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俊杰 | 萧何封地新传(小说)

 昵称PLJiA86N 2021-12-18


萧何封地新传
文|张俊杰
导言:
  《正德光化县县志》是一部记载从西汉到宋代汉江中游地段光化县(老河口市前身)人物、风景名胜等的官方历史志书,共二册,标价七元二角,本人手里仅一册。本文用小说写法解读这部历史书籍。内容以志书为纲,虚构一些内容情节,以供读者了解汉江地域文化。
                 
目  录
  第一回 尊皇旨萧何仆汉江  抚众人高祖论功勋
  落日余晖照咸阳,滔滔江水祭霸王。
  高祖闲暇承秦制,功劳第一属萧侯。
  话说《正德光化县县志》一书封君类 前汉言道:萧何沛人也,刀笔小吏辅佐高祖成帝业位丞相,以功第一封赞阳侯。
  一场大风雪,突然降临了。
  公元前206年,风雪从天上、从地上,搅起一团团白雾,扑向汉江中游丘陵地带。萧何不知为什么,一夜通亮地点燃油灯,来来回回在咸阳府邸独步。其所以彻夜难眠,皆是因想起秦朝灭亡,霸王项羽自杀,当今自己被封侯王是福是祸?秦始皇灭掉六国,统一中国以后,建立三公九卿制,大事汇于丞相,或最后由其定夺。而今,通过与刘邦一起揭竿而起,提升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位置,对于秦初“废除封诸侯,建潘卫制度,全面实行郡县制度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萧何比谁都清楚这段历史。然而,正是这种体制依然让沛县老乡亭长的地痞出身的刘邦给推翻了帝制,难道高祖真的心甘情愿封自己土地与金银财宝吗?
  正值萧何忧愁之际,院子里被纳为小妾的昔日霸王项羽府邸姬子的丫环翠玉弹着琵琶唱着似歌非歌的诗词:
  “伐无道,诛暴秦,张楚王流芳百世。
  战巨鹿,屠咸阳,楚霸王乌江亡命。
  深挖洞,广积粮,关中王无为而治。”
  咸阳萧何府邸大门紧闭,里面点着桐油灯,即将燃尽。身旁的夫人劝萧何:“无论如何高祖恩赐汉江广阔土地,是一件千载难逢的好事,何必忧心忡忡呢?”
  “夫人,有所不知,这光化县位于项羽旧部降将梁王彭越的楚地谷城一江之隔,可以说自己封地全部在张楚王陈胜、西楚霸王项羽旧部包围圈子之内,一旦这些异性之降将之王造反,首当其冲地就是要灭掉自己。”
  “那就出去听听小妹翠玉高见,毕竟其熟悉项羽手下,万一有个闪失也好有个照应。”夫人关切地扶着萧何走出府邸。
  且说翠玉在梦中恍恍惚惚地走近离乌江相似的汉江,看见霸王别姬的情景,次日便闻言夫君萧何被封汉江赞阳侯(后来的光化县),禁不住大惊失色,赶忙在院子里烧香,等萧何与夫人走出府邸,一尊香炉里已经盛满白灰,香火燃尽。
  翠玉将琵琶放下,拿起《离骚》正欲进屋,被夫人喊住,一同分析如何去汉江封地开拓疆土,安抚百姓。常言道:知夫莫过妻,唯恐萧何犹豫成病。翠玉劝慰萧何:“夫君无需担忧,这次去汉江利大于弊,其一,昔日您与刘邦高祖揭竿起义前,有过沛县县吏经验,治理汉江封地应该说不在话下。其二,当初高祖仅有数千人马,要不是您建议其一路收集散军,对秦军避实就虚迂回进军,与项羽斗智不斗勇,刘邦也不可能当皇帝。因此,尽管高枕无忧地去治理汉江封地。”
  “确实如此,这滔滔的汉江,三千里路云和月,造就出楚地文化,历史上第一位爱国主义大诗人屈原,生于秭归,长于汉江不仅写出传世诗词,更哺育不少百姓爱国爱家,只有赢得百姓拥护,就永远可以安享晚年了!”
