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分享(001)——遥远的救世主

 新用户8843J5E5 2021-12-19
        书是人类发展和积累的沉淀,是人类文明的结晶,而读书是一件有趣和简单的事情,不但可以获得知识,还可以让我们精神文明不断发展。开始读书对我是被动的,是必须要做的,中间也有过一段厌倦,但后来发现读书真的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泡杯茶,找个舒服的椅子,拿一本书,你会全身心的进入书的世界,感觉不到世界的存在和时间的流逝,仿佛一切都是静止的,多美妙的感觉。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万里路好走,万卷书难读啊,粗略算了一下,到目前为止估计读了有三千多书吧,教材和辅导书不算啊,距离万卷书相距甚远,还需继续。有些自己认为好的书一直想和大家分享一下,从今天开始吧!
        《遥远的救世主》这本书的作者笔名叫豆豆,二十年来一共写了三本书,另外两本书是《背叛》、《天幕红尘》,风格类似,《遥远的救世主》是其巅峰之作,但是这个作者甚是神秘,真实姓名、长相等基本信息,甚至男女都不能真实确定,在当今物欲横流、争着出名的年代,豆豆无疑是一种特殊的存在,让人很是敬佩。人能够像她那样活着,那么纯粹和自我,真是让人敬佩和向往。作家写书,书中主要人物都有作家的影子或者投射的影子,豆豆应该是一个追求自我、尊重人性拥有强大思维的人,具有虽万千人、吾往矣的气质……


          这本书看着是本小说,但包含了很多内容,作者把写一部小说上升到一个文化渗透的层面。小说讲述这样一个故事:效力于德国一家私募公司的商界怪才丁元英,用他超出常人的手段,将从德国募集的资金投进中国股市,用“文化密码”疯狂掠夺中国的钱财,后来又良心发现,退出了公司,但退出是要受到惩罚的,为此,他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他的所有分红被冻结,甚至穷到天天吃方便面。回到古城“隐居”时,认识了从小在德国法兰克福长大、如今在古城刑警队任职的女刑警队员芮小丹。两人从相识到相知,,上演了一出精彩、浪漫、传奇的天国之恋,在两人相爱的过程中,丁元英为了给芮小丹一份特殊的礼物,就和另外三个音响发烧友开始了对王庙村进行扶贫,创造一个“神话”,但当“神话”完成时,斯人已逝,他又开始了一个人的流浪……
           书中有两条主线,一条是丁元英和芮小丹的爱情故事,一条是王庙村的扶贫故事,两个故事即交叉可以相互独立,但这本书吸引人的就不是爱情故事也不是扶贫,而是里面关于文化、人性、宗教、思维等方面的内容,就让我们用一些关键词来解读这本书吧!


         一、文化和文化属性
       文化和文化属性是这本书的主题,也是男主人公丁元英被称为掌握文化密码的男人,不但可以扒拉铜板,还可以扒拉人的灵魂,只要在以人为定义的人面前,都可以搞定,听着神乎其神,其实他的所作所为平淡无奇,但每一步都是建立在人性规律和事物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里面还提到文化属性这个名词,这个词是作者发明的,顾名思义,就是一种文化的固有属性,就像一种物质的属性一样。任何一种命运,归根结底都是文化属性的产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丁元英在引导芮小丹如何给高智商罪犯王阳明灵魂归宿感以取得审理突破时,说到:“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任何一种命运归根到底都是文化属性的产物,强势文化造就强者,弱势文化造就弱者,这是规律,也可以理解为天道,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人心中都有一个“主”——“支配人的价值取舍行为的那个东西就是主,就是文化属性。” “神即道,道法自然,如来”,是丁元英浓缩归纳的他认为可以互相参照了解东西方文化属性中的共同之处的经典语言。这几个字也是在表述文化属性。   
         综合归纳丁元英的所谓文化属性,我以为,其核心实质大致有三点:
        第一,文化属性决定命运,有什么样的文化属性就会有什么样的命运,强势文化造就强者,弱势文化造就弱者。
        第二,文化属性的内涵就是以做人、对事的诚实支配自己的价值取舍 ,就是我们所说的价值观,价值观的差别远远大于人的能力的区别。        第三,文化属性是规律,文化属性倡导人们尊重客观规律,遵循规律就是顺势而为 丁元英所有操作都是遵循规律,反而成了世人眼中的“鬼才”。
        


