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孔子与南子”的通信

 我的图书馆1m7r 2021-12-17

议论文


关于“孔子与南子”的通信

/墨吟 晨客

【墨吟按】电影《孔子》于2010年摄制完成并公映,好评如潮。其中有影评这样说:“电影中孔子会见南子的纬间也被大肆渲染,让人觉得孔子不再是一个高不可碰的圣人。孔子也有七情六欲,面对一个风情万种母仪天下的女子,就算孔子也会动容吧!”这岂不是说,电影可以违背史实而“大肆渲染”,编造莫须有的绯闻加在孔子身上么?

图1:电影《孔子》海报


图2:电影《孔子》剧照-子见南子


墨吟求教信

晨客先生:你好!

报载:电影《孔子》开拍在即,由男一号周润发出演孔子,女一号周迅出演南子,导演胡玫声称,不仅要表现孔子“会武功”,而且要表现孔子与南子的绯闻,“因为南子也是一个同样卓尔不群的人”。这不是要将《孔子》拍成一部武打情爱片吗?

我对《论语》没有研究,只能提出问题向你请教:

一、《子见南子》这一节总共不到四十字,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似乎也只是记述了孔子与南子仅隔着帘幕互相施礼,连面对面都谈不上。那么他们究竟说了一些什么呢?难道还有互相调情的话吗?

二、南子“是一个卓尔不群的人”吗?她在孔子的一生中究竟占有多大的位置呢?

三、孔子会武功吗?在《论语》和《史记》中有记述吗?

此致

敬礼

墨吟

2009年4月3日凌晨


晨客复信

墨吟兄:见信好!

收到你的来信,不敢怠慢,连夜翻箱倒柜,搜罗一些史料,以飨关心历史真相的朋友。

一、关于南子其人

南子,是春秋时卫灵公夫人。关于她的资料,《史书》中记载很少。至少我还没有查阅到她的生卒年月、出生背景等。但是,《左传》中有一段关于她的记载,我们可以来大致推测一下她的为人及当时地位。

《左传》记载,鲁昭公二十年,宋朝和卫襄公的夫人宣姜私通,和齐豹、北宫喜、褚师圃一起发动叛乱。后来卫灵公平定叛乱,宣姜被杀,宋朝则逃亡到了晋国。而宋朝居然又与卫灵公夫人南子有染。

宋朝是宋国公子,叫子朝,长得非常帅。他迷倒了很多女人,其中就有卫襄公的夫人宣姜和卫灵公的夫人南子。更为惊奇的是,卫灵公居然对此并不怎么在乎。明明应该与宋朝有深仇大恨,可为了南子,卫灵公竟然把宋朝召来,与南子在洮地相会。

卫灵公可以不在乎,但他的臣民可受不了,一时民间谣言纷纷,什么难听的话也出来了。太子蒯聩是南子的亲生儿子,在外出差,经过宋国,就听到有人唱这样的歌谣:“既定尔娄猪,盍归吾艾豭。”意思是“已经满足了你们的母猪,何不归还我们那漂亮的公猪?”这话可太难听了。剻聩一时羞得无地自容。回国后就派人刺杀南子,失败,于是流亡他国。这又为卫国又一次内乱埋下了祸根。

卫灵公死后,南子立剻聩的儿子辄为国君子。剻聩居然又与儿子争夺王位,在孔圉(孔文子,即孔子所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的孔文子)的支持下,叛乱成功。而孔子最忠心和心爱的弟子子路,就死在这次叛乱中。死得很惨,“结缨而死”,还被砍成肉酱。

所有这些,都与“卫侯为夫人南子召宋朝,会于洮”有关。

对于南子这个人,我们似乎也可以得出这样的印象:漂亮、聪明、能干,深受卫灵公宠爱。当时,对朝局也有一定的把持。至于她会情人,以至于引出子欲杀母、父子夺位等一系列丑剧,自然是现代娱乐业的最佳卖点。只是,这应该拍成伦理剧,揭示人性之丑恶吧。

