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需要人生学》之第二章  人生基本原理(四)

 孵化人生学 2021-12-17

四,人的天职

既然人活在这个世界上肩负着须要去完成的天命,那么完成这些天命就成了人的天职。

天职,是上天赋予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所必须完成的职能。

换言之,人的天命决定了人的天职;很好地肩负起天命,就是人的天职。

再具体些说,很好地实现生存、繁衍和进化,就是上天赋予人的三大基本天职。 

上天对完成天职者的鼓励与奖赏,我们已然说过——就是良好的感受。

比如赚到一笔可观的钱、在某一领域小有成就、养育一个可心的孩子、为人处事得心应手……等等时刻,我们都会体验到诸如“自鸣得意”等良好感受。

如果这一辈子能活得有章有法、颇具智慧,并因此而有一份称心的事业、一个和谐而幸福的家庭,以及令人欣慰、骄傲的子女……于人生我们夫复何求,所憾何谓?而“再无所求,亦无所憾”的人生感受,就是上天对一个人“活明白了”的肯定与褒奖。

尽心尽责地完成了三大天职,人就会享受到“活到最好”的感觉。活到最好,就是活到三大天职都完成得很好。而这就是一个人可以活到的、至善的最高人生境界。 

为了完成三大基本天职,于人生中我们须要做的具体事情很多,但归纳起来也无外乎以下几大类,我们用如下简式来表明:

生存 ≈ 学习 + 工作

繁衍 ≈ 领地 + 后代

进化 ≈ 思维 + 情感

对以上简式的概要解释是:

1,学习和工作,是生存的两大主要保障。人所共知,“学”可以让人获得更好的生存策略,“习”可以让人不断熟练与增强各种生存技能并得以维持。而有了生存策略和生存技能之后又能勤勉地去工作,一个人的生存就基本没有问题了。

2、如果能拥有一定的、相对稳定的领地(如事业、家庭),并在此基础上再培养出身心健全的后代,人们的繁衍天命也就基本上完成了。

值得强调的是,繁衍不仅是指繁育后代,同时也包括自身、领地和后代的建设与发展。

只有自身和领地得到很好的发展,才能保障后代有很好的发展。而只有后代能得以很好的发展,进化才有可能真正得以实现。

那些自我修养较好、家庭环境较好,又拥有一定事业的人,就是完成繁衍天职比较好的代表。

关于培养后代要说明的是:培养后代并不单指培养自己的后代,而是泛指一切与培养人类后代有关的行为。

比如一名合格的教师,即使自己没有子女,教育他人的后代也是在完成自己的繁衍天职。

一名桃李满天下、受人尊敬与爱戴的老师,其人生所感受到的欣慰与无憾,也是上天对其完成繁衍天命的褒奖。

再打一个不是很恰当的比喻,工蚁虽然没有自己的后代,但其负责抚养、照顾幼蚁,显然也是为了完成整个族群的繁衍。

此外,涉及自己与后代能否更好活着的各种“教育”,也更多属于繁衍范畴。

我们接受各种教育,我们的孩子接受各种教育,其目的首先是为了能够获得更好发展的各种能力与空间。

此处值得一提的是:人类的教育内容,有些是为了生存、繁衍(发展)的,而有些是专门为了进化的。

至于领地,对于人来说,其不仅存在于物质世界,也存在于人的精神世界。其相关内容在《生当为王者》一章中仍有阐述。

关于生存和繁衍两方面对于人们来说,不需要再做过多的解释,因为大多数人们在这两方面所投入的心智与能量已经足够多了。

但较为令人感慨的是:由于没有意识到更应该释放的方向,人们常常把本应该用于进化方面的能量,过多地用在了生存和繁衍上,并因此而陷入种种人生困扰与痛苦之中。比如那些为了权和钱而忘了情与义的人。

3,是什么代表了人类的进化呢?

我们之前已经言及,与其它动物相比,人类的高级,主要体现在思维与情感两方面。

我们可以仔细地想一想,除了强大的思维和情感功能及其衍生功能可以令其它动物望尘莫及外,人类的其它能力在动物界真没什么值得炫耀的。

在力量、速度、反应、感知等很多方面,与其它动物相比,人的能力都很抬不起头来,甚至会被秒杀。

正是因为进化出了不断发达的思维和情感机能,才造就了人类登峰造极、无以伦比的今天。

试问,除了深邃的思想和高尚的情感,还有什么更能代表人类的进化呢,还有什么更能促进人类的进化呢;我们今天所能享受的一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有哪一样不是人类思想的成果,又有哪一样不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丰富、细腻的情感需求呢?

