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消渴药方

 johnney908 2014-05-14

消 渴
  (二)中消 、
  1.胃火消中。
  症状及分析。
  多食易饥一一胃火(邪火)杀谷,引食自救。
  口渴多饮一一胃火坚燥、肠胃燥热,引水自救。
  溲数一一燥热痞闭渗泄之路,所饮之水为暴虐所迫,直趋而下。
  形体消瘦一一肠胃燥热,食入于胃,化而不收,谷气下泄,肌肉失养。
  或大便秘结一一肠胃坚燥失润。
  苔黄燥、脉滑实有力一一胃热。
  治法,清胃润燥。
  方药。白虎汤,猪肾荠苊汤。                 查药方1 查药方2
  方解。白虎汤中石膏,知母清胃之热,粳米、甘草和中为引,入胃清热,为清阳明热之正方。临床可视病情需要加减。历代用此类方治消渴甚多,猪肾荠苊汤即其一。例如《千金》;“治消中日夜尿八九升者”。《圣济总录》。“治内消所食物皆作小便,皆治强中”。方中石膏、知母、黄芩,清肺胃之火,葛根、蒌根、荠苊生津解热毒,人参益气,大豆滋液,磁石、猪肾引药入肾、滋液润燥,较白虎汤更为对的。
注,荠苊,出《别录》,为桔梗科植物荠苊的根,有甘寒解毒、清热化痰之功。
  变证,
  (1)胃中坚燥:
  胃火一一内热干燥,津液壅滞不通一一饮食无度、渴饮喜冷、胃中痞满嘈杂、烦躁昏闷、口干唇焦、大便结燥,或口舌溃烂、牙龈肿痛、苔黄燥、脉滑数一一治兼攻下微利、泄夺火郁以救胃。方选如下; 、

  巴郡太守三黄丸。寒凉救胃。 .
  顺气散。微利除热。
  调胃承气汤。通泄火郁以救胃津。
  大黄甘草饮子。滋液缓下。
  知母散:缓下泄热生津。
  消中之症,古法多取调胃承气,其义溯出《伤寒论》,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主病。火类》论消渴治法时说;“故仲景言,伤寒里热太甚而胃中干涸烦渴者,急下之,救其胃气,方用甘草、大黄、芒硝,大寒之药,谓之调胃承气,达其原理也,无非是取义急下存阴救胃之意”。但伤寒胃家实烦渴与消中烦渴,胃火虽同,病本却异。中消之证火旺肠中未必燥矢,所以烦渴者乃肠中坚燥(燥热)下法非取攻下燥矢,乃取泄通火郁,故承气汤唯壮实便秘者可暂时用之以通府泄热,不可太过,否则易致泄伤脾胃阴津。《仁斋直指方论》说消证是;。虚热不可大攻,热去则寒起。。明。方隅《医林绳墨.消渴》谓。。切不可投大寒大冷之药,而使脾胃愈伤。,指的就是这种情况。
  又,中消之火,其来有渐,乃素蕴之火,积渐之热,是一种慢性疾病。汤剂大量急攻,多有不宜,清.李用粹《证治汇补。消渴》也说;“上消中消,治之太急,久成中满之证。,可见,中消病,虽然消谷善饥,状着实证,但大剂寒凉急攻,甚非所宜。河间有见得此,故其顺气散,改用小承气为散剂,仅取。微利为效。。大黄甘草饮子则取大黄与大豆同煮三五时为襁稠,水少更添….一,亦取久煎缓其药性。(注。缀,音降,去音,意粘、浓。)
  知母散则清胃生津中结合攻下火郁,凡煮散轻剂,亦取缓攻。
  至于肾水不濡,肠枯液燥,燥矢不行则非此所能治了。
  (2)火旺伤阴, ,