  外面亭子前的风雪的威势,逐渐减弱了。咸阳萧何府邸的油灯依然摇动;不过,这一夜落在府邸外的雪花也融化了,灯光射的很远很远。
  次日,老夫人到咸阳府邸送别,关掩大门不提。
  诗云:三千里外驻赞阳,刀笔小吏跃龙门。
  且说萧何乘车,翠玉坐轿跟随后面,一行千余人马浩浩荡荡来到汉江上游地段上浪河时刻,奔腾不息的江水从一个青石老街而过,沿途水流鸟鸣,极为清静。萧何将翠玉加到车前道:“这次去赞阳不知何日才可以来看望你跳江而殉情霸王的姐姐,还是代为去乌江祭奠一下您姐姐与霸王吧,毕竟他们是一对情深意重,值得敬重的夫妻,等祭奠完,速来汉江赞阳找我。”这几句话恰好说到翠玉心坎上,她立刻带着几个随从去乌江而去。
  话说《正德光化县县志》一书封君类前汉言道:因萧何以功第一封赞阳侯。引起多位功臣皆曰臣等被坚锐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今何未常有汗马功劳,徒持文墨议论反居臣等上何也?帝曰:诸君知独乎追杀兽兔者狗也,发出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发出指示功人也,群臣皆莫敢言。
  那时候,令韩信内心不悦之处,便是刘邦这般言论,还有另一个降将项羽手下大将彭越也禁不住暗暗吃惊,半响皇宫之内都鸦雀无声,不见人四处走动。
  此刻,刘邦想起正往汉江行走的老搭档萧何,先是芒肠山与自己同心协力举起义旗,后是“月下追韩信”推荐人才,才致使自己与韩信夹击下公元前202年,将项羽击退于垓下(今安徽固镇),导致其大败自杀于乌江。若不是,听取萧何不以战阵而养民用贤人,安定三秦之地,不可能战胜项羽走上帝位。
  刘邦本想争取项羽旧部封立的十八侯那些举重轻重人物,巩固自己统治,没料到封自己嫡系大臣反倒被这些“异姓王”所妒忌,心里禁不住翻腾起来,有股子“功高盖主”之感觉,于是当众发表狡兔与猎狗、谋士之说,目的敲山震虎,给这些项羽旧部一点颜色看看,等散朝后,命令太监将大门咣当一声关上。
   欲知萧何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二回 秉丹心萧候献良计 躲大劫相国自毁名
  赞阳深处箫声浓,滚滚汉江涌河东。
  经纬智谋风云起,三杰毁灭随水漂。
  话说《正德光化县县志》一书封君类 前汉言道:鄂千秋曰帝与楚相距五岁,失军亡农,何当遣军辅其处。又汉与楚相守荥阳数年,何转漕关中给食,不反数亡山东,何当全关中以待万世功也。
  且说汉朝初年丞相、西汉初年政治家谥号“文终侯”,汉初三杰之一的萧何,辅助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政权成功,被封止汉江赞阳之地后,对于这位饱经诗书,具有经纬天地之才,而且身经百战、阅人无数的智者而言,知道成败之数,识安危之兆,晓得进退之路。
  常常带着一帮子读过几本《四书五经》、《诸子百家》,会吟诗作赋,手不能提,肩不能抗的读书人一起,在汉江边东看马窟云峰、西顾武当山七十二峰,南观巫山云雨、北望三尖之山,十足一个世外耕读隐士。
  岂料,好景不长,京城咸阳高祖差人飞马招萧何入京城共同治理国家,先后法,重新制定律令制度,作为《九章律》(《盗律》、《贼律》、《囚律》、《捕律》、《杂律》、《具律》,增加《户律》、《兴律》、《厩律》)等,并且协助高祖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尤其针对汉江、长江、黄河等沿岸因洪水泛滥而流离失所的现状,免除赋税之术鼓励逃亡之人返乡务农,恢复农业生产。对北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达到达到巩固边防的目的。
  那时候,国泰民安一派繁荣景象,无论是被派往边防,还是深居皇宫帮组高祖运筹帷幄,萧何总是在深夜咸阳府邸闷闷不乐。夫人见此情景又气又笑,私下询问夫君。
  萧何言道:“当年越王宰相给大夫种书曰:'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这就是为何进入咸阳之初,功臣们纷纷争夺金银财宝,而我独自四处收集治理国家的资料缘故所在!好在,高祖英明肯定了'楚汉荥阳之争,汉军面临缺粮危机关键时刻,我利用关中的漕运,士兵有粮草才转败为胜的万世之功。还赐给锦带,允许我可以配剑,穿鞋子上殿,入朝拜见高祖不用行趋礼。”
  夫人这一席话,犹如头上浇上一盆子凉水,满腹的欢欣顿时全无,关切地继续询问:“如今,和谐的社会,夫君又有何之忧愁呢?!”
