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功夫必须“三步走”: ​得劲、懂劲、运劲

 张孟龙58 2021-02-21
太极拳,被称为神拳,是养生拳、更是功夫拳。是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孕育的精华,是适合中国人自己的最高明的锻炼方式,不论男女老幼,不管文盲高知,不分权贵平民,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修炼真正的太极拳!能养生的拳一定出功夫,只有出功夫的拳才能养生。只有内家真传太极内功修炼体系,才能帮助国人再造筋骨,强健体魄与精神,收获人生至高无上的幸福。

练拳不练基本功,竹篮打水一场空。我们不教套路,只教基本功。单式是太极拳最基本的元素,也是养生和出功夫的核心秘密。博士亲自来教你,就没有学不会的真传内功。极其简单、直指核心、快速高效。真正能够做到一看就会、一学就懂、一练就有感觉!练真功→松筋骨→开关节→导内气→通经络→养脏腑→强筋骨→通内劲→祛病强身→高功夫。

不用当面学习,当日就可感内气、明内劲,三五个月功夫就很深,练上一两年碾压老师傅,如果能面授几天,一定如虎添翼。祛病强身立竿见影,高明功夫指日可待!真功夫绝不怕真检验,欢迎各路朋友搭手交流。诚之博士的目标是:让天下没有学不会的真传太极;让天下没有学不起的内家真功。



太极内功必须“三步走”

得劲、懂劲、运劲

近年来武术界忽然刮起了“松”风,愈演愈烈似乎有一统“江湖”之势。在这股汹汹而来的“松”潮中,“松”被推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成为武术的绝对核心。可以说练武就是练“松”,只要一松,神功就来了。这股莫名而来的“松”潮彻底颠覆了传统武术的思想,也迷离了众多武术爱好者的心。

很多人打拳时是软塌塌地松懈着,还自以为是松得好,这些人如果长期这么下去,那是一点希望也没有的。还有一些人开始执着于关节的灵活度,开始向柔术、瑜伽靠拢,应当说在合理范围内追求这种灵活性,对养生还是有一定好处的。但是显然瑜伽、柔术与功夫是有本质区别的,其实大可不必执着这种高难度的“松活”,因为功夫的关键在“紧”。只有能真紧,才能真松。

宗师陈鑫一针见血指出:“太极拳千变万化,无往非劲。势虽各异,而劲归一。”传统武术谚语也说得极其清楚:练劲不练式,练式假把式。检验你是否学有所成,标准很简单,那就是有劲就有功夫,没劲只能到老一场空。

所以我反反复地强调,只有棚得住才能化得开,必须先求顶再求转。内家功夫必须以劲道的负荷作为检验,刚开始自以为的松柔都是假的,只有练出棚劲才是功夫。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武术松紧有度动静相宜方为正途。武术以“紧”为用,以“松”为养。“紧”是武术功力增长的“引擎”,功力的产生和增长是“紧”的结果。武术中的“松”为养,是对“紧”造成的身体气血的损耗所进行的修复和调整。“松”是重要的,但有“松”无“紧”没有丝毫用处。“松”是永远松不出功夫来的,“劲”必须从紧中求。

太极拳习练与教学,必须围绕其核心——“内劲”展开。没有劲的太极拳,就是没有馅的饺子,就是没有珠宝的空盒,再怎么好看也是假东西。每个人身上都有内劲,或者准确的说,是每个人都有内劲的“种子”“雏形”,每个人都想练出繁花似锦,硕果满枝,但这一切归根结底、终究由一粒种子发育成长而来。每个人本有“劲”的种子,但是没有经过正确的培育的种子是不会发芽长大开花结果的,甚至会烂掉。能不能长成栋梁之才,就看你会不会培育它。种子发育靠阳光和养料,劲的发育靠什么呢?其实基本功就是劲的阳光与养料。

围绕劲,也有三步曲。得劲,懂劲,运劲。未得劲之前不可能懂劲,不懂劲就更不能运劲。系统的基本功练习是为了得劲,正确的推手是为了懂劲,最后才是拳架运劲。基本功得劲,推手懂劲,拳架运劲。这是三大步,阶梯性的训练体系。一层套一层,一环扣一环,这三步不可跨越,必须一步一个脚印。按这三步走,就是坐火箭,练一天涨一天劲,劲就是功夫。不按这三步走,就是蜗牛,甚至搞反了反向,一辈子一无所获,练出一身毛病。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厉害的妇人也不能用猛火煮沙子熬出米饭来。在这里我要说“巧把式难为无劲之拳”,再厉害的汉子没有劲道,也打不出好拳来。练出劲道,就是买到那煮饭的米。所以说,第一步功夫“得劲”最为重要。其实,懂劲和运劲,是对武术有更高追求的人而言的,对于普通人如果只是求个养生健康,就这第一步就完全足够了。内劲贯通,自然气血贯通,诸病不生、百疾消散。

现在说到最重要的第一步,其实传统武术门内前三年功夫基本上都是围绕“得劲”在练的。所谓基本功也叫作“单操”,古传武术传承至今日,已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以武术单操为主体的劲道训练,被表演套路所取代。当人们想重拾技击武术的时候才发现:茫茫人海当中,已经很难寻到懂武术单操的民间传人。而能够落于文字被记载下来的武术拳理,却随处可见,妄想着通过古人记载下来的武术拳理,来找武术实操的训练方法——武术单操。这是绝对不可行的,没有正确的基本功体系训练,自然也就没有人能够实现那些文字中描述的境界了,于是内功就被污名化了,再也没有人相信了,包括传统武术圈内的人也自我嘲笑。