二、关于子见南子

孔子见南子,发生在鲁定公十五年(公元前495年),当时孔子五十七岁。这件事有复杂的政治背景。孔子从鲁定公十三年开始周游列国,第一站就是卫国。卫灵公虽然给了孔子很高的待遇,却没有真正重用他。后来孔子离开卫国,想到到陈国去,却又前路受阻,遭遇“子畏于匡”和“私斗蒲人”之难,不得已又回到卫国。这时候,南子突然召见孔子,后人自然议论纷纷。《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灵公夫人有南子者,使人谓孔子曰:“四方之君子不辱,欲与寡君为兄弟者,必见寡小君。寡小君原见。”孔子辞谢,不得已而见之。夫人在絺帷中。孔子入门,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环珮玉声璆然。孔子曰:“吾乡为弗见,见之礼答焉。”

小君,是对诸侯夫人的称呼。寡小君,则是南子的自称。南子想见孔子,说辞很厉害。想要与卫灵公结为兄弟般的亲密关系,一定要先见南子夫人,南子夫人也愿意见你。这样,孔子就不得不见了。见的过程,司马迁的描绘是很合乎礼节的。“在絺帷中”,只听得“环珮玉声璆然”,两人甚至没有面对面。

但不管怎样,见了南子这样一个声名狼藉的女人,给孔子带来很多麻烦。比如就有许多人认为孔子是想借南子而求仕。《论语·八佾篇第三·十三》就有卫国大夫王孙贾问孔子“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之语,这就有点暗讽孔子走后门了。而据《论语·雍也篇第六·二十八》的记载,就更让人浮想联翩: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子路这种不高兴的态度,搞得孔子要当场对天发誓:如果我做了你所猜测的那些不正当的行为,就让上天来谴责我吧!就让上天来谴责我吧!

究竟子路所指的是什么不正当的行为呢?任何史料都没有明言。这就给后世好事之徒提供了一个牵强附会、妙笔生花的绝好题材。

不过据我分析,孔子想借南子求仕,是有可能。但孔子并非不择手段而求仕,不然也不会去鲁而周游列国了。若要说什么不正当的男女关系,那就是滑天下大稽了。

三、关于孔子的武功

史料上没有任何关于孔子会武功的记载,但是会武功的子路,是他的弟子。子路不仅会武功,政事军事,也是一流的人才。

另外,孔子当时教育内容,六艺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篇第七·六》)艺,就是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的射,就是射箭,大概和武艺扯得上一些关系。不过,孔子谈到射箭,却经常扯上礼。比如,他说:“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论语·八佾篇第三·七》)这大概是把射箭当成一项体育娱乐活动了。又说:“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论语·八佾篇第三·十六》),射箭不是靠力气取胜的,而看是否能射中靶心,强调技巧的重要性。《论语·述而篇第七·二十七》又说孔子“弋不射宿”,射飞鸟,而不射巢中的鸟。钱穆解释说,这表明孔子的射箭水平还不错。从这些角度来说,硬要说孔子懂一些武功,似乎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不过,见不到任何孔子使用武力争斗的记载。

综上所述,孔子究竟会不会武功,我也搞不清楚。但是,如果把孔子当成现代武侠小说中的大侠、武功高手来看待,也是滑天下之大稽了。

资料就搜集到这里了。不当不全之处,各位朋友指正。

娱乐业之种种行径,早已脱离文化之底线。文化者,本谓“以文化人者也”,娱乐者,本谓“使人快乐者也”。如果让人快乐得忘了文化,那这快乐,一定不是大家想要的真正快乐,一定是肤浅的快乐,一定是不能长久的快乐。

向墨吟兄问好!

此致

敬礼

晨客

2009年4月4日夜


【稀夫点评】现在只要一打开电视,这类东西太多,文不文、史不史的。说老夫子有否武功,在编剧导演手里其实是不可讨论的,没有也要弄出有来。戏不够、打来凑。港台的影视一向如此。不知道大陆的编导从什么时候开始也跟着犯浑,特别是那些一流的名导,专挑低俗的东西来糊弄。一部写圣人的戏,当然需要底蕴,写不出老夫子的精神来,失败完全可能。近期的所谓大片《赤壁》,使用的那些歪曲历史的手法以挣银子,本质就是做假。

晨客对老夫子认识深刻,理论精准。对电影之流恶搞所下定义见解独到令人佩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