  萧何道:“这般功臣武将乱世可以疆场杀敌,天平之世,就会像滔滔的汉江,表面上碧波荡漾,实质上却要在封地一带'见骨滩’、'石灰窑’、'黄瓜架’等地段兴风作浪,若是木筏不慎便会给搞个底朝天,时局依然动荡!”
  此时此刻,夫人方醒悟,萧何为何藏千里马千匹与封地汉江码头之东——马窟云峰地带的原因所在,更明白其手下万名卫士日夜在山中操练武艺的用意所在。
  话说《正德光化县县志》一书封君类 前汉言道:吕后用何计诛信使使拜何为相国,益封千户令,卒五百人,一都尉为相国卫。招平谓何曰上暴露于外,而君守于内,益封置术者以淮阴新反有疑君,心头勿受悉以家私财佐军,何从其计帝悦。
  诗云:只愿陈豨败走韩信显,不懂吕后毒计戮功臣。
  自从萧何辅助高祖登上帝位后, 政治气候似乎很富有朝气,吸取秦二世教训,西汉初年采取“无为而治”陆贾之术,经济复苏起来,但是诚如萧何上面担忧之处,这郡国并行制度,因“异性王”如齐王韩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赵王张耳等均为以前项羽部下,军队过于强大有“功高震主”之嫌!还没等其进行“同性王”封侯事宜,陈豨谋反,刘邦回军遇平定,不过多时,淮阴侯韩信即谋反关中,这一下非同小可,究竟会不会因韩信而株连自己?!
  恰在此时此刻,吕后召见萧何,言道:“应该说当年'烧栈道张良定谋,筑郊坛韩信拜将’,汉王因拥有你们三杰才有如今地位,但是这韩信你——萧何月下追回的逃人,如何要造反,'解铃还须系铃人’,还是你来动手诛灭他吧!”
萧何连忙拜谢吕后的信任,赶紧说出“请君入瓮” 遽诱而杀韩信之计。至此,落下“成也萧何败萧何”之恶名,萧何也因协助高祖消灭韩信、英布等异姓诸侯王,被拜为相国。话:请命入苑风波在刘邦听说韩信已死后,遂拜丞相萧何为相国,加封五千户,并派兵卒五百人为萧何贴身侍卫。咸阳内外道贺声不断,唯有挚友召平却深以为惧,私下说道:“韩信死前说过'狡兔死,良狗亨;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相国祸害自此开始了。汉王在外争战,现在淮阴侯刚刚才因谋反伏诛,你以为那五百人是汉王为了你的安全才在你身边的吗?我可不这样想。我劝你拒绝所有封地,并且将自己的私有财产充作汉军全军军费。”萧何听从召平劝谏,刘邦非常高兴。
  此刻,萧何封地汉江山清水秀,滚滚东逝的江水似乎诠释着相国之心,千秋功过,任凭后人去评说吧!
