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零开始学伤寒(六十二)烦不烦

 源寶 2021-12-18
言行如一,从对自己诚实开始。
 
这是源寶每天原创更文第一年第333篇。

烦不烦?

前面几个汤证都出现过“烦”,桂枝二越婢一汤证的“烦躁”,白虎加人参汤证的“大烦”,还有服桂枝汤后的“反烦不解”,都出现了“烦”。

烦是一种主观感受,不是客观他觉。

通过前面的学习,得知烦都是因为热导致的。

既然阳就是热,那为什么桂枝二越婢一汤证“热多寒少”时还说“此无阳也”呢?是因为这些导致心烦的热,都是邪热,也就是不被身体利用的热。

如果在此引入阴阳的概念,阴就是水,阳就是热,没有水这个阴,热这个阳不但在体内寸步难行,对身体来说还是个怪物,除了对身体有伤害,别没啥作用。

热只有与水相结合,才能在体内流动。

没与水结合的热,留在哪,哪出问题。

热水老停留在一处不动,也会出问题。

只有热水正常运转,才不会出问题。

上面三处:

服桂枝汤后反烦不解,是热水出不来了,老停留在体内,造成了心烦;
白虎加人参汤证的大烦,是热太多水太少,多出来的热没与水结合,从而心烦;
桂枝二越婢一汤证的烦,也是热多水少。

后两者有什么区别呢?

白虎加人参汤证本来水还是很多的,就像还有余粮的人家,虽然一住不住地狂花钱,但还能支撑一会儿;

桂枝二越婢一汤证,本就是穷人,不能再花钱了啊,再花要命了!(此无阳也)

所以,阳是正常的,能被身体利用的热;邪热,不被身体利用的,算不得“阳”。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