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漫话《实践论》

 昵称64307503 2021-12-18

《实践论》是一本伟大的著作,它产生于革命工作中,却也是一种普世的世界观。在现代社会下,它可以有效应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比如日常工作中,家庭生活中(夫妻相处之道和育儿教育之道),还可以应用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本文的创意来自最普通的日常生活,试图通过一种诙谐、幽默和生活化的方式对《实践论》中的一些观点进行简要的阐述,旨在寻找另一种表达形式。笔者的认识和创作能力有限,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实践与认识

    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时,人们的认识才被证实了。

如果认识与实践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经过失败之后,也就从失败中取得教训,改正自己的思想使之适合于外界的规律性,人们就能变失败为胜利,所谓“失败者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这个道理。

1、初步认识

2、失败实践之后改变认识

哎,饭又浪费了,可惜啊!

2、得出认识:下次这种情况,提前打个电话确认一下。

3、这个认识也不是最终的,还会随着实践不断的修正,并最终可以指导实践。

二、认识的两个阶段

人的认识究竟怎样从实践发生,而又服务于实践呢?

(一)感性认识阶段。只是看到过程中各个事物的现象方面,看到各个事物的片面,看到各个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

1、初次见面

几次聚会,认识处于感性阶段,看到表象。

第一阶段认识:这个朋友豪爽,交定了!

2、生活中开始接触(借车)

生活中初步接触,仍处于感性阶段。

通过借车这件事情产生认识:这哥们太虎了,以前错看了,这人交不成朋友!

2、生活中接触(遇事)

生活中不断接触,仍处于感性阶段。

再次产生认识:这哥们虎是虎了点,但遇事不含糊!

.................生活中经过长久的接触,不断的产生各种感性认识。

(二)理性认识阶段。社会实践的继续,使人们在实践中引起感觉和印象的东西反复了多次,脑子里生起了一个认识过程中的突变,产生了概念。产生了对事物的全体的、本质的、内部联系的认识。

2、重新相识

通过生活中多次深入接触,逐渐产生了较为全面的认识,逐步达到理性认识阶段。

“这哥们为人真诚、讲义气,缺点就是大大咧咧,有时候说话太直。总之,这人有他的缺点,但本质上不错,能交心,值得处长久朋友。”

2、几十年后

①认识的过程,第一步,是开始接触外界事情,属于感觉的阶段。第二步,是综合感觉的材料加以整理和改造,属于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阶段。

②只有感觉的材料十分丰富(不是零碎不全)和合于实际(不是错觉),才能根据这样的材料造出正确的概念和论理来。

③认识过程中两个阶段特性:在低级阶段,认识表现为感性的。在高级阶段,认识表现为论理的。但任何阶段,都是统一的认识过程中的阶段。

④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

三、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

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但人不能事事直接经验,事实上多数的知识都是间接经验的东西。

(一)直接经验

直接经验是自身参与其中,通过实践得出的经验。“任何知识的来源,在于人的肉体感官对客观外界的感觉”。

1、新衣服

直接经验:要认真对待审美,尤其是自己的老婆。

2、体重

直接经验:女人问体重时,要慎重回答。

①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

②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亲口吃一吃。你要知道革命的理论和方法,就得参加革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