  欲知萧何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三回 伍员教何入青云  班固慧眼识知音
  咸阳同台谈萧何,御苑隔座看帝王。
  三杰之中人上人,史书民间身外身。
  话说《正德光化县县志》一书封君类 前汉言道:萧太史公曰萧何相国何于秦时为刀笔吏碌碌未有奇,归及汉与依日月之末为光,何谨守官苍因民之疾,秦法顺流与之更始淮阴,灭布等皆以诛减而何之动澜马位冠群,后生施后世与夭夭散,宜生等争烈矣。
  鄂西北汉江地段赞阳有句老话:伴君如伴虎,枪打出头鸟。为什么这样说?熟悉历史书籍的萧何站在滚滚东逝的汉江码头,凝视着封地汉江对岸古国(现谷城县)尖角伍家坡地带,回忆起春秋楚国名相伍举之子伍员(子胥)托给其奇怪之梦——当年其父亲为黎民百姓免受灾难,让其帮助楚灵王攻占秦穆公立下赫赫战功,遗憾到楚平王时代竟然误听奸臣之言,将伍子胥全家诛灭,人亡、家破、外走吴国磨难、磨难,背着“背叛国家之名,鞭尸掘坟。后来,没有急流勇退,落个挖眼悬挂吴国国门的下场。
  且说小妾翠玉见其闷闷不乐,询问缘故,萧何道:“高祖四处诛灭异性王,封同姓之王,其用意很明显,巩固其江山,如今,一同打江山的挚友们一个又一个倒下,我却成为异性王之头!况且,相国之位至关重要,稍微一言不当,便会人头落地,如何避免走伍子胥与其父亲伍举之路?”翠玉立刻献出一个招数:“自毁其名,全身隐退的办法!”自此,萧何无论是在封地,还是在皇宫内外四处收贿赂,还私自带人去皇宫重地耕地。此举引起朝野上下不满,纷纷进言:“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听取小妾之计,罪该诛灭!”高祖闻言大怒,立刻派重武轻文的大将周勃前去捉拿萧何入宫,这周勃一介武夫来到萧何封地道:“相国别来无恙,我受高祖之命前来擒你,请束手就擒,以免伤及无辜!”顿时,萧何府邸一家人哭成一片。紧要关头,有王姓尉侍随侍在刘邦身边时,问刘邦:“萧相国到底犯了什么错需要被逮捕呢?”刘邦回答:“我听说李斯任秦相国时,好事都归于主上,过错都归自己头上。现在萧相国受贿赂关说想要使人民进入御苑,故意讨好人民,所以我要将他治罪。”王姓尉侍说:“相国真的在乎那些金钱吗?而且陛下出城亲征讨伐陈豨、黥布时,相国在长安,若是要动摇国本谋反,实则易如反掌,但相国并没有那么做。相国不觉得那时是谋反的好时机,难道现在觉得受贿拿那些小钱才是好时机吗?而且秦朝以腐败而亡,李斯何足效法?希望陛下不要怀疑相国的为人,认为他是这么肤浅不懂得打算之人。”高祖闻言,顿时明白这位谋臣之计——金蝉脱壳,全身隐退!于是,赦免其罪,后来年迈的萧何跪走向刘邦谢罪,刘邦才说:“不要这样了吧!我不过是像桀、纣一样的昏君,萧相国为民请命,并没有过错,反而应该让人民知道我的过错。”机。高祖死后,他辅佐惠帝。惠帝二年(前193年)七月辛未逝世。萧何一向很避讳与曹参相比能力,病危时,推荐曹参继任相国。
  自此,萧何基本在封地过着隐身生活,不与政治结缘。
  话说《正德光化县县志》一书封君类 前汉言索隐替道:萧何为吏而无害及佐与王,举宗从沛关中即守。传输是刺汉军屡疲秦军必会约法可久,收图可大指兽发足其功惯取政绩书一居,延兔山曰高帝收民于暴秦残之余而何秉国均尽革秦苛法与之,更始天下宜之作。班固谓为一代宗臣一虚语哉!
  却说汉江赞阳萧何封地,顶有名的是现老河口市拦马河伍子胥当年的点将台附近一个大茶馆。而该封地无论是前汉、还是如今,汉江萧何封地始终都是南船北马、各地客商汇集之地,这一天东汉历史学家班固来到茶馆之内。
  正遇上几位文人相聚,“贵姓大号?”几位朋友上前拱手询问。班固言:“敝人免贵姓班。”落座后,大家七嘴八舌议论起萧何:“其中一位神秘秘言道:'列为知晓,我们光化县(赞阳前身,现老河口市)为何没有留下萧何过多的历史遗迹吗?”另一位也兴致很高说道:“王莽篡汉后,酂侯被废,建初七年,汉章帝采纳韦彪的建议,复封萧何后裔萧熊为酂侯。首任 西汉丞相前206年—前196年 继任:改为相国 前任:由丞相改之 西汉相国前196年—前193年 继任:曹参 。可以说萧何诺不知晚节不保。不去害死韩信,不去违背国法,祸害百姓,一定也是青史留名呀!”