        二、逻辑思维
        丁元英的罗辑思维无疑是王者级别的,犹如一个开天眼的人,一切事情的发展都好像能够看到底,当然这本书不是神话故事,他没有超能力,只是有了常人无法理解的思维能力,为什么他有如此强大的逻辑思维能力呢?他的思维基础有三个:
         1、文化的认知。
      他对文化的学习和思考是他拥有超级思维的基础,他花了很多时间去学习那些无所用、无所不用的知识,他认为为了有用去学习的知识会限制思维,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失去了自由翅膀的知识是偏狭的、是短期行为,无助于甚至阻碍思维的发展。所以他的文化知识是广泛而深刻的,这些知识的积累,慢慢让他发现了文化的属性,即掩藏在文化背后的东西,对这些文化的认知让他开了“天眼”,世界在他面前变得清晰起来,他成了“得道之人”,掌握了文化的密码,可以欲所欲求,但为什么没有像常人那样拿那些世人认为的好东西(财富、名望等)呢?因为他知道,那种破格获取是反规律的,那样做不但会失去“天眼”,还会被自己掌握的规律碾压在车轮下,正所谓:弱水三千,取一瓢饮之。
         2、认知和尊重规律。
       有了深厚的文化积淀,他很容易就站在了高台上,可以“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了,很多事情的规律和发展趋势就尽收眼底了,其实能够看到事物发展规律和趋势的人很多,但丁元英有何不同呢?他最大的不同是站在高台上岿然不动,好像没有感情的雕像一般,即使知道他的挚爱要赴死也连一句阻止的话都没有,他认为她是警察,她应该去做一个警察该做的事情,天经地义,为何阻挡?他为什么这么做呢?他说:有些东西就像一块玉一样,今天破个角、明天裂个缝,很快这块玉就没有了。
      他只有像一块玉坚守自己的自己的品质,才能拥有“天眼”,但为此他会付出巨大的代价,世人不理解甚至诋毁、失去挚爱、众叛亲离,注定孤独终老。其实他知道自己阻止不了过滤的发展,但世人要求他应该发出警告,然后痛哭流涕,这样才能满足世人的审美和认知,但他不愿意,甚至不屑于解释,决然超群,独立天地之间!
      


         3、没有感情的操作
       书中丁元英几乎是个没有感情的人,他仿佛是个旁观者,不悲不喜、不怒不哀,一切顺势而为,但永远站在规律之上,私募基金如此,隐居古城、爱情、亲情、扶贫神话也都如此,哪怕一生挚爱赴死、自杀他都冷冷看着,哪怕被枪指着头,哪怕心里难受的吐血,他一直对自己说:当生则生、当死则死,好样的!虽然他悲天悯人,但他不愿意插手“上帝”的事情,任由云起云涌、生死有命,他自己风轻云淡、束手而立!也许他的助力亚文对他的认知最合适:和他结婚不划算,他没有人的喜怒哀乐,但他是个天才、鬼才、极品混混,什么都行,但不是人!认识他你就像多了一扇看世界的窗户,可以看到你自己看不到的东西!
      
      三、关于宗教
       小说里很多时候关于宗教的内容,特别是佛教和基督教,作为长期对哲学和人性思考的人来说,宗教永远是无法绕过去的一个话题,丁元英作为一个智者,必须对宗教有研究啊,对于佛教五台山的大师说他已经站在了得道的边缘,只差一步就可得道,但这一步难若登天,因为他三分静气,三分贵气,三分杀气;还有一气住与身中,游离心外,一分痞气。他回答说:不进不退。也很符合他的一贯思维:一切随缘。对于基督教,他没有说太多,只是和女主人公一起去了耶路撒冷,并说:耶路撒冷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的三大宗教圣地,历史在这里沉积了太多的哀怨与仇恨,也凝结了太多的祈祷、叹息、鲜血、眼泪……默默去感受这座离神最近也最远的城市……
         对于宗教,我不想说太多,还是用小说的话总结一下吧!
        天即道,道法自然,如来(如来佛祖名号要说的意思恐怕也是如此)。
         要进窄门,进去之后,进去之后神会告诉你:我是不存在的,你就是神。
     