练内功是干什么?这个观念必须非常清楚,理不明一定是盲修瞎练。内功、内家拳、内劲、内力、内动……之所以称之为“内”,这可不是为了附庸风雅起这个名,内是实实在在的指我们必须要“反求诸己”,我们必须在自己身上求得功夫,而不是通过什么举器械打沙袋。其实说的更直白一点,就是要开发我们身体的“内部空间”。什么叫内部空间?就是你的筋骨皮之间气血流通的各种通道,比如最明显的就是我们的关节,关节一定要松要通,气血和内劲,都必须从关节这些阀门通过。

内部空间怎么练?绝不是通过举重撸铁拳打脚踢练出来的,玩器械只会把你本来就挤在一起的空间压得更死。必须走“抻筋拔骨”的路子。“不练力而有力”才是真正内家功夫的精髓所在,力就在我们身上,只需要你能把它解放出来。

大家日常用语:筋疲力尽,这个词其实说出了内家拳修习的重要秘密,劲力是由筋的强度决定的。练劲就是练筋。筋强,自然骨壮。打断骨头连着筋,所以练筋要先把骨节拔开。抻筋拔骨,两者不可分离。

今天说的更多的是三步功夫中的“得劲”,其实第二步功夫“懂劲”,就是在你已经练出劲道的前提下,通过两个人的劲道的互动,也就是“喂劲”,来体悟劲道的运行规律,以达到在强大的外力作用之下,身体内部仍然和谐运转的境地。

所谓的喂劲,其实并不神秘。就像小孩子学吃饭一样,刚出生后很长一段时间只能吃母乳,吃多了还会吐奶,到后来就换成奶粉了,长到一两岁的时候,就可以喂点稀饭,慢慢可以喂干饭了,但这时候吃油荤还不行,等到两三岁的时候,可以喂点肉了,饭量也慢慢增加,随着年龄的增大,什么都能吃了,饭量大、种类多、来者不拒。

其实喂劲完全类似,刚开始劲力初生,经不起力道冲击,稍微大一点就东倒西歪,慢慢地功力增加了,关节的灵活度也增加了,于是更大的力也能处理了,一边练功增加劲道,一边接受外力的冲击。练到一定时间,能处理的劲道很猛很大,速度越来越快,角度越来越刁钻。这时候功夫就越来越好了。

至于第三步功夫,运劲。就是太极拳的功夫架了。须知,只有每一个动作都有劲道作为内涵,而且连绵不断,才叫做运劲。不是说随便比划一下套路就叫架子了。盘架子不是谁都有资格的,一定是先有功夫,才有拳架。好的拳架出功夫,但是太慢,数十年才有东西,还容易练偏,不好的拳架练一个伤一个,练两个伤一双,绝不是危言耸听。本门训练体系,是在你还根本不会招式的时候,就已经功力深厚,内劲雄浑,只要认真练,很快就会有很好的功夫,然后才有资格继续学习拳架。

什么样的训练体系才能够做到,一年入门、三年出师呢?不好意思我又要开始吹自己的东西了。只有从最简单的、直指核心的单式基本功入手,才可能找到养生和功夫的奥妙所在,才可能迅速高效。只有真正懂得如何通过几种最简单的双人对练方式体会、感受内劲,只有切身体会到自身拥有的体重具有多么巨大的威力的教学,才可能让学生对太极拳的核心——“劲”有直观的把握。

我不敢吹嘘自己功夫有多高,但是我必须吹自己的是,我可以让任何一个零基础的正常人以最快的方式进入太极拳的殿堂,毕竟我的本职工作就是研究怎么教学生的,我知道怎么教效率最高。你根本难以想象这套东西有多么简单直接高效,你都不知道这套体系有多么妙趣横生,超乎你的任何预期。好的训练体系,就是必须很快就教出比自己厉害的学生,必须“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如果教出来的学生一代比一代差,我看这一门派灭了也不是什么损失,理应灭绝!

今天是大年初六,在此还是要祝大家新年吉祥。顺便多说点跟太极拳不直接相关的东西。人活世间,无非四个字而已:趋吉避凶。问题是何为吉?房子、车子、票子吗?这些当然也不可或缺,但是也许金满箱银满箱,自己无福消受呢。其实,真正的吉祥,就是八个字:身体健康,心情愉快。所有的一切,都以这八个字为前提,房子车子票子都是“0”,但这八个字是所有的“0”前面那个“1”。没有这个“1”,也就是说如果你卧病在床或者唉声叹气,那么再多的“0”,也就是人们孜孜不倦追求的财富、权力和名气,都失去了价值和意义。

怎么求这个吉呢?修身修心而已。但这四个字好难的感觉,不知从何入手。其实从身体入手最容易。佛道的先辈早就说过,人身为载体,为下手处。身体不练好,修心比登天难。只有先做到身不妄动,渐至心不妄动。太极拳就是修炼身不妄动的最佳的功夫,不妄动就是规矩,要领,心法。刚开始我们的身心都是乱动的,一刻也没有静定。要想心不妄动,必须先身体受控制,身体的每一个地方都要与自己的心神建立起联系,全身的关节都要“听话”,要达到这个状态,无非落实到不同的针对性功法当中而已。

到了基本功练到一定程度,自己感觉行了,还不算数。还必须在外力作用下也就是推手中还受控制,这时候身体的受控制,保持平衡,就是真的受控制了。身不乱动了,自然慢慢心就归一。当你在生活中,遇到各种猜疑、诋毁、嫉妒外力的侵袭,仍然能够保持内心的高度觉知,那心性功夫就更深了。

其实,只有身心能“归一”才能进一步“去一”,也就是慢慢往“虚灵”“空灵”“神明”的境界靠拢,这个就不多说了。总而言之,身心不二,先管身。按规矩加勤奋,自然到达、水到渠成。与各位同道共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