  胃火消烁一一胃阴耗伤一一津不上输、肺气萧索一一前证(主证)日久,知饥少食,或兼鼻燥咽干、唇焦,干咳少痰,胸闷气短,苔薄,质红而干 脉细数一一清养肺胃
   (清火兼养阴)一一竹叶石膏汤,生津甘露饮。
  胃火中消,久则阴无不伤之理。胃阴伤耗,火气未消,故中消证久,药忌苦寒,当用甘凉养胃以复阴气,竹叶石膏汤,清热养胃之正治。《丹溪心法。消渴》云,。三消不可用半夏。,以其性燥,用时可减去,加知母(当然非绝对不可用,当有痰湿时仍当用之)。为清热养胃之治。生津甘露饮(加竹叶)《宣明论方》、《卫生宝鉴》称麦冬饮子,主治。膈消,胸满烦心津液燥少短气。,乃治肺胃气阴不足,虚火犹炽之方,故在清热生津之外,兼用参、麦、味、地,兼滋补上下以救中焦,较之竹叶石膏汤,更为惬合。
  (3)阴气已虚、胃火尚烁;
  胃火一一津燥阴伤一一阴伤及气一一阴气两虚、胃火未消一一前证未解、兼见头昏体倦、劳作无力,休息后少差,面色萎黄,或食后腹胀,脉弱,或右关独弱一一益气和阴、兼清胃热一一中消黄芪汤(益气清热),竹叶黄芪汤(补气血清胃火)。
  中消火烁津伤、阴虚及气,气失化源,治当益气和阴,兼清胃火。中消黄芪汤在白虎汤清热基础上,加益气化阴的竹叶,清心和胃之中,有兼养气阴之用。竹叶黄芪汤中有竹叶石膏汤之清胃,黄芪、人参、四物汤补气滋血。清。程曦等《医家四要。消渴无火不生》治消渴总用此方加减,乃治疗消渴证气血虚、胃火尚盛,故用药法度如此。

  唯此时胃气已伤,用药当用养脾扶胃,必得气复津回阴生而胃火可退,不可用苦寒大凉之品。若火势已退,当转照以下各条治法,减去凉飈清风、转施甘淡养胃。
  (4)胃火已戢,阴气难复;
  胃火一一伤阴耗气(壮火食气)一一气虚火戢(气不足便是寒)一一兼证未消,而饥不能食,纳谷减少,渴而少饮,多食脘胀,便结,苔薄,质光,脉细弱一一甘淡养胃、凉润生津一一除烦养胃汤(清和肺胃),天花散、又名玉泉散(滋阴生津)、五阴煎(补脾和阴)。
  消中既久,火烁阴虚,阴津虚久则气失化源,故气阴既虚则火势顿衰。此时,苦寒碍胃固禁,甘凉亦勿过投,要取益气和阴、甘淡养胃较好,丹溪玉泉丸则益气化阴、甘酸滋津更好。除烦益胃汤清和肺胃、甘淡和中,便于常服。若脾气兼伤,大便溏泻,则五阴煎实脾养胃,较为惬合。
  (5)津枯肠燥,阴虚便难。
  阳明火结一一伤阴一一肠液干燥一一大便不通(水乏舟停)一一滋阴增液、通便泄热一一增液承气汤。
  凡消中日久,阴津伤耗之余,肠中液燥,下之不通,或屡下屡结,当用增水行舟。结粪即通,不可更用硝黄。可以继用增液汤,以补药之体,作泻药之用。当知此燥结是阴液不足所致,未可见燥便下,屡下屡结,屡结屡攻。
  (8)胃火乘肺。
  胃火消中一一胃阴消烁一一阴不制阳,火炎灼肺一一症候先见中消善饥,次伴上消干渴等症(以中为主)一一清胃火以泻肺热一一方如白虎加人参汤、生津甘露饮、麦冬饮子等。甚攻下泄热以安肺胃者如调胃承气、宣白承气汤。宣白承气兼有清肃肺胃之效。
  (7).胃热下传。
  胃火中消一一胃阴耗损,火延下焦一一中下合消一一兼清中下以保水源一一生地八物汤。 ‘
