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非著名人物系列(001)——刘文典

 新用户8843J5E5 2021-12-19
          本来要继续写春秋战国那些面孔系列中的的庄子的,却想起了一个典故,近现代杰出文史大师、校勘学大师与庄子研究专家刘文典大师曾经在讲庄子的时候说:兄弟我是不怎么懂庄子的,但我要不懂就没人懂了!这世界一共有两个半人懂庄子,一个是庄子,一个就是我刘文典,半个就不说了!甚至有时他说他说他比庄子都懂庄子!感觉如何?是不是活脱脱一个狂生呢?但他这么说却没人觉得他吹牛,他的课让学生如痴如醉!他桀骜不驯,敢和蒋介石对踢!如此学问、如此傲骨,真乃千古奇人也!所以我决定先不写庄子了,并且决定新开一个系列,写一些非著名的著名人物!今天就从刘文典开始吧!
        一、狂人生平
       刘文典(1889—1958),原名文聪,字叔雅,笔名刘天民,祖籍安徽怀宁,出生于安徽合肥。现代杰出的文史大师,校勘学大师与研究庄子的专家。历任北京大学教授、省立安徽大学校长、清华大学国文系主任。
       1938年至昆明,先后在西南联大、云南大学任教。终生从事古籍校勘及古代文学研究和教学。所讲授课程,从先秦到两汉,从唐、宋、元、明、清到近现代,从希腊、印度、德国到日本,古今中外,无所不包。专长校勘学,版本目录学,唐代文化史。著有《淮南鸿烈集解》 《庄子补正》 《三余札记》等。
       1958年7月15日因屡遭批斗,突发急症,于昆明逝世。

       二、狂人狂事儿
      1、狂人踢蒋
       狂人最出名的事情就是当时的蒋蒋介石发生对打,还踢了老蒋,这个事儿有五六个版本,难以辨别真假,我们就选取一个流传最多的吧!1927年,刘文典出任安徽大学校长。有一次发生了学潮,恰好蒋介石在安庆,就召见了刘文典,责令他交出共产党员的名单,严惩肇事者,刘文典当面顶撞,说他不知道谁是共产党。并以情况复杂为理由,不肯惩办学生。蒋骂刘文典是老封建、学阀,刘也毫不客气,当面骂蒋是新军阀,蒋大发雷霆,打了他两个耳光,狂人也不吃亏,踢了老蒋两脚,还让卫士把刘文典抓起来,并扬言要枪毙他,此事在当时的教育界震动很大,安庆大中学生还举行了示威,后经蔡元培力保,才将他释放。
        其实,无待今人追述痛缅,事件发生当日,刘文典已因之暴得大名。譬如,鲁迅讽刺当局,即以刘文典“不肯称呼蒋介石为'主席’而被关押多日”为案例;胡适也写文章说:刘文典“因语言上顶撞”被拘禁,其家人朋友“只能求情而不能控告(蒋介石),这是人治,不是法治”;更有章太炎抱病撰写对联,赞誉刘文典的行为,堪比三国时代宁死不向曹操屈服的祢正平。
       一个研修庄子都人,居然说他比庄子懂庄子,所以和老蒋对发生这种事情对他来说也算正常,毕竟狂人脾气上来谁也不鸟。

       2、狂人和沈从文
      刘文典天生狂傲,根本看不起别人,他常说:“联大只有三个教授,陈寅恪先生是一个,冯友兰先生是一个,唐兰先生算半个,我算半个。沈从文是他的学生,但他十分瞧不起沈从文,作为一个狂人,瞧不起就直接开骂!沈从文将由副教授升教授,人皆举手,独刘不肯:“沈从文是我学生,他都要作教授,我岂不是要作太上教授了吗?” 并说:“陈寅恪才是真正的教授,他该拿400块钱,我该拿40块钱,朱自清该拿4块钱。可我不给沈从文4毛钱!"
       还有一次西南联大师生躲避日机空袭,沈从文从刘文典身旁擦肩而过,刘略显怒对同行学生说:“我刘某人是替《庄子》跑警报,他替谁跑?”
      你一定以为这对师徒关系但刘文典和沈从文关系却很好,沈从文写写刘文典的回忆录及文章中也是满纸尊敬!后来有人说刘文典上边说沈从文的话都是别人杜撰的,但人们更相信这样的师徒关系:师傅怪异、徒弟忠厚!

