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小蜉蝣的生命光艳

 黎荔专辑 2021-12-17
小小蜉蝣的生命光艳
黎荔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于我归处。

蜉蝣之翼,采采衣服。心之忧矣,于我归息。

蜉蝣掘阅,麻衣如雪。心之忧矣,于我归说。


这是《诗经》的《曹风》中写到的小虫蜉蝣。蜉蝣是一种微弱、细小、柔嫩的昆虫,生长于水泽地带。每年的春夏之交,穿穴而出,不饮不食,在空中振翅飞舞,其羽翼又薄又亮,透明如雪。这是蜉蝣羽化成虫、婚飞交尾的时刻,短命的成虫只有几个小时的时间进行交尾,然后雄虫落地死亡,雌虫产卵于水中,卵沉入河底后,幼虫在河底会呆长达3年的时间,然后才能变为成虫。蜉蝣成虫不进食,一般只活几小时至数天,所以有朝生暮死的说法。它们只能利用有限的生命,寻找爱情,繁衍后代。蜉蝣成群、结伴婚飞的景象,蔚然壮观。在最后一缕斜晖划过水面之时,漫天飘飘荡荡的蜉蝣,所有的轮廓终于都在水中消逝模糊。 

在水边长大,我见过蜉蝣这种漂亮的小虫。蜉蝣有一对相对其身体而言显得很大、完全是透明的翅膀,还有两条长长的尾须,飘舞在空中时,那姿态煞是纤巧而动人。而且,蜉蝣喜欢在日落时分成群飞舞,繁殖盛时,死后坠落地面,能积成一厚层。因而,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遥想二千多年前,一位敏感的佚名诗人,在河边看到大群蜉蝣飞舞,他驻足观看那透明纤柔的翅膀在日光下折射出的光芒,以及不久之后虫尸纷纷坠落的景象,由然而生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和深刻反省。从三年的蛰伏,到一朝的轻灵霓裳、出水惊艳,尽情展示时不我待的生命绽放,水面上的蜉蝣,真是像极了酒面上的泡沫,泡沫转瞬即逝,蜉蝣亦转瞬即逝。它们死后随水漂流 ,随之消退的速度也是很快的。真可谓生命浮游,只争朝夕。


三年水下蛰伏只为这一天,满空飞舞的蜻蜓等着捕捉蜉蝣来填饱肚子,檐间蜘蛛织好了大大的陷阱在等着蜉蝣自投罗网,刚从水底探头探脑出来的蜉蝣们甚至都没有时间意识到身边的危险,更别提躲避危险了。它们只要一出水就无法走回头路,这份一往无前的决绝,如同昙花一现,显示出巨大的涅檗之勇。

《诗经》借蜉蝣这朝生暮死的小虫,写出了脆弱的人生在消亡前的短暂美丽,以及对于终须面临的消亡的困惑。人在历史烟波面前,就好比蜉蝣在人面前一样渺小,微小的生命转瞬即逝,蜉蝣和人在某种意义上是相同的。在万古河山的眼里,人类只是朝生夕死。在从古至今数以亿计的人相继死去之后,地球照样不紧不慢地自转公转,好像这些人并没有存在过一样。而从宇宙的范围来看,一个人的存在与逝去,甚至地球这个星体的存在与逝去也都毫无意义。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想到这里,我的心中像宇宙一样空旷。 


一切终将水逝云卷,风驰电掣而去。朝生暮就死又如何呢?翩跹其中的蜉蝣具有怎样强大的心灵,带着那种不驯的神情,壮烈地捍卫过自己的生命。蜉蝣尤如此,人类何以堪。生命几何时,慷慨各努力。——这就是世界的基本面目。


一只小小的蜉蝣,穿过一切生命的磨难和沉重,如一片洁白而美丽的羽毛,尽情翔飞着、挥舞着生命的一瞬光艳,永远安居在我心房最柔软的位置。人生的一切根本问题,都要在这种比之于蜉蝣的思索中,一一加以检视和审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