  中消胃火消烁,阴不制阳,每易上炎下灼。炎上之热烁肺,形成肺胃火燔,.中上合消。当参肺胃火势以及二经气阴伤耗的程度,选用清胃肃肺、养阴生津,益气诸方,消息为治。一般而言,火旺之候多起于中,还应清胃养胃为先着.下灼之热引动相火灼阴,清胃之中当合泄相火以安肾,肾不伤则水可上救燎原之胃。生地八物汤中,芩连清胃火、知柏丹皮清相火,麦地山药养五脏之阴,其治疗重清热。虽病势重在下焦,肾虚则非此所宜,而当以滋肾为本了。
  (8)胃热挟湿、津气不输:
  肥美湿热一一律不输转一一口干、善食而疲(热蕴中焦)、自汗、渴饮(津不上输)大便结燥、小溲频数、苔腻、质红、脉濡数一一清胃泄热、结合疏中升津一一兰香饮子,一名甘露膏(《兰室秘藏》)。
  素啖肥美、甘味,脾胃湿热内生,阻障正常气化,故生消渴之疾。清.。张志聪《侣山堂类辨。消渴论》。。有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肺不能通调水道而为消渴者。人但知以凉药治渴,不知脾喜燥而肺恶寒……以燥脾之药治之,水液上升即不渴矣。,所以,对肥甘生热,挟湿滞脾之证,单纯凉遏清滋,非其所宜,要在清热之时结合清香悦脾,借燥睥升清以止肺燥之渴,但应苦辛合化、清化并用,不过用苦温,致犯化燥助火之禁。
  2。脾胃气衰、谷精不守,
 症状及分析:
  消渴饥不能食或虽能食稍饥则馁,怔忡不安一一脾胃气馁,不能运化或食不化为气。
  渴饮不多,多饮则肿一一脾不化精之渴,求救于饮,而饮入不运,辄作肿胀。
  溲清而甘一一谷精不守,流为死气。
  体疲乏力一一脾虚、四肢肌肉失养,无气以动。
  大便溏一一脾气不运,水精不摄。
  舌淡、脉弱一一气虚脾弱。
  治法。益气摄精。
  方药;白术散。
  方解:
  方中四君子汤补脾益气,葛根升津止渴,木香、藿香祛除陈腐之气。 “仁斋用本方加五味、柴胡,治消渴不能食”(《医门法律。消渴论》),亦取其升清气,摄脾精。考洁古中消治法,能食而渴者,白虎加人参汤,不能食而渴者,钱氏白术散倍葛根。
  《医林绳墨.消渴》;“中消初起,调胃承气汤,久则参苓白术散。,。三消者,当以白术散养脾生津为主,或用五味、参、麦,地黄、天花粉之类……,切不可投大寒冷之药,而使脾阴愈伤也。。
  当中消久病,气阴转衰,或过用大寒、或攻下之品,失缓急之制,以致上热未除、中寒复起,中气受伤,脾精不摄,则津液不生,四脏失养,病转不能食,或有满胀(虚胀)之患。此时当要养脾益气、摄气生津。此时倘仍寒凉戕贼中气,难免变生肿胀而犯虚虚之误。故健脾之法,在三消证后期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种治法。历代医家也都赋予足够的重视。兹再举一二略示之。如;
  《仁斋直指方论.消渴》认为。。消渴之证候….”治法总要服真料参苓白术散,可以养脾自生津液”。
  清.李用粹《证治汇补。消渴》。。五脏之精悉运于脾,脾旺则心肾相交,脾健则津液自化,故参苓白术散为收功之神药也。o又。。若脾胃气衰,不能交媾水火,变化津液而渴者,参苓白术散”。 . ‘
  不过,应该注意的是。消渴证健脾务在生津摄气,只宜甘淡养胃、升清益气,不可用苦燥之法,且便依据病情酌加酸甘化阴之品,如乌梅、五味、人参、麦冬、花粉、地黄之类,以调摄阴阳,养阴生津。 .