     3、刘文典与陈寅恪
      刘文典并不是一概狂傲,对学问如渊似海精通十四种语言的陈寅恪先生敬重有加,不敢有半点造次。他公开承认他的学问不及陈氏之万一,多次对学生说:自己对陈氏的人格、学问不是十分敬佩,是十二万分的敬佩。刘文典对人宣称,西南联大只有三个教授:陈寅恪、冯友兰,他和唐兰算半个。 
      4、刘文典与吴宓
     刘文典讲课时,有时候著名学者吴宓也会前去听讲,而且总是坐在最后一排。刘教授闭目讲课,每讲到得意处,便抬头张目向后排望,然后问道:“雨僧(吴宓的字)兄以为如何?”每当这时,吴教授照例起立,恭恭敬敬地一面点头一面回答:“高见甚是,高见甚是。”两位名教授一问一答之状,惹得全场暗笑不已。

 



       三、学术成就 
      刘文典一生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和学术研究,在校勘学方面有很深的造诣,成就尤为突出。在高校开设过的课程有:《淮南子研究》《庄子研究》《先秦诸子研究》《大唐西域记研究》《论衡研究》《杜甫研究》《史通研究》《校勘学》《文选学》等,为培养从事传统文化研究的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 主要译作有:《近世思想中之科学精神》《叔本华自我意识说》《佛兰克林自传》《美国人之自由精神》。 主要著作有:《淮南鸿烈集解》《庄子补正》《说苑斠补》《三余札记》《群书校补》《杜甫年谱》等。
        《淮南子》也称《淮南鸿烈》,为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苏非、李尚、伍被等著,是一部以道家思想为主,糅合了儒、法和阴阳五行等思想的重要的杂家著作。学术性和文学性皆很强。淮南系指淮河以南一带的地方。据说它原有内篇二十一卷,外篇三十三卷,但现存只有内篇。书中提出的“道”和“气”的学说,反映了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书中也包含不少自然科学史材料和一些封建迷信的糟粕。由于其深奥难懂,除东汉高诱有《淮南鸿烈解》外,历代很少有人对其作专门研究,注本更是鲜见。
        刘文典攻《淮南子》,从音韵、文字、训诂、版本诸方面全面深入,寒暑数易,其志不移。1923年,他的第一本专著《淮南鸿烈集解》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成为近现代史上《淮南子》研究的代表作。胡适在为该书写的序言中说:“整理国故,约有三途:一曰索引式整理,一曰总账式整理,一曰专史式整理。典籍浩繁,钩稽匪易,虽有博闻强记之士,记忆力终有所穷。吾友刘叔雅教授新著《淮南鸿烈集解》,乃吾所谓总账式国故整理也。淮南五书,折衷周秦诸子厖其自身亦可谓结古代思想之总账也。”《淮南子》是汉代初期所编纂的百科全书,也是研究古代神话的宝典。《淮南鸿烈集解》则是近代著名学者刘文典先生在遍览前人注释的基础上对《淮南子》的最佳集解。
       其中《庄子补正》更代表着他的学术贡献,全书共10卷,于1939年出版。陈寅恪作序亦给予较高评价,使刘的身价倍增,获得了“庄子专家”的美誉。每上《庄子》课时,他开头第一句总会自负地说:“《庄子》嘛,我是不懂的喽,也没有人懂!”言下之意,他如不懂,别人就更不懂了。曾有人问他古今治庄子者的得失,他口出傲言:“在中国真正懂得《庄子》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庄周,还有一个就是刘文典。”


        四、狂人印象
       “叔雅人甚有趣,面目黧黑,盖昔日曾嗜鸦片,又性喜肉食。及后北大迁移昆明,人称之谓'二云居士’,盖言云腿与云土皆名物,适投其所好也。好吸纸烟,常口衔一支,虽在说话也粘着嘴边,不识其何以能如此,唯进教堂以前始弃之。性滑稽,善谈笑,唯语不择言。”(周作人,《北大感旧录·刘叔雅》)
       “有一年,余适与同车,其人有版本癖,在车中常手夹一书阅览,其书必属好版本。而又一手持卷烟,烟屑随吸随长,车行摇动,手中烟屑能不坠。”(钱穆,《师友杂忆》)
       “三十年代初,他在清华大学任国文系主任,在北京大学兼课,讲六朝文,我听过一年……他偏于消瘦,面黑,一点没有出头露角的神气。上课坐着,讲书,眼很少睁大,总像是沉思,自言自语。”(张中行,《负暄琐话》)
       “他的长衫特别长,扫地而行。像辛亥革命以前中国妇女所穿的裙子一样,不准看到脚,走路不能踩到裙边,只得轻轻慢移莲步。他偶尔也穿皮鞋,既破且脏,从不擦油。”(文中子,《刘文典:“半个教授”》)。
      在你的眼里,他会是什么样子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