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说类:《春山奇案》80 ` 第80回 避仇杀改名萧有富 大旱年不幸患伤寒

 昵称蕲春县朱升 2021-12-17

  

  

  

春山奇案

《春山风云》五部曲

第一部

(原创作品)

谨以此书献给故乡蕲春县

朱升

小说类:《春山奇案》80

`                              

80回

      避仇杀改名萧有富      大旱年不幸患伤寒

斗转星移,岁月流逝,戌卒们的儿孙,接过祖上传下来的锄头和刀矛,为祖国戌边。他们历经了大清朝的强大到衰弱,饱经了战乱之苦。

朱大勇、萧金凤和他的两个儿子,都先后离开人世,大勇夫妇是病死的,而他们的大儿子永戌,二儿永忠却是战死是沙场上,连尸骨都没有运回来。

朱大勇一家,只剩细儿永强一根独苗了。二百多年来,塞外的贫困和频繁的战乱,到清朝末年时,朱大勇的后代子孙,只有三十来户人家,他们的集居地,取名为朱家屯。

在兵匪横行的年代里,朱家屯屡遭洗劫,有一伙强人,他们三五两天蒙面操刀,袭击朱家屯,杀死男子,抡走了姑娘少妇,朱家屯的人起初以为是一伙强盗,便组织抵抗,但这伙强人武功高强,朱家屯的人陆续被杀。

最后一次,五名蒙面人,把朱家屯的人全数驱赶到一大块荒地上,一位高个子蒙面者,大声宣布:“我要你们死得明白,我们是湖北春山县李家后塆的人,你们的祖上朱大勇,无端杀死我们李家的老祖婆陈美姣,我们是为老祖婆报仇雪恨来了!”

说完,这五个蒙面人,挥起大刀,像砍瓜切菜一般,把朱家屯的男女老少杀得一个不留,才扬长而去。

第二天,恰好在外学武归来的朱全胜,回家探亲,见满屯的男女被杀,禁不住嚎啕大哭,他在死人堆中找到了奄奄一息的父亲,父亲瞪大眼睛,喘着粗气道:“祖……祖上的恩怨,……李……李家仇杀,……你……远走高飞……改名……换……”父亲断断续续地说到这儿,最后一句话没有说完就咽气了。

朱全胜埋葬了父亲,挖了一个大坑,掩埋了死难的族人。遵照父亲遗言,改姓萧,并改名有富,离开朱家屯,从此便流落江湖了。

萧有富辗转来到河南少林寺,给别人打长工,萧有富十九岁那年,他在主家陈常进家里打长工。陈长进年过半百,膝下无子,只有一个女儿陈银梅,老俩口爱如掌上明珠。这陈银梅现年十八岁,她品貌兼优,心灵手巧,父母想招个坐堂女婿,故银梅至今尚未嫁人。陈常进见萧有富一表人材,老实勤快,老夫妻觉得这是老天爷送给他们的好女婿,夫妻俩一合计,便决定招萧有富为坐堂女婿,并择吉日为他们完婚了。

萧有富闯荡江湖,吃够了苦头,现在有了一个家,有了一个如花似玉贤淑能干的妻子,他觉得这日子像蜜一样甜。也许是老天爷不愿意绝朱大勇的后,萧有富婚后,生了一儿一女,萧海龙和萧美娟,六口之家充满了天伦之乐。

幸福的日子过得快,孩子们一天天长大,陈常进老夫妻先后去世了。萧有富见这年头兵荒马乱的,便在教兄妹俩识字的同时,也教他们一些武功,以图护身自卫。兄妹俩聪颖异常,读书写字,母亲十分满意。课余之时,兄妹俩挥拳踢腿,有模有样,特别是海龙,父亲教什么,他一学便会,萧有富喜在眉头笑在心,这孩子是学武的好苗子了,便暗下决心,孩子大一点,便设法送到少林寺去学武。

萧海龙十三岁那年,父亲萧有富不幸染上了伤寒,持续高温不退,母亲陈银梅拿出家里仅有的积蓄,请大夫为父亲治病,可父亲的病时好时歹,往往退烧不久,又高烧起来,有时喝点稀粥,有时连水也不喝。那一年,偏又大旱,家里断粮了。

那一天家里实在揭不开锅了,陈银梅望着躺在床上骨瘦如柴的丈夫,泪如雨下,她再三叮嘱海龙,好好照看父亲,便带着女儿美娟外出要饭去了。

一连几天,父亲粒米未进,眼看已奄奄一息了。这天中午,海龙一人在家里,母亲和妹妹要饭去了。他呆呆望着父亲越来越清瘦的脸,泪水止不住又淌了下来。他按照母亲的吩咐,不时用沾过冷水的手巾,放在父亲的额头,给高烧的父亲降温。

这时,忽然一个老和尚走进他家里来了,海龙抬头一看,这和尚慈眉善目,身穿袈裟,连胡子都白了。

这是少林寺的一位高僧,他路过此处,见房子里有人,便想进来讨口水喝。那一年,大旱之后,瘟疫流行,中原大地,十室九空,行路人想到人们家里来讨口水喝,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老和尚一进屋,便一眼看到躺在床上的病人,他立即走了进去,摸了摸病人的额头,仔细看了看病人黄表纸似的脸,便坐下来为病人诊脉,一会儿,他便深深地叹了一口气,皱起了眉头:“又是伤寒!”

朱升2021、5、16、


欢迎收藏和转载

蕲春县朱升

2021、12、17、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