  吃过几杯小酒,突然一个官吏迁马进店找班固,低语:“汉武帝刘秀正找其写关于萧何的历史志书。”班固立刻启程,赶往京城西安。关于县志前汉萧何封地赞阳轶事告一段落,至于后汉这片土地风景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四回 鹊传禹武情意长 重演萧候封赞阳

  王侯本宜适贤达,交友还应去鄙俗。

  英雄治国平天下,汉江再度传佳作。

  话说《正德光化县县志》一书封君类 后汉言道:邓禹字中华南阳新野人年十三能诵诗,与光武游学京师。禹幼知光武非常人也,遂相亲,附光武安楫河北。禹杖策军门见之甚欢,谓曰我得专封拜生远来宁,欲仕乎?禹曰不图也,但图明公威德加于四海,禹得效其尺寸垂功名于竹帛耳。光武笑因留宿。禹进说:今山东未安,赤眉青牧之属动以万数更始。即是常才而不自聪断,诸将皆庸人,崛起志在财产争用威力朝夕自快而已,非有忠良明智深处远谋欲尊主安民也,明公素有盛德大功为天下所佩服,军政齐肃,赏罚明信,为今之计莫如延揽英雄务悦民心立高祖之业,救万民之命以公而思天下不足定也。光武大悦与定计议拜为将军。斩将破贼平定山西功效尤著等。封为赞候从更封高密候死谥曰元。
  一次次路过老河口与丹江口交界处的禹王庙,读这本明代光化县志(现老河口市)前,一直认同民间说法,禹王庙是祭奠当年大禹治水而建,而今幡然醒悟是河南新野的禹中华被东汉刘秀封为赞阳候之后,为治理汉江洪水而夜不能寐,做出许多业绩,被后人怀念而修的“禹王庙”。
  话说西汉末年,社会矛盾日益加剧,王莽改制失败导致农民大起义绿林军、赤眉军相继攻占不少城市,而出生在湖北省襄阳市枣阳的汉室后代刘秀饱经诗书、仗义豪爽,在镇压起义军中屡建奇功,最后在长安建立东汉王朝。其中成功前后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退功臣,进文官”。
  话说鄂豫边界有两个古城:老河口(前身光化县)邓县(现邓州市),西汉末年出现一个祖籍邓县的河南南阳新野人的旷世奇才——禹中华,早在光武帝刘秀没有称帝之前,他们在游学京城长安时刻无意中相识,刘秀只见眼前这位衣着不整,却很有诗书气息的少年,主动上前与自己套近乎,很是奇怪!通过交谈发现这是一位隐居民间的高人。而13岁便深谙诗书的禹中华瞧见眼前这位身穿长袍,项带朝珠,神采奕奕,气宇不凡之人,立刻知晓是非常之人,值得交往。
  事隔数年后,两人再次在河北重逢,此刻刘秀已经独霸天下,见是故友很是欢饮,本想给昔日文友加官封爵。没料到,禹中华主动请缨去山西一带剿灭农民起义军,刘秀便答应其志。此时此刻,汉江一带狂风四起,而朝野之内一些官员依然争名夺利,而禹中华却像汉江之上的一叶小舟,率领千军万马,很快地征服山西动乱之军,让这一带恢复往昔的宁静,刘秀鉴于其功勋封为赞阳候,这便是中国历史上汉代第二个类似萧何一样的侯王。
  公元25年至57年刘秀执政期间,与高祖不同的是,这位后汉开国之帝,为加强中央集权,针对一些出身戎马,缺少文化,不熟悉法典制度,不明白治国安民,而且居功自傲,不守法纪之功臣,仅仅给予优惠待遇,就是不给实际权力。这便是“退功臣,进文官”之策。但是除去赞阳候(以后更为高密侯)邓禹(字中华)、固始候李通、胶东候贾复三人饱经诗书功臣参与国家大事外,一概不许其他列侯参与治国。与萧何不同之处,邓禹(字中华)不仅熟悉治国安邦之策,更具有高洁品行,帮助刘秀解放奴隶、精兵简政、发展农业、兴修水利等都起到关键作用,从而确保其封地安全。
  话说《正德光化县县志》一书封君类 后汉言道:范华论曰夫变通之世,君臣相择斯取作事谋始之机也,光武可谓言所从会矣!于是中分麾下之军以临山西之隙致使汾河响动怀赴如扫功。虽不遂而道亦弘矣!
