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互联网时代的作茧自缚

 黎荔专辑 2021-12-17

互联网时代的作茧自缚

黎荔

在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中,一组能发光、会说话的名叫“网络茧儿”的塑像儿童引起广泛关注。这组艺术装置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创意团队合作推出。结合光纤网络和声光效果,以儿童的视角展现了四种典型的网络风险情境:不同情境中的儿童,都被光纤以类似蚕丝的形状团团围住,与外界分割开来。尽管互联网带来了种种益处,但网络也像一堵看不见的墙,将孩子的世界与家长的世界隔离。这组装置的创作团队希望通过“茧”这一触动人心的符号,唤醒父母和其他儿童照料者对儿童网络安全的关注,用沟通帮助被隔离的孩子们“破茧而出”。

其实,将自己的生活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的现象,何止于精神尚且绵软无力的儿童呢!多少成年人也是深陷于“信息茧房”之中。只是孩子们相比于成人,对自身的思维和行为更缺乏比较清晰的自我意识,更缺少有效的调控能力和自我情绪管理能力,从而他们的互联网安全问题更引发社会关注而已。

每个人看世界都不一样,人总是偏向于看到符合自己利益和观点的一面。当海量的信息和数据,形成对人的所有生活领域的无遗漏、无阻碍、无所不在的影响,由技术驱动的巨量信息使人如同置身海洋,由此造成的选择困难,令受众更容易从自身兴趣出发去取舍,机器算法则强化了这种令受众心理上“更舒服”的选择路径。同时,当大量信息由“圈子”交流,无形中造成的一种趋同性群体压力,也会带来心理上的“沉默螺旋”效应——当个人的意见与其所属群体或周围环境的观念发生背离时,很多人会放弃自己的看法,逐渐变得沉默。

当我们在信息领域会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所引导,更多的关注自己感兴趣的网络信息和网络论坛,和更多与自己有相似兴趣爱好的人交流互动,逐渐给自己制造了一个信息茧房,这使得个人和群体变得更加极化,而疏远了与其他思想碰撞的机会。在这样的“信息茧房”内,我们容易将自己的偏见当作真理,将他人的合理观点拒之于千里之外。另一方面,它导致社会黏性降低。因为,当我们身处一个个高度选择性的社群或圈层,其中与我们自己类似的人——至少看起来——密度如此之高的时候。一个人可能就会觉得:人都是这样的,至少应该是这样的。于是,我们与其他社会群体或圈层就绝缘了,我们排斥异己的观点和价值观。与信息匮乏时代相比,我们获取信息的范围大幅延展,手段不断丰富,但人们彼此之间、与社会之间的沟通,未见得更为顺畅和有效。

在“信息茧房”里,人们对信息的选择性输入不断增强。更推波助澜的是,媒体正在无所不用其极地通过智能算法主动迎合用户需求。我们正在使用的各种网络应用,各种RSS订阅工具,都有很强的个性定制和过滤功能,对我们进行精准的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后,只推送它认为我们会喜欢和感兴趣的信息,这种为个人量身定制式的信息选择行为,加速了“信息茧房”的形成。

“支付宝可以从600700个维度分析一个用户。假如你用支付宝每月定期在网上购买猫粮,系统就能分析出你在养猫,并且从你买的猫粮品种和数量判断出猫的品种和年龄。到了下个月,支付宝会给你发关于买猫粮的提醒,并且告诉你猫长大了应该买一些玩具,比如猫抓板。”上个月曾作客“学而讲坛”差评小黑胖老师如是说。当今国内外有7个数据黑洞——百度、阿里、腾讯、谷歌、微软、facebook、亚马逊,它们无时无刻不在收集我们的信息,并编织着一个个围绕着我们的错综缠绕的“茧房”。

当个人长期禁锢在自己所建构的“信息茧房”中,久而久之,使个人生活呈现一种定式化、程序化。长期处于过度的自主选择中,长期沉浸在自我话语体系中,就会失去了解不同事物的能力和接触机会,最终导致了个人的窄化。观点相同的信息像蚕茧一样把我们重重包围,接触对立观点、邂逅异类信息的可能性因此大大降低,甚至比没有互联网的时代还要低。此外,再极端的想法都可以通过网络找到支持和共鸣,形成小团体,在一个方向上继续强化、滋长。结果是,个人始终徘徊在一个相同的气场,小圈子、小群体固有的立场不断加强,而公共知识和公共价值却在不断缩小。新的技术确实增强了人们获取新信息的能力,但同时也强化了个人的狭隘和封闭。身处获取资讯空前迅捷的社会环境,视野和心态一定能随之开阔吗?真不可一概而论。

以前,我们还知道,读书不必有成见,自己画地为牢,以为什么该看,什么则不该看。好的读书习惯,首先不是为饭碗,不是为稻粱谋,也不是要满足一下个人的小趣味,而是要“通古今,达中外,能为世益者”。而现在呢?互联网时代的数字海啸,我们应接不暇、晕头转向,太多的选择成为一种负担,我们只有寻找一些方式帮我们分辨、过滤和挑选,然后告诉我们什么是好内容。大数据时代,很多互联网企业开始“卖服务”,因为人们对于各类服务的需求是无穷无尽的,只要你进行过网络社交、接受过网络服务,你的数据就已经在某个地方被存储和分析了,通过平台的内容筛选机制,将我们定义为某个细分领域,最后将相关匹配内容,反复轰炸推送至我们这个应用终端,我们就这样被天罗地网锁定了。在网络上,我们只有是变色龙属性或多重人格,才不会被轻易锁定。电脑算法是很敏感的,当我们不断破茧而出,电脑就无法准确推断我们的身份和好恶。要破除“信息茧房”桎梏,首先必须要打破惯性思维,接触更加多元化的网络社会。

我们需要帮助孩子以最佳方式使用互联网,享受其带来的益处,远离其潜藏的风险,但我们自己呢?不要以为我们就不可能“作茧自缚”。每天在博杂的信息丛林中抽丝剥茧,我们要不断地割断那一根又一根看不见的丝,虽然这么多的丝,如何统统割得断。基于开放、共享、包容、创新等理念而被定义的互联网精神,为什么孕育了“信息茧房”这样的传播现象?我认为证明了一件事,人性才是互联网最大的弱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