  变证:挟有火或兼下消证者,要须在各型本证中,特重本法养胃、益气、摄精,不可忽也。
  总之,中消之候颇为常见,病在脾胃,以胃火为多见。初起年壮,善饥消谷,不无实证。古称二阳结谓之消,其证候以善食消瘦为主证,治法以清泄阳明之热为主,热甚燥结也,酌用斧底抽薪之法。但应注意,攻下之用意在于通泄火郁,宜重剂轻投,缓下泄热,不可责效于下,以冀捷效。但是?肖渴本证多虚,急攻峻下,去火泄热,气阴随耗,其燥愈增,随即复结。清。喻嘉言《医门法律.消渴论》。。中消之火,竭泽之火也,下之则愈伤,言外之意是说消渴中消之壮火食气,久则气阴两伤,虚火内燔,不可用下实之法,当用资生增液以濡通坚燥。
  清火不宜过用苦寒,苦寒太过亦能化燥,且能败胃索气。大法总以甘凉濡润,甘淡养胃为宗旨。阴伤及气者,当注意气阴兼顾,俾气复而阴津自生,火势自戢。喻嘉言说;。消渴之患,始于微而成于著,始于胃而极于肺肾”(《医门法律。消渴论》),盖肺居上而畏火,中消火性上炎,则善食而渴,中上合消。水为火之对,火胜则水竭,而相火下动,肾阴消烁,中下合消。治法各宜兼治与。防微杜渐”,绝其传化之机,
这是消中治胃之大法。
  中消证初起有胃火,后亦多虚,固非独借清滋所能济。后期病深,多见脾胃已虚,而口渴能食等症仍存,或竟不能食的,则此时口渴乃脾虚不能正常输送敷布津液的结果。《医贯。消渴论》说;。脾胃既虚,不能敷布其津液故渴,其中纵有能食者,亦是胃虚引谷自救。。然则此时病机巳由有火变为气虚(由实转虚)。脾不能运化水谷精微,则肾既无所贮藏,又无所填补,必至素蕴水精,亦竭绝尽输于下,而成土崩瓦解之局。所以中消证中用白术散益气摄气,实为平复中上,以保护肾精,使消证不传诸肾之一大要法,且为临床所常用。
消渴本证治分类筒表
┏━━━━━┳━━━━━━┳━━━━━━━━━━━━━━━━━━┳━━━━━━━━┳━━━━━━━━━━┓
┃ 上消.  ┃ 燥热伤肺  ┃ 烦渴多饮,尿多舌赤,苔薄黄,    ┃ 清热润燥,生  ┃ 消渴方       ┃
┃      ┃      ┃ 脉数                ┃ 津止渴     ┃           ┃
┣━━━━━╋━━━━━━╋━━━━━━━━━━━━━━━━━━╋━━━━━━━━╋━━━━━━━━━━┫
┃ 中消   ┃ 胃火消中  ┃ 消谷善饥,口渴多饥溲数,形体    ┃ 清胃,润燥   ┃ 白虎汤       ┃
┃     ┃       ┃ 消瘦,苔黄燥、脉滑实有力或兼    ┃         ┃          ┃
┃     ┃       ┃ 便秘                ┃         ┃          ┃
┃     ┣━━━━━━╋━━━━━━━━━━━━━━━━━━╋━━━━━━━━╋━━━━━━━━━━┫
┃     ┃ 脾胃气虚  ┃ 消饥、饥不能食或虽能食,稍饥    ┃ 益气摄精     ┃ 白术散      ┃
┃     ┃       ┃ 则馁。渴饮不多、溲清体乏无力、   ┃         ┃          ┃
┃     ┃       ┃ 或兼肿,便溏、舌淡、脉弱      ┃         ┃          ┃
┣━━━━━╋━━━━━━╋━━━━━━━━━━━━━━━━━━╋━━━━━━━━╋━━━━━━━━━━┫
┃ 下消   ┃ 肾虚火亢  ┃ 尿频多,口干,腰膝酸软,尿浑    ┃ 滋阴固肾    ┃ 左归饮       ┃
┃     ┃       ┃ 浊、甜。或兼烦躁、遗精、失眠、   ┃        ┃           ┃
┃     ┃       ┃ 舌红、脉细数            ┃         ┃          ┃
┃     ┣━━━━━━╋━━━━━━━━━━━━━━━━━━╋━━━━━━━━╋━━━━━━━━━━┫
┃     ┃ 阴虚及阳  ┃ 小便多,甚至饮一溲二,尿清如水,  ┃ 引火归元    ┃ 八味丸       ┃
┃     ┃       ┃ 或见浑浊如膏、口渴少饮、面色    ┃ 蒸腾水气    ┃          ┃
┃     ┃       ┃ 黧黑、憔悴、耳轮耳乾、浮肿或    ┃        ┃           ┃
