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有人炒债券,债券的最终收益不是固定的么,为什么有人炒?

 最后的救命稻草 2021-12-17

这位读者问的其实是:债券是如何定价的?

在这里,需要引入贴现率这个概念。债券的价格,是其未来所有的现金流贴现到现在的价值之和。

让我用题主举的例子,来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这个概念。

假设一债券票面价值为100元,利率10%,一年到期。那么对于债券投资者来说,购买该债券的现金流是这样的:

1)今天:负100元(付出100元,购入债券);

2)一年以后:正110元(收到本金100元+利息10元)。

这个债券,在今天值多少钱?

答案是:取决于贴现率。

我们假设贴现率为10%,那么该债券的现值就是:110/(1+10%)=100元。

但是,贴现率不一定保持10%不变。我们假设贴现率上升到20%。那么该债券的现值就变成了:110/(1+20%) = 91块。

而如果贴现率下降到7%,那么债券的现值就变成了:110/(1+7%) = 102块。

所以你看,债券的价格,确实是会波动的,波动的幅度,取决于贴现率的高低。贴现率越高,债券价值越低,反之亦然。

有些读者可能会问:贴现率是怎么定的?

答案是:贴现率的高低,主要受利率,以及债券本身的信用风险影响。央行定的基准利率,也被称为无风险利率,是所有债券定价的基础。在无风险利率之上,还有一个溢价,主要来衡量债券本身的信用风险。风险越高的债券,信用溢价越大,因此到最后,其贴现率也越高。这样,债券的价格就越低。这个规律很符合逻辑:风险越高的债券,其价格就应该越低,反之亦然。

最后再多说一句:债券的另一个特点,是一般都有到期日。因此,如果投资者购入债券,并持有到到期日(假设债券不违约),那么投资者的投资回报,就是固定的。而债券到到期日的价格,一定会和票面价值趋同。所以如果所有的债券持有者都持有债券到到期日,那么他们的投资回报,确实是固定的,在他们购买债券的那一天就已经知道了。

但是在到期日之前,由于贴现率会不停变化,因此债券的市价,会上下波动。有市价波动,就有买卖市场,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会有人“炒”债券这个现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