  高祖之业救民之命他日光武披与地图而叹。又曰古之与者在德厚薄,不以小大鸣呼是言也,与伊吕启告其君者无以异。李通吴汉之徒何能及是哉,东京元功真无愧矣!吾取诸胡致堂云。
  禹于赞头非以禹为功之首,何为两汉开国功臣卒于大业无愧荣苍然修身。归行远避执教子孙可为世法,方之与殆于遇之资用国邑不修产利又可为后世享封国之法。
  却说汉江老河口东乡有句老话,叫做“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为什么这样说呢?只因邓禹之水缘故。东汉年间,汉江沿岸光化县与对岸谷城县两个船老大这天来到现在老河口市(前身光化县)秋风路口望江楼茶楼喝茶,两人议论起邓候起来,一个说:“邓候治国理家都是我们百姓学习典范,就是这治理汉江办法,对我们谷城很不利!”另一个说道:“此言差矣!以前,这汉江水泛滥时候,往往流向我们地处低洼之地的光化县,让数万百姓流离失所,而你们对岸山高百姓安然无恙,这对我们也不公平吧!正说着,负责县志的官吏走近茶馆之内,两人争执中,相继请其断个公道。
  官吏说言:“两位之言,均有不妥之处,都曲解了邓候的用意!”“你们仔细回顾历史,这汉江河进入均州(现丹江口)与光化县(现老河口)、谷城县境固封山地段时刻,河床出现不规则之状,往往是滚向平原的光化县地段,大片吞没良田,形成马头山、牛头山码头,整个良田沉入大江之内,仅有几个沙洲地显现出来,而对岸山区的谷城县山民缺水,庄稼颗粒无收,挑水困难,也没法养家糊口!”
  “邓候发动军民开挖河道,兴修水利,改变水的流向形成'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之景观,即治理住江河,还利国利民,岂不是一件大好事!”
  从此,这个典故便家喻户晓,两岸百姓为祭奠其功劳自愿修建“禹王庙!”由此,县志中前后汉历史已经告一段落,至今下集方志所写到北宋年间,这一带风流人物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五回 满江红里忆张全 名臣类里列第一
  炎炎夏日日夜长,北宋史书缅祖先。
  廉洁从政谁能识,汉江再度谱新章。
  话说《正德光化县县志》一书名臣类 宋道:张全操乾德四年知光化军时,三司请场院主吏有羡余栗及万石,匆五万束以上者赏全。操上言苟非倍取民租私减军食何以致之,乃诏勿复试行。
  且说,祖父生前一直喜爱给我讲述《岳飞传》缘故之一,北宋我们张家祖辈是个享誉北宋朝野的名臣,并且青史永载。如今,真的从我们这本古县志里面寻觅出祖先事迹,感概万千!