┃     ┃       ┃ 少尿。或兼五更泄泻、腰膝酸软、   ┃        ┃           ┃
┃     ┃       ┃ 形寒肢冷、阳萎早泄、苔白淡嫩、   ┃        ┃           ┃
┃     ┃       ┃ 脉沉细               ┃        ┃           ┃
┣━━━━━╋━━━━━━╋━━━━━━━━━━━━━━━━━━╋━━━━━━━━╋━━━━━━━━━━┫
┃ 兼证   ┃ 痈疽    ┃ 经络不利、血气壅滞         ┃ 清热解毒    ┃ 五味消毒饮、黄芪  ┃
┃      ┃      ┃                   ┃ 益气解毒.   ┃ 六一汤、犀黄丸   ┃
┃      ┣━━━━━━╋━━━━━━━━━━━━━━━━━━╋━━━━━━━━╋━━━━━━━━━━┫
┃      ┃ 肿胀    ┃ 土不制水、转输无力         ┃ 实脾利水    ┃ 参苓白术散     ┃
┃      ┣━━━━━━╋━━━━━━━━━━━━━━━━━━╋━━━━━━━━╋━━━━━━━━━━┫
┃      ┃ 聋、盲   ┃ 肝肾精耗              ┃ 滋养肝肾    ┃ 杞菊地黄丸     ┃
┗━━━━━┻━━━━━━┻━━━━━━━━━━━━━━━━━━┻━━━━━━━━┻━━━━━━━━━━┛

 

 

 


  三、分证论治
  1.燥热伤肺
  证候口干舌燥,烦渴多饮,尿频量多,气短乏力,神倦自汗,舌红苔黄、脉洪数。
  证候分析五志过极,心火炽炎,移热于肺,或嗜食肥甘酒类,胃热上乘于肺,或下源肾水亏乏,不能制火,火势上浮乘肺,均可刑伐肺金,肺因燥热所伤而无力敷布津液,津液直行膀胱排泄而出,则溲多尿频;津液不能上承,故口舌干燥,烦渴多饮;壮火食气,燥热伤津耗气,故见气短乏力,神倦自汗;舌红苔黄、脉洪数为燥热之象。
  治法清燥益阴。
  方药运用
  (1)常用方清燥救肺汤加减。药用桑叶、生石膏、胡麻仁、阿胶、麦冬、杏仁、枇杷叶、人参、甘草。
方中桑叶苦甘寒清宣肺燥,生石膏辛甘寒清肺金燥热,二者合用清泻肺胃燥热,治其致病之源,且清中有宣,清中兼润,用为君药;阿胶、麦冬、胡麻仁润肺滋液,同为臣药;杏仁、枇杷叶味苦以泻肺气兼润肺燥,人参、甘草益气和中而培土生金,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用为使药。诸药合用,甘凉滋润之中,肺胃燥热得以清宣,气阴得复。
  (2)加减烦渴甚者,加天花粉、石斛;热甚而见呼气灼热,气息促急者,加黄芩、地骨皮、知母;口干燥甚者,加生地、葛根、芦根等;痰多加贝母、瓜蒌。
  (3)临证参考上消之症,多为心热移于肺,故在润肺同时需兼清心火。热极甚者,可加用天然牛黄粉。心气耗损明显者,可用麦冬饮子。烦渴甚而上药不解者,可用鲜生地煎汤代茶,或入乌梅、五味子以酸甘化阴。偏阴虚者,可选二冬汤;偏气虚者,可选用生脉散合黄芪饮子;气阴两虚者,予生脉散并加重人参用量。
  2.肺胃燥热
  证候烦渴多饮,消谷善饥,尿频量多,尿浊色黄,呼出气热,舌苔黄燥,脉洪大。
  证候分析饮食不节,积热于胃,胃热熏灼于肺,肺热伤津,津液耗伤,欲饮水自救,故烦渴引饮;饮入虽多不能敷布全身,津液自趋下泄,加之肾失固摄,水谷精微从小便而出,故尿多而混黄;胃为水谷之海,主腐熟水谷,胃热过盛则消谷善饥;肺胃燥热上浮,故见呼出气热;舌苔黄燥、脉洪大为燥热之象。
  治法 清热生津。
  方药运用
  (1)常用方 白虎加人参汤加减。药用生石膏、知母、人参、粳米、炙甘草。
  方中生石膏辛甘大寒,清泻肺胃,止渴除烦,用以为君;知母苦寒质润,助石膏清泄肺胃之火而润燥养液,用以为臣;更加人参甘温补中益气,救阴滋燥而养生气之源,粳米、甘草调中和胃,培养津液之本,缓君臣药物之寒性,共以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兼以为使。方中石膏与人参同用,一清一补,清泻火热之中兼可益气养阴,治标而不忘固本扶正。 .
