姿态,高姿态,最洒脱的姿态,豁出去的姿态,不争不抢的随性姿态,你到底是哪一种呢?这一代中国人要承受时代的剧烈变化带来的撕裂感,这是一代人选择自己命运的开始。每个人做自己,遵从自己人生选择最重要。人在有生之年要做更有意义的事情,就算有朝一日花瓣掉下来,我们也要用最优美的姿态飘落在地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