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养胃还是养脾,不能混为一谈

 沙沉水净 2021-12-19

案例:有一个患者,表现为胃胀,大便不畅,伴有干呕,恶心,有时候打嗝儿,吃了饭不消化,觉得很难受,一整天都很不舒服。患者认为是自己消化功能差,就买了健脾丸来吃,吃了有一两个星期,觉得不仅没缓解还加重了,主要表现为口干、大便更加干结,通过望闻问切,得出他不是脾气虚,而是属于胃阴不足,改成和胃的药后,症状得以改善。

梨汤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知道了,脾胃它们是密切联系的,中医讲脾胃是相表里的脏器,它们相互一定要协调,一定要共同工作,但是它们要完成这个受纳水谷(也就是我们吃的食物)、消化水谷,把这个水谷精微输送到全身应该到的地方去。虽然脾胃是相互配合的,但是它们所执行的工作是不一样的。脾胃均属土,土是承载万物,长养万物,所以脾胃是营养我们全身的,但是它们各自有一个特点,脾为阴土,胃为阳土。

脾胃协调

《内经》上讲阳道实阴道虚,意思是脾是阴经,它走我们内侧,胃是阳经,它走我们外侧。胃多气多血,容易伤精、化燥、上火,所以说阳道容易实,如果胃有病,容易出现燥热、阴虚。而阴道虚是说脾气容易虚,表现为乏力、纳差(俗称不想吃东西)、畏冷、消化不好、大便溏薄(大便稀,不成形状)。胃就是喜润恶燥,它需要津液(也就是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统称,有时专指唾液)很充足,滋润它,饮食物才能不断下行,如果阳道实,胃经燥热后,它就不往下走。所以说养胃还是养脾,不能混为一谈,若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不要自己给自己“看病”,自己给自己“买药”,有可能您所治疗的方向就是错的。

胃不好与消渴(糖尿病)有什么关系呢?消渴病的记载很早了,汉代的《金匮要略》对其有方有药有治疗,它认为消渴就是胃津匮乏,胃有虚热或者燥热,也就是燥热津伤就会出现这种口干、口渴、便秘等,但是也存在虚火,虚火在中医中认为火可以化食,就会消谷善饥(也就是吃得多),多饮多食的现象久了就会影响肾脏的功能,也就出现多尿。多饮多食多尿,称为“三多”,为糖尿病的主要症状。所以说胃和糖尿病是有一定关系的,其实很多的病症都含有胃阴虚的成分,比如胃炎、食管炎、食道癌等。

每天了解一味中药:

石斛

石斛:核心功效是益胃生津,滋阴清热,性微寒,味甘,可用于治疗热病伤津,口干烦渴,胃阴不足等病症,适用于热病伤津,肾阴亏虚的人,不适用于温热病,阴虚内热的人,禁忌人群为湿温热尚未化燥伤津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