  (2)加减热甚者,重用生石膏,可加黄连、酒大黄,量不宜大;消谷甚者,可适当加重甘草用量;渴甚者,加天花粉、芦根、麦冬、生地等。
  (3)临证参考本证为中上二消合见,治疗宜肺胃兼顾,一般以清胃泻火为主。人参、甘草、粳米益津护胃,防大寒之品伤胃。人参又具益气养阴之功,必要时可加大用量。此外,治本证候还可选用玉液汤、滋膊饮等。本证治疗时,切忌过用寒凉而致气虚中满等证出现。
  3.脾胃气虚
  证候 口渴欲饮,纳少便溏,神靡倦怠,消瘦乏力,舌淡苔白,脉细弱。
  证候分析燥热之邪本易伤气,或更兼治疗失当,过用大苦大寒之品,消渴未止,脾胃反伤,脾失健运,谷气下泄从大便出而便溏,津液不能上输,则口渴欲饮;脾胃失健运之职,水谷不化精微而尽为糟粕,清阳精微不得实四肢布周身,则倦怠神靡,消瘦乏力;气虚血弱则舌淡苔白,脉细弱。
  治法 健脾益气。
  方药运用
  (1)常用方七味白术散加减。药用人参、炒白术、茯苓、木香、葛根、生甘草。
  方中以人参甘温健脾益气为君;以苦温之白术、甘淡之茯苓健脾祛湿为臣;佐以木香行气助运,葛根升发清阳并助运化,止泻并可生津止渴;甘草甘温调中为使。全方合用,甘平益气健中并助运止泻,使清阳得升,精微得布,不寒不燥,无耗气伤阴之弊。
  (2)加减纳少便溏明显者,加山药、莲子肉;气虚甚者,人参加量,或加黄芪、五味子;气阴两伤者,可加沙参、玉竹、黄精等。
  (3)临证参考脾胃气虚证见口渴欲饮时,不可用白虎、承气类寒凉泻火之剂,以免重伤脾胃,犯虚虚之戒。此外,温热补品亦不宜用,以防燥热之邪得助。唯健脾益气、生津止渴之平补剂七味白术散为宜。
  消渴病发展过程中除可见脾胃气虚证外,临床上更为多见的是三消兼脾胃虚弱,气阴两伤,阴虚有热之证。施今墨先生治疗消渴病,每以毓阴清热,益气健脾为大法,以党参、麦冬、生地黄、五味子、黄芪、山药、苍术、玄参为基本方。其中,增液汤有养肺胃肾三脏之阴液,清上中下三焦燥热之功;生脉散具益气生津敛精之效;又以黄芪配山药,气阴兼顾,收健脾益气生津,补肾涩精止遗之功;苍术配玄参,互制其短而用其长,健脾敛精助运同时兼滋肾降火。诸药伍用,集益气养阴、生津涩精、健脾补肾、清降虚火诸功于一炉,临床用之每多效验。
  4.湿热中阻
  证候 口渴而不多饮,似饥而不欲多食,口苦粘腻,脘腹满闷,苔黄厚腻,脉濡缓。
  证候 分析消渴日久,脾虚生湿化热,或新感湿邪,或饮食肥甘厚味生湿化热,湿热蕴结脾胃,中焦气机升降失司,浊湿不降。气机不畅,则脘腹满闷;脾气不升,不能运化津液上承,兼热伤津液,则口渴而不多饮;热灼谷而湿滞中,则似饥而不欲食,口苦粘腻;苔黄厚腻,脉濡缓为湿热中阻之象。
  治法 清热化湿。
  方药运用
  (1)常用方黄芩滑石汤加减。药用黄芩、滑石、茯苓皮、猪苓、通草、大腹皮、白豆蔻仁。
  方中黄芩苦寒燥湿泄热,滑石甘淡寒以清热利湿,二者共为君药;茯苓皮、猪苓、通草甘淡微寒利湿清热,共为臣药;佐以辛温之大腹皮、白豆蔻以行气宽中、化湿消水。上方寒温并用,清、化、利共旋,则中焦阻滞之湿热得以分消,温燥苦寒互制偏性,无伤阴助热或伤阳助湿之弊。
  (2)加减热重而渴甚者,加天花粉、麦冬、葛根;湿重满闷者,加藿香、砂仁、木香;兼胸胁满闷,头晕目眩,喜太息等肝郁见症时,可加柴胡、枳实、白芍、葛根。
