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周列国故事67之齐襄公和文姜妹妹之间是真爱吗?

 金色年华554 2021-12-19

东周列国故事67之齐襄公和文姜妹妹又在一起了

此时楚国楚武王熊通,借口随国随候不朝拜讨伐随国,还没有到就薨了。楚国令尹斗祈,莫敖屈重,居然秘密地不发丧,继续攻伐随国。派出奇兵从小道直接逼到随城。随国惧怕不战而降。屈重做了假的王命,让随候入盟,成了楚国的属国。然后楚国大军返回,渡过汉水,才发丧武王薨了的消息。其子熊赀即位,是为楚文王。此时暂且不提。

再说齐襄公攻破了纪国,凯旋而归。文姜在路边迎接哥哥,迎到祝丘,大宴款待。用两君相见的礼节,彼此敬酒,大犒齐君上下。然后又和哥哥一起到了禚地,居然一起住了下来。

文章图片1

襄公让文姜写了书信,让鲁庄公来禚地相会。鲁庄公担心违背了母亲的命令,只要来禚地拜见文姜。文姜让儿子庄公以外甥见舅舅的礼节见齐襄公,又让他感谢襄公厚葬了伯姬的事情。庄公只能按照母亲的意思,勉强做了。

襄公一看大喜啊,也按照君候礼节厚厚款待鲁庄公。襄公最近生了一个女儿,文姜想儿子还没有正妻,让庄公定下婚约。

文章图片2

庄公曰:“此女尚血胞(初生的婴儿),不能是我的配偶啊。”文姜怒了曰:“你想疏远母族吗?”襄公也觉得年龄差得太大了不合适。

文姜曰:“等二十年后嫁人,也不晚啊。”襄公害怕文姜不高兴,庄公也不敢违抗母亲的命令,只好点头依了她。于是大家一片开心热闹。本来甥舅之亲(指的是齐襄公是鲁庄公的舅舅),有了婚约后,复加甥舅了(指的是女婿和岳父的关系),两边情谊更加亲密了。

文章图片3

二君在禚地喝酒开宴,驾车在郊外打猎。鲁庄公箭术不错,矢不虚发,九射九中。襄公对庄公称赞不停。郊外的农户村民偷偷地指着鲁庄公说这个是我们国君的干儿子啊。被襄公听到了这些闲话,大怒。让左右去抓了杀了。

史官议论鲁庄公有母无父,忘记父亲的仇人。作诗消遣云:

车中饮恨已多年,甘于仇人共戴天。

莫怪野人呼假子,已同假父作姻缘!

文姜自从鲁候和齐襄公一起狩猎之后,就更加肆无忌惮了。经常和襄公聚在一起,到处游玩。一会到这,一会到那里,有时候居然一起到齐国都城,公然留宿在宫中,如同夫妇一般。全然不顾及是亲兄妹的关系了。国人实在看不下去,做了诗来讽刺文姜。

文章图片4

《诗经 载驱》

载驱薄薄,簟茀朱鞹。鲁道有荡,齐子发夕。

四骊济济,垂辔沵沵。鲁道有荡,齐子岂弟。

汶水汤汤,行人彭彭。鲁道有荡,齐子翱翔。

汶水滔滔,行人儦儦。鲁道有荡,齐子游遨。

文章图片5

译文:马车疾驰声隆隆,竹帘低垂红皮蒙。鲁国大道宽又平,文姜夜归急匆匆。四匹黑马真雄壮,缰绳柔软上下晃。鲁国大道宽又平,文姜动身天刚亮。汶水日夜哗哗淌,行人纷纷驻足望。鲁国大道宽又平,文姜回齐去游逛。汶水日夜浪滔滔,行人纷纷驻足瞧。鲁国大道宽又平,文姜回齐去游遨。

《载驱》描写了齐襄王和文姜私通幽会的情景。诗歌第一段和第二段叙述齐襄王驾车与文姜幽会,"薄薄""济济"都是形容车马疾驰的样子,作者的巧妙之处不是描写情人相会人如何心急如焚,而是通过车马飞奔影射出相会之人的心情急切。而"簟茀朱鞹"则通过车马华丽的装饰突出了乘车人的身份高贵,"垂辔沵沵"通过柔软缰绳的上下抖动说明马不停蹄、日夜兼程。前面是叙述齐襄王如何主动约会,而后面也是文姜如何迫不及待热情应邀,四段重复"鲁道有荡",表面描述鲁国大道平坦宽广,实际上蕴含讽刺意味,是说面对齐襄王和文姜的丑行,鲁国作为泱泱大国竟然无人阻止,任意纵容,写到文姜因为情人即将到来春心荡漾,迫不及待整装迎接,"发夕""岂弟"读音kǎitì,用"匆匆夜归""天亮出发"把文姜和齐襄王不顾廉耻、荒淫无耻幽会到天明的丑恶行径公之于众。这主动邀约和热情赴约的生动描写更加凸现了他们卑鄙无耻的丑态。第三段和第四段则是对他们幽会地点及情景的描述,他们相会在汶水之滨,"汤汤""滔滔"都是形容水流浩荡的样子。而周边也是人流潮涌、行人不断,而这对毫无廉耻之心的上层统治者,竟然不顾人们的耻笑,任意游荡,纵情淫乐。"翱翔""游遨"则对他们的这种无礼义,无羞耻,无 忌惮的丑行情态的揭露。诗歌多处使用了许多 叠字,如“薄薄” (疾驰声),“济 济” (美貌),“沵沵” (柔貌),“汤 汤”(水盛貌),“彭彭”(多貌),“滔 滔”(流貌),“儦儦”(众貌)。这些 叠字的使用,更形象地描绘了驱车 疾,马色美,辔头柔,河水盛,行人 多的具体情景,真实地再现了统治 者的腐朽生活,具有更加强烈的批判作用。

也有人写了诗词讽刺鲁庄公不能约束文姜的淫乱行为。

《诗经 敝笱

敝笱在梁,其鱼鲂鳏。齐子归止,其从如云。

敝笱在梁,其鱼鲂鱮。齐子归止,其从如雨。

敝笱在梁,其鱼唯唯。齐子归止,其从如水。

文章图片6

敝笱译文就是:

破篓拦在鱼梁上,鳊鱼鲲鱼心不惊。齐国文姜回娘家,随从人员多如云。破篓拦在鱼梁上,鳊鱼鲢鱼心不虚。齐国文姜回娘家,随从人员多如雨。破篓拦在鱼梁上,鱼儿来往不惴惴。齐国文姜回娘家,…

其中原委,又是谁的过错呢?传至千年,争议不断。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