  翻开大学时候旧书北宋这段历史跃然入目,《中国古代史纲》157页太祖赵匡胤于建隆元年(960年)灭掉二李建立大宋王朝,见都开封。乾德三年(965年),入川灭掉后蜀。而我的祖上张全(我是张全后代,有古碑文作证)恰恰是北宋开国之县令,那个岁月军权、政权集中,在地方上行政机构是州、两级。那时候,科举制度很严格,县令都是殿试,也就说祖上是通过省试后,再殿试,也就是古书上写的“御殿给纸笔,别试诗赋”,由皇帝钦定的县令。
这便是为何我们老家方圆几百里都说我们是书香门第根源所在吧,世世代代能写会画也源于此。鉴于,是祖上不敢妄自菲薄,虚构事实,这里不妨用时评手法来个写实。
  单就《正德光化县县志》一书名臣类列举的上段文字来看,先辈张全回绝奖励之举说明是一个有品德之人。这也是我们老张家家训之首——以德立业、以德立世。坎坎坷坷四十一年后的我顿悟这家训之妙所在,更知晓这作为为人处世原则,确实需要一种淡泊名利的职业操守。即便是进入文明社会的今天,一些心怀不轨之人,面上一副仁义道德面孔,骨子深处却是男盗女娼之辈。明明知晓道德是何种寓意,就是不去恪守之,或以其为幌子,或包二奶,或养二爷,满足低级趣味感官需要,压根都是“既要当婊子,又要立牌坊之辈!”古往今来,这些道德骗子或存在文场,或官场,或商场等等,始终用这种名利来干坏事。因此,可以想象北宋那个战乱年代,尤其是一夫多妻制度时代,一个县令像捞钱财,女色是何等方便,而先辈却在朝廷给予奖励下回绝之,足见其品德与日月争辉,与山河同在!缅怀先辈最好方式是去其糟怕,汲取精华,秉承其崇高的职业道德与廉洁自律的精神。
  话说《正德光化县县志》一书名臣类 宋道:叶康直知光化县多竹,民皆编为屋,康直教用陶瓦以宁火患。凡政者皆务利民与学校,民多化之。当时歌曰:叶光化一宋城清如水平如术,累官,乡相卒。
  李仲芳字秀之贝州清河人知光化军汉水东至乾德区而南民居其术水悍为害。仲芳乃作石堤数千家皆恃以安官至顿田,员外郎以疾退居光化卒。详见墓表
  且说一个官员的自身品质往往影响一代又一代官员的政绩,正是前辈廉洁奉公被提拔后,继任的两个县令陕西人叶县令,河北人李县令都爱民为子。北宋有规定官员居住办公用具全是公家配置,服务人员也是公家供给,提拔后不得带走,所以,一日县衙文书对继任的叶县令说:“县太爷,你看这中央过分集中权力,引起一线财力匮乏,矛盾加剧,王小波等外地起义不断,不如成乱子也捞点私房钱,别学张全老爷太正直,走时候家里还是一贫如洗,如何?”
万万没料到,叶县令大声训词:“死文书!也不看看张全老师给我留下的好政绩,信口胡说啥子。”于是,再也没人敢胡言乱语,叶县令很体恤民情,先后帮助百姓修建不少砖瓦房屋,兴办教育机构,提高百姓文化素养,留下与先辈张全一样的好口碑。
  等继任者河北李仲芳县令时,汉江从当年女娲造人之地现老河口付家寨七岑崖地段,再次兴风作浪,将县城变成一片江底,百姓四处外逃。这个北方汉子默不作声,带领百姓一块石头一块石头垒砌高高的堤坝,几年光景不仅仅治理住着滔滔汉江,还让沙滩变成花果山,平地变成稻谷田。终于,积劳成疾,病死在这片热土地上,后人为祭奠其业绩修建庙宇李家庙,也就是现在毗邻河南省的邓州市附近的袁冲李家河地段。

  欲知第四位光化县县令欧阳修业绩,且看下回分解。

  第六回 望汉江缅怀北宋诗文革新 吊欧阳修文章名惯天下

  汉水连天河,人间蟠桃会。

  文章味醇厚,知是名儒人?

  话说《正德光化县县志》一书名臣类 宋道: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举进士谪夷陵令直吏馆叶清臣上疏得近徙改乾德,甚有患政官至添知政事卒赠太子太师谥文忠。
  宋与且百年而文章体裁独乃五季余习,锼刻对联......,读而心慕焉,苦志探究至废寝忘食必欲并口绝驰而追与之并遂以文章名冠天下远近翕然师尊之,奖引后进如恐不及赏语之下率为门人......