  (3)临证参考消渴病的发生可因饮食不节伤及脾胃,脾虚湿阻,郁而化热,湿热交阻,伤气耗阴所致。消渴病的发展同样可由于调摄或治疗不当,致脾愈虚而湿愈阻,湿郁化热,不仅伤阳耗阴,且可使消渴病治疗趋于复杂。湿热内阻兼阴虚气弱,用药宜化湿而不过燥伤阴,清热而不过寒伤阳。尤应注意中病即止,及时调整治法,因清热化湿法总非消渴病的治疗大法。
  湿热中阻而兼见肌肉酸胀、四肢沉重者,治疗可用四妙散合上方加减。常用药物有:苍术、黄柏、牛膝、薏苡仁、猪苓、茯苓、厚朴、陈皮、茵陈、葛根、天花粉等。
  阴虚而见湿热内阻者,往往易致气滞血瘀证并见,治疗除清热化湿外,理气活血、养阴通络之品,如广郁金、葛根、丹参、牛膝、苍术、玄参、赤芍、白芍常须伍用。
  5.肠燥伤阴
  证候多食易饥,口渴引饮,大便燥结,舌红少津,苔黄干燥,脉实有力。
  证候分析长期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醇酒、辛辣之品,胃中积热。阳明燥热蕴结胃肠,耗灼津液,故口渴引饮;津液既亏,肠道失润,则大便燥结不通;胃热过盛致多食易饥,食滞胃肠,更耗津液,故大便干结,燥实结于里;舌红少津,苔黄而燥,脉实有力为热盛津伤,腑实内结之征。
  治法滋阴通腑。
  方药运用
  (1)常用方增液承气汤加减。药用玄参、麦冬、生地、生大黄、芒硝。
  方中玄参味甘咸微寒,壮水制火启肾水上承而通二便,麦冬、生地甘寒养阴润燥,三者合用有增水行舟、滋阴润肠之功,共用为主药;辅以大黄清热泻火,荡涤肠胃糟粕,芒硝软坚以攻下,共为辅药。合用共奏增液润燥,泻热通腑之功。
  (2)加减燥渴甚者,加生石膏、天花粉;大便秘结用上药不下者,加重大黄、芒硝用量,便通即止。
  (3)临证参考肠燥伤阴,腑实内结者,应急下存阴,及时果断选用上方。同时注意,腑气一通应即随证变方。临证时宜详辨证候虚实。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治消渴方》中云:“中消用承气汤,此须细为斟酌,若其右部之脉滑而且实,用之尤可;若其人饮食甚勤,一时不食,即心中怔忡,且脉象微弱者,系胸中大气下陷,中气亦随之下陷,……若误用承气下之,则危不旋踵。”此外,若大便艰涩而不燥实,脉数而虚者,则病属脾气阴不足,治疗宜用黄芪汤加味以增液补气,药常选黄芪、生地、玄参、麦冬、山药、生苍术、绿豆(煎汤代水)。
   6.肝肾阴虚
  证候尿频量多,浊稠如膏,腰膝酸软,目干而眩,耳鸣重听,肌肤干燥,多梦遗精,舌红少苔,脉细数。
  证候分析肝主升发、疏泄,肾主封藏,寓元阴元阳。肝肾阴虚,肝疏泄过度,肾固摄失常,封藏失司,水谷精微直趋膀胱,故尿频尿多,浊稠如膏,多梦遗精;腰为肾之府,膝为筋之府,为肝所主,肝肾精亏则腰膝酸软无力,精血亏虚不能濡润清窍,故目干耳鸣;水谷精微不能营贯于肌肤,故皮肤干燥而瘙痒;舌红少苔、脉细数为阴虚内热之象。
  治法 滋补肝肾。
  方药运用
  (1)常用方六味地黄丸。药用熟地黄、山萸肉、山药、茯苓、泽泻、丹皮。
