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d古人是怎样把单操“打成”套路的----古传太极拳单操系列

 杨门单操太极拳 2021-12-17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传承至今已有3千多年历史(见附录1),虽说她拳种繁多,派系林立,但就其发展和演变来讲,都没有脱离单操,单式和套路这三大元素。

当代人习练武术,差不多都是越过单操的基础训练,直接习练套路的,那么古人又是怎样把单操“打成”套路的呢?

一,什么是单操?

古人所谓的单操,就是最简单的特定武术招式的反复训练。我们大家都知道套路,实际上,古人是先练单操的。拳打千遍其理自见,指的是单操打千遍,不是套路。就杨门来讲,杨家是到了第三代,才开始有套路。

古人的单操,就好比我们汉字的笔画,我们一定是首先通过“永字八法”,把横平竖直等等最基本的笔画都练好,才能“成字”。有所不同的是,我们训练基础笔画的目的,是为了“成字”,最后形成文章,而古传单操的训练本身,就已经是古传武术训练的核心内容了。就古传太极拳这个武术拳种来讲,套路只是单操的衍生物,它甚至是可有可无的。

所以说,古人是首先把单操都训练过关后,才有可能将其串联起来形成套路。就真正的古传武术而言,武术单操,才是武术训练最核心的内容。

二,什么是套路?

套路是单操训练结果的串联,她只是古传技击武术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站在原汁原味的古传武术角度上看,一定是先有了单操,而后才有套路,单操是套路的基础;没有单操,就一定没有套路。

那么,古人是怎样把训练过关的单操,最后给“打成”套路的呢?这里不得不需要阐明另外一个古传武术的概念:单式。

三,什么是单式?

单式是单操的“收口”功夫。常言道:编筐窝篓全在收口,意思是说做一件事情的收尾工作十分重要,如果收尾工作做不好,前面的工作有可能会白做了。

古传太极拳单操训练过关后,还需要用单式来进行“收口”,这个被用作“收口”的单式也叫单式桩功,单式桩功是静桩功。某式单操的单式桩功“站住了”,(这式单操的)单式才可以被串联在套路当中。

讲起单式我们大家并不陌生,像耳熟能详的单鞭,提手上势,云手,揽雀尾,手挥琵琶,高探马等等。站在古传太极拳的角度上看,这些单式是不能脱离单操和单式桩功而独立存在于套路当中的。

四,怎样把单操“走成”套路?

古传太极拳的单操“走成”套路,分三个阶段:

首先,要把单操训练过关,这需要大量的时间;其次,要把训练过关的单操,通过相应的单式桩功,来进行站桩“收口”;第三,再把这些完成站桩“收口”功夫的单式,通过单操所训练出来的劲路和拳感,来进行串联,最后“走成”符合拳理的连续动作。

这些按单操劲路和拳感所“走成”的(或者说串联成的),符合拳理的连续动作,古人把她叫做套路,或叫做“走一趟拳”。

五,什么是单操所训练出来的劲路和拳感?

讲明白这里的劲路和拳感,必须先对单操的概念有更详尽的了解。古传太极拳的单操共32式,由自练单操和对练单操所构成。

如果说自练单操练出了劲路(见附录2),对练单操练出了拳感,似乎有些绝对,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如果没有对练单操的训练,您所习练的武术套路中,一定没有拳感。

没有拳感的套路,一定没有拳势。

六,怎样把单操“打成”套路?

前面我们讲了怎样把单操“走成”套路,那么怎样把单操“打成”套路呢?

“走”和“打”之间的差别,在乎“拳势”。前面我们提到:没有对练单操的训练,你的套路中一定没有拳感;没有拳感的套路,一定没有拳势。由此可以看出对练单操的重要性。切记!真正的“横劲”(见附录3),一定出自对练单操。

有“横劲”的套路,一定是“打”出来的,而不是“走”出来的。

综上所述,把单操“打成”套路,仅仅靠自练单操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对练单操的系统训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自练单操,还是对练单操的传授,一定要寻得有真正传承的高水平民间老师方可,这样的老师虽凤毛麟角,但却有可能就生活在我们的身边。

***************

附录1:中华武术自商代产生田猎就已经开始了,算来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附录2:关于自练单操练出技击武术的劲路,在早期文章中多有讨论,故在此不做赘述。感兴趣的拳友可查阅早期公众号上的相关文章。

附录3:关于横劲,古人把纵劲以外所有的劲,差不多都看成横劲;或者说,接近平行于地面的劲,都看成横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