人类通过思想的不断发达,发现和创造了这个世界上的无数奇妙事物,并因此享受及发展出各种奇妙的感受;继而又为了寻求更美妙的感受,而继续发现并创造更新的事物。

这似乎就是上天令人类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主要目的。可见,发达的思维与情感功能,才是我们人类得以所向披靡的两大法宝。

对于追求美好生活的每个人来说,发达的思想与情感功能,同样是我们完胜人生的两大神兵。

所以,提升思想和情感为核心的各种能力,是我们每个人于人生中,都须终极关注的两件大事。

当然,提升这两种能力也需要其它能力的配合,我们将在之后的章节中讨论。

人,只有不断地深入思考人生、升华情感境界,才能活出更高质量的人生。这是人的一种天命。如果思想浅薄、情感鄙俗,又何谈高质量人生。

从古自今,最令人们崇敬与爱戴的,当首推具有伟大思想的人和道德情感高尚的人。而人类推崇科学、文学、艺术等的根本原因,也无不是为了追求更美妙的感受。 

虽然我们说学习、工作、拥有并经营领地、养育后代、思想、渴望美好的情感感受,都是人的本能,但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的确会看到有一些人在这几方面处于排斥或厌倦状态。

究其根本原因,通常都是由于打击、竞争等外力,作用于自身心理机能某些欠缺、薄弱的方面,从而导致心理偏离了常态。

处于进化过程中的人体机能,必定存在某方面不完善的状况。如果都很完善,那就不需要进化了。

简单地说,当一个人在并没有很好完成三大天命之前,却不再有完成三大天命的愿望时,那么他或她便可能是“病”了——即某些心理功能出问题了。 

至此,我们可以把人的三大天命,或三大基本天职,分解成更具体些的六大天职:

1、学习;(生存机能和策略)2、工作;(可以拥有了领地)3、经营(并拓展)领地;

4、培育优秀后代;

5、深邃思想;

6、升华情感。

人的这六大天职,从根本上统领了人生诸多事务的全过程。

但这六大天职在人生过程中并不是“齐头并进”的,而是起点各不相同,各主人生不同阶段,且有所重叠。

比如说,学习是我们一生从始至终都要做的事情,而追求深邃思想和情感升华,则须要在有一定生存、繁衍能力之后。这一点需要人们务必有所觉知和注意,这对于“知所先后”地把握住完成各种天职的节奏很有必要。

 探讨至此,我们不难理解:人的一生主要就是完成以上这六件大事。

可以想见,如果一个人能够圆满地完成这六件大事,他的这一生就基本OK了—他于人生便可以志满意得了。

更具体些说,一个在学习、工作等诸方面的能力足够强,事业有成,家庭和谐、美满、兴旺,个人思想、情感境界很高的人,就是神仙也不得不承认其人生是极其成功的。

 前面我们已经探讨过,人生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完成进化天命。这就意味着,通过不断提升各种能力之形式,以求不断深邃思想和升华情感,就是人生的终极目的。

换句话说,人活着的根本目的,在于进化以思想和情感为核心的各种能力,而财富、地位、权势、爱情等,都只是这种人生根本目的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或衍生品而已。 

至于思想与情感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这样简要的理解:有什么样的思想境界,就有什么样的情感世界;而有什么样的情感世界,就有什么样的思想境界。

思想与情感之间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对情感境界的诉求一定会促进人去思想,而情感的升华必经深入思想而得。

 为了让人循天命而活,人被赋予了这样一种功能:我们活得好坏与否,感觉会告诉自己。如果我们真正活得明白,感觉会让我们非常清楚的知道:“这样活是对的!”

可见,思想的结果即认知,情感的结果即感觉。至此,关于人生的概念,我们又得到了这样一种简要地概括:人生即认知。

当然,我们也再一次认识到:人生即感觉。

上述两个对人生的概述是否正确呢?如果我们能想象一下没有认知与情感的人生将会怎样,便马上就很清楚了。

在认知与情感方面没有了追求的人,我们通常以“行尸走肉”来形容,其人生还何谈意义。当然,从天命的角度看,无论怎样的人生都有其价值与意义:尸位素餐、索然无味的人生,也有警世的价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