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童年的小手上捧过的记忆

 黎荔专辑 2021-12-17

童年的小手上捧过的记忆

黎荔


美国19世纪哈德逊河画派的创始人托玛斯·科尔,曾在1984年作过一组名画《生命的旅程》(The Voyage of Life, 1842)。它们以自然界的春夏秋冬来象征人类由童年、青年、成年到老年的生命旅程。其中,童年的旅程,给人的是一种天将亮、春来临的感觉:一只独木舟载着一个幼儿,在天使的引导下从岩洞中驶出,拂晓的曙光撒在河心的小舟和岸边的花草上,而那岩洞,用托玛斯·科尔的话来说,象征着“我们大地的本源,神秘的过去”。

天真浪漫的童年是人生的春天,是一天中的清晨。晨光熹微里,照耀得分外明媚的天地画卷徐徐展开,春临人间,一夜之间遍地盛放了百花缤纷。童年是搬着小板凳看动画片,童年是奶奶灶台上的米糕香;童年是和小伙伴在操场放风筝,童年是偷穿妈妈的高跟鞋;丢沙包、滚铁环、跳皮筋、打弹珠,在游乐场散场时哭着不肯离开……懵懵懂懂,却又拥有无限宠爱,时常为很小的事情,像一颗水果糖或一枝铅笔,磨在爷爷奶奶或姑妈舅舅之类的身边大半天,最后,总能得到想要的东西。童年的本质:就是被世界温柔以待,轻轻松松地“不劳而获”。

如今的我早已告别了童年,“永恒的活火”烧毁了旧屋,也燃尽了过去的时光。一切皆流,“人不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回望我的遥远的童年,那时候没有电脑,没有手机,没有电子游戏,但那时候有如此富足的大自然,在山上、在河里可以看到那么多种的生物,那时候的人有丰富的生命,也有丰富的人性。还有,那时候的食物也是那么鲜美可口。所谓乡愁,很大程度上就是对童年时代食物味道的忆念。我的童年,不做课外作业,不上兴趣班,自由地野蛮生长,在森林、溪河、废墟、野地、田间漫游,留下了一生都不会磨灭的自由自在的好日子。那漫游让我与大自然朝夕相处、耳鬓厮磨,同时在一个诗意的、远离现实、充满玩味的心灵世界里游荡和嬉戏着。人成年之后,对往事记得不多。除了刻骨铭心的大事,就只剩下了童年的欢乐了。无论多么贫瘠而动荡的童年,都会有永难忘怀的欢乐,每一个瞬间都是时光留下的珍贵印记。每个人的童年都没有玩够,就不得不告别。

我想念逝去的气息,我爱这感觉,回忆中那些味道让我流连。我发现,过去的气息从未远离我。我的鼻子还像当年那样好使。我深深记得那些味道——童年的味道,这种感知,重量甚至超过回忆本身。教室里,是孩子们热哄哄、闹腾腾的气息,小动物般扑面而来的热气和汗味,黑板上老师的粉笔拼命叽叽喳喳写个不停的粉尘味,书包的皮革味,埋头在书本上,是一股呆板的印刷味。学校的气味,还有楼梯上的尘土味,操场的小小的风旋过来的扬沙味,高大的榕树木棉桂花树凤凰木的花叶香,抖落夏季时让人微微烦躁的蝉声如雨。最后,一种从开始至结束的尘土味,被孩子们打闹踢踏、荡起的尘土,在长长的过道,伴着下课的铃声,慢慢消散,回到一种平静或死寂。一恍惚间,我已经站在了成年的河岸的这一边。

童年是一个不起眼的源泉,奔流的河经过了曲折岁月,什么原因成了一条远方的河?远在了千山之外。童年是小村庄,可是我走不出它的边际,无论我远行何方。多年以后,如果我在一片遥远的狂野眺望,在彼此名字也听不真切的大风里呼唤你,你会不会如约前来?曾经在童年的小手上捧过的记忆。

童年时一场暴风雨淹没庭院

那只下落不明的小乌龟

和污水上的残枝败叶一起漂走

它还在世界上的某一处吗

从哪里泅渡回来吧

回到这个成年的午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