        四、孝顺与爱
       小说中男女主人公都和父母直接发生了一些矛盾,丁元英父亲得了重病,丁元英说:如果有救,不惜一切代价,如果靠药物维持躺床上生命,就拔管子。顿时一家人炸了锅,哥哥说这样医生会用贵的药,花钱多。母亲哭诉:都说养儿防老,儿子要拔管子,养的什么儿子啊!他立马反唇相讥:如果养儿是为了防老,那是一场交易,那就别谈伟大的父母之爱了。妹妹说:哥,你真的适合一个人呆着。
      这些对话对我思维撞击很大,也是对我们传统文化的一种冲击,我们一直在说孝顺,其实根本不用说,父母爱孩子,孩子爱父母,一切天经地义,何必用在用一个以“付出感”为核心的孝顺来要求呢?把最美好的人间之爱变成了一个赤裸裸的交易!!我们不会爱人,也没有教孩子如何去爱,只能用所谓的孝顺去要求孩子用自己都做不到的爱来爱自己,结果呢?没有了爱,一切都变成了道德绑架下的交易!
       什么是爱呢?爱是不求回报的付出!如果每个人都会爱,你的孩子也会爱,你还担心他“不孝顺”你吗?不养老吗?爱的缺失让世界充满充满了冷漠、交易、虚伪……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我那么爱你,你这样对我,对得起吗?对不起,你的爱如果要回报,就是交易,交易有交易的规则,这里不再论述,但请不要去玷污这个世界最美好的一个字!不说了,容易激动……
        学习爱吧!


       五、关于爱情(天国之恋)
       爱情人生中最美好的事情,无论男人还是女人,都想要美好的爱情,但什么是美好的爱情呢?书中丁元英出现的时候,已经离婚,并且经过很混乱的私生活,并且抱着“无意摧残女人,也无意被女人摧残”的心理,打算找个安静的地方,把音响开到最大,感受山呼海啸的音乐,抽着烟、喝着茶度过一生!
      但他碰到了芮小丹,一个留过学的女警察,敢爱敢恨,并且想要“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的爱情,普通男人是无法去拥有这块玉的,碰到了丁元英,被他灵魂的高度所吸引,提出和他“站着在一起”开始爱情,而不是靠女人的特性去开始爱情,完全摒弃了“嫁汉嫁汉,穿衣吃饭”的传统爱情!丁元英视她如天国之女,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天国之恋”,如夏花般绚丽,短暂而永恒……
     
       六、关于扶贫
        扶贫这个话题也是很应景,丁元英认为“扶贫贫不走,劫富富不去”,靠单纯的输血式扶贫是没有用的、是短暂的,应该如何扶贫呢?分两步,第一步,让人们看看井外的事情,有想脱贫的决心,靠外力是没有办法完全脱贫的;第二步,引进市场竞争机制,贫穷肯定有贫穷的原因,但没有进入市场竞争的洗礼,是没有办法完全脱贫的。
      所以他的扶贫神话就是出钱和农民合资办厂,自负盈亏,让大家做常人无法吃之苦的事情,经历磨难,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财富,去改变命运,这个方法在他关于规律、宗教的时候都有提及,扶贫神话只不过是他理论的一个练习而已。
    
   七、音乐和音响
        丁元英是一个音响发烧友,痴迷音乐,和书中其他几个人的结缘也是由音乐而起,他的天价音响也是王庙村扶贫的一个基础,而《天国的女儿》这首天籁之音始终贯穿全书,带着强烈的人物暗示,而《阿兰胡埃斯小提琴协奏曲》、《流浪者之歌》(三个版本)也在书中回响,表达着作者的思想,一切如此契合,委婉、纯净,如小溪流水,如涓涓细流,如风中花语,如浅吟低唱……


      八、神话
      王庙村扶贫是以“神话”的方式体现,但最后发现,神话的本质居然是实事求是、尊重规律!原来能说老实话、能办老实事的人就是神!!这个对我们很有意义,我们学会了很多技巧,却发现根本不需要技巧,找回自己的本性吧!

     九、后话
        一本书很难用一篇读后感说清楚,很多理解也是我个人的理解,可能存有差错。根据这本书也拍了电视剧《天道》,由王志文和左小青主演,和书相比电视剧有两个地方做了大的改动,一个是关于耶路撒冷的,一个是关于女主人公最后结局的,主线没有大的改动,符合度90%以上,算是很好了,不想看书的朋友可以看电视。书能给人带来智慧和启迪,愿您能从中有所感悟、有所收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