  方中以甘微温之熟地黄滋阴补肾为君;山萸肉酸温补肾养肝,收涩精气,山药甘平补益脾阴且益肾坚阴,共为臣药,合君药以滋肾、养肝、益脾,切中本病病机;以甘寒之泽泻、甘淡之茯苓、辛苦之丹皮,分清肾经虚火、脾经湿火、肝经郁火,共为佐使,以泻助补,清泻诸虚郁之火,以坚肾阴,固开合,与君臣合用,于泻中求补,补不助邪,相得益彰。
  (2)加减阴虚火旺甚者,加知母、黄柏;骨蒸潮热者,加地骨皮、银柴胡,或鳖甲、龟甲;多梦遗精者,加芡实、菟丝子、生龙骨、生牡蛎;阴虚阳亢见头昏目眩、脉弦者,加生石决明、珍珠丹、牛膝;阴虚肝旺见口干喜饮,易于急躁者,加生首乌、白芍、生地、玄参、天花粉。
  (3)临证参考本证患者病情较重者,先用汤药调理,待病情控制后,再改用丸剂。伴有气虚者,应加人参、黄芪;下焦阴虚,相火上浮于肺,上下同病者,可用六味地黄丸合生脉散加减,下焦阴虚,热犯中焦者,可用玉女煎加味。
  消渴病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治疗时应处处注意护阴。气阴两伤时,加用党参、白术、黄芪、山药,均宜生用。施今墨先生认为虚热证为消渴病中最多见者,并习用白芍、五味子、生地、麦冬、玄参、乌梅等,酸甘化阴生津补液,且能除虚热。
  肝肾阴虚患者,临床上一方面每多兼气虚及络脉瘀阻,另一方面阴亏阳亢易致阳亢化风之中风证出现。治疗时宜及早在益气同时,于益气通络、滋水涵木中兼以潜镇熄风。
  7.阴阳两虚
  证候 饮多溲多,尿频浊稠,咽干舌燥,面容憔悴,黧黑无华,畏寒肢冷,四末欠温,手足心热,或阳痿早泄,舌质淡苔薄,脉沉细弱。

  证候分析 消渴后期,阴损及阳,阴阳俱虚。阴虚无以滋养则咽干舌燥,阴虚不能制阳则手足心热;饮多溲多,尿频浊稠,为下元虚惫,真火不足,如釜底无火不能蒸化津液,致精微和水液下注引起;阳虚无力温煦则畏寒肢冷、四末欠温,或阳痿早泄;面色黧黑无华属肾气衰败之象;舌淡苔薄、脉沉细弱为阳虚火力微弱之征。
  治法 养阴温阳。 ’
  方药运用
  (1)常用方金匮肾气丸。药用熟地黄、山萸肉、山药、茯苓、泽泻、丹皮、熟附子、肉桂。
  本方以甘微温味厚之熟地滋补肾阴,用为君药;山药补脾肾益精,山萸肉补肝肾固精,肉桂、附子气大热味辛温肾扶阳,共为臣药;丹皮泻火行瘀,泽泻、茯苓利水泄浊,为佐使药。诸药相伍,温而不燥,补而不滞,水火得养,相得益彰,共成阴阳双补之代表方。
  (2)加减腰酸软甚者,加杜仲、牛膝、续断;畏寒怕冷者,加鹿茸、紫河车;面容憔悴,黧黑无华者,加何首乌、枸杞子、骨碎补;大便溏泄者,加补骨脂、益智仁。
  (3)临证参考本证多见于消渴病后期,病情多危重,且常常有并发症出现,治疗时须注意并发症的情况,并及时予以积极治疗。
  消渴病之阴阳两亏者,用金匮肾气丸,一般是以少量附桂,微微生火即生肾气也,且桂附入大队濡润阴柔之剂中,可行其滞,并有摄纳虚火归原之妙。消渴病若确属虚寒者,应进壮火、补虚、固脱、填髓之剂,冀先挽其颓势,再议其余。施今墨先生每用下方:上肉桂24g(切碎蒸汁兑入,不可火煎),鹿茸粉39(另装胶囊分2次随药送服),黑附块18g,桑螵蛸9g,山萸肉12g,大山参12g,巴戟天9g,破故纸9g,覆盆子9g,金樱子9g,野于术15g,山药30g,芡实30g,炙甘草9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