  按修一代名儒而其言论政治皆可为世法,其文章挽今而归之古盖伟人也,乾德贯为被化所故得详之。
  且说,北宋开国时代第四位光化县令便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这位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今天江西永丰人。三十三岁中进士后,因政治上与范仲淹接近,早年文学上也有共同之处,故被一再贬后任与邓州(范仲淹被贬邓州县令写下《岳阳楼记》)一步之遥的光化县任县令。鉴于,欧阳修是文学泰斗,故不敢妄加虚构内容,也决定采取拿手的杂文体裁来写这最后一章节内容。
  对于始终生活在老河口(原光化县)的笔者来说,自幼都听说不少关于欧阳修仕途上笑话,但是因其在老河口期间苦练文学写作,苦读笔耕写下佳作无数,从而教化了汉江沿岸百姓,故民间一种说法:光化两字就因欧阳修文章名惯古今,教化天下而起的这个县名字。如今,细读大学期间《中国文学史纲要》宋辽金元章节后,更加赞同“官场失意,文场胜利”的欧阳修是名副其实的北宋一代文学宗师的观点。
  正是:百姓品黄连,甘苦人人知;嘲笑文人者,自有被笑时!从手头这本明代人书写的县志来看,欧阳修被贬老河口后,早期政治上依然不成熟,与范仲淹一样因对北宋历史现实情况了解太深,而屡次仗义执言,针砭时弊,结果落个仕途越混越差的下场,受到幕僚们的讥笑。但是,像范仲淹一样,其将精力用于苦读诗书,在文学艺术园地不断求索。
  滔滔汉江,赋予这位落难才子一种灵性,使其上继韩愈、柳宗元文风,近承柳开、范仲淹等诗文改革思想,经过不断磨砺,终于成为一代散文大家,北宋诗文改革的领袖人物之一。其政论文最出色之处是“文与道一体”,也就是其认为有道之士,并不是都会写文章,而道又以文章来流传。所以其代表作《朋党论》认为:“君子与君子者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者以同利为朋。”类似这些真理言语与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又,后天下之乐而乐”如出一辙,都流传千古,受世人敬仰之!
  正当仕途上一些欲加害其的幕僚料定欧阳修不能逃脱汉江光化县这荒野磨练时刻,其却在老县城书院之内,吟诗作文,尤其在散文领域取得很高艺术成就。如:《泷冈阡表》是其为父母墓碑写的祭文,却通过母亲教育自己的言语说出父亲为官的清廉、爱民轶事等,情真意切,文章清新,笔法灵活;还有《醉翁亭记》散文,也是其早在光化时候常常为排泄寂寞情绪,在百花上上与文友喝酒观景而体会出“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道理,还有其因排泄治理汉江洪水之苦游玩老河口牛头山时刻,感悟出“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知乐,人知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正是因为其贬老河口依然没有在困苦下失去大节,能够安贫乐道,才使其在滁州写下《醉翁亭记》传世之作。遗憾的是这位文学泰斗,晚年却圆滑处世,在文学上没有什么新的成就,但是仕途却扶摇直上九万里,成为太子的老师。
  行文至此,至于元明清以及光化县一带风景等,鉴于个人精力问题,就不再探究,匆忙结束这个笔记,因才学浅薄,挂一漏万之处很多,还期待读者多多斧正。

-End--

审稿:李伟  图:网络  美编:May



作者简历:张俊杰,笔名千里汉江、红盾文秘战士。男,汉族,1971年12月30日出生于湖北省老河口市,1992年大学中文专业毕业,参加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一线文秘工作;1998年在老河口市委从事组织科工作一年;1999年至今一直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一线从事文秘工作。2003年取得自修武汉大学法学本科学历。迄今一直供职于湖北省老河口市市场监督局,曾被求是理论网、光明网、荆楚网、长城网等十大媒体评为特约时事评论员,网络媒体著名时政评论家。现为襄阳市作家协会会员。最喜爱研究的文体是杂文,因为这种文体,不仅能够将自己始终秉承“择善人而交,择善书而读,择善言而听,择善行而从”做人原则,“人心一真,金石可镂;云中世界,静里乾坤;逆境比下,怠慌思上”的处事理念融入之中,在写作实践中,或古今上下,天南地北,五行八业入笔成章,或经国风云,茶酒余事,是非曲直入段中,起到了鞭挞丑恶,歌颂真善美的目的,更展示了个人豪放与耿直、醇厚的本性,还留给后人以启迪,故迄今依然在杂文园地耕耘。目前,已先后在、省、地级报刊、媒体刊用各类稿件达万余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