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玄武门——是对是错

 傲兴风和澳信风 2021-12-19

有了天可汗的名号,有了足以流传史书的伟大功业似乎应该是李世民可以得意骄傲一阵的时候,不过实际的情况却是李世民马上就要处理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如何安置突厥十万多内附的人口。

这个难民安置问题我个人判断应该是李世民在战争之前没有想到的,或者说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大规模的突厥内附人口。难民安置问题事实上也是建立东亚新秩序的重要一环,这么关键的问题李世民是一定要听听他的大臣们的意见的。在这场如何安置难民的御前会议上,王朝的两位重臣温彦博和魏征争执的很厉害,两个人的意见完全相反。

魏征的意见体现了他一贯非常务实的特点,他的意见很实际:哪里来的回哪里,这些人还是应该按照人家突厥人的生活习惯文化特性回到草原去,过自己的游牧部落生活。这么做的道理很简单,因为一下子十万人口涌入这不是一个小数目,后果可能很严重。今天中国十几亿人,十万人你可能不觉得怎么样,李世民那时候不一样,全国人口不过几千万,比现在少得多。而且北方和突厥接壤的这一带从山西到河北包括山东北部从隋末开始一直到唐初的武德年间一直是中原的主战场,人口损耗极其严重,田地荒芜,村落稀疏人口结构脆弱。十万突厥人将来的安置地点肯定就是山西、河北、山东这一线,这些地方离突厥的草原比较近也算是就近安置,但是这样一来对当地的人口结构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十万人繁衍生息再过二十年这个人口数字就会有点儿让人提心吊胆了。这样一来可能就会有一种在中原腹地的民族冲突的风险,一旦有事可能就是大事,所以一贯务实的魏征就觉得还是让这十万人回到草原去比较靠谱。

但是这个想法显然不是太符合李世民的思路,作为雄心勃勃的一代英主,李世民要的不仅仅是以威权武功确立自己天可汗的声名,同时他还有用文化与礼教化育万邦的心思。我说过李世民的贞观之治奉行的其实就是儒家文化的全面回归,他所要力图营造的就是儒家经典的君明臣直百姓安宁的国家秩序,那么如果能够用儒家文明的强大感召力归化这十万突厥民众这不正是对自己政治思想的最好证明吗?这个更符合李世民想法的政策被另一位重臣温彦博提了出来。

温彦博的想法充满了理想主义色彩。他的看法是这十万内附的突厥民众应该跟按照跟中原百姓一视同仁的原则就近安置,他的想法是有理论依据的因为孔子说过“有教无类”。这些人在温彦博的思路里面是:经过几年的教化他们将来不但不会是帝国隐患相反都会成为李唐的忠实臣民。而且现在北方这些地区饱经战乱人口稀少,这些人口的填充会成为唐朝政府人口名册中的实实在在的纳税户,这不就等于给国家扩大了十万人的税收收入,这是多大的一笔财政收入。所以这十万人不应该遣返草原,十万人回到草原再过一二十年繁衍生息那个人口数量就会翻倍了,到时候会不会反过来成为大唐边境的安全隐患,成为一个可以跟唐朝争夺东亚秩序话语权的新势力呢?所以还是应该把这些突厥人内迁。

温彦博的意见显然更符合李世民的思路,或者说说出了李世民的心声,所以李世民最终采纳了温彦博的意见,将十万突厥民众内迁安置。

李世民最终的这个内迁安置安排到底是对是错?这个问题其实还有点儿复杂,不是几句话就能解释的清楚。要想把这个政策的好坏说清楚得把它放到延后一百年的历史维度上来审查。

首先我们还是得说一个道理,就是中国历史中的文化融合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简单的理解大概文化融合的主流是游牧民族的汉化,是游牧民族接受中原文化的过程,但是实际的情况要复杂的多。因为文化融合其实是一种交互作用,一方面是游牧民族的汉化,另一方面还有中原文明吸纳游牧民组文明因子的部分。注意如果这个相互融合的过程是在一种互相尊重、欣赏的基础上自然而然的进行,那么这种文明融合的聚合力就会很强烈。但是文明之间的融合和交互影响却往往不可能是一种完全平等、相互欣赏的状态。就好比有些外国朋友到中国旅行,不用谁教,人家很快就会使用筷子,并且引以为豪。但同样也会有些人却会将用筷子看成是落后的表现,远没有刀叉显得尊贵。而文明之间的相互关照的眼光又往往是以一个个个体的人来表现的,再有威权的领导也不可能拍着胸脯说我们这个文明的全体人员对于你们那个文明非常尊重欣赏。

这下你明白了吧?

其实文明融合的过程中往往会存在着两种力量,一种是聚合的相互欣赏,并且以对方的文明为参照来回顾自身,来改良自己的文明。另一种力量恰恰相反,他是一种撕裂的更强调本民族特性的力量。因为可能来自对方的不尊重甚至是嘲弄而更加强烈的要捍卫自己文明的独立性、独特性。我的生活习惯、文化习惯、传统特点、思维定式不管是不是落后,是不是落伍,反正是我的祖传文明我就一定要誓死捍卫。这样就导致了文明融合文明之间互相相处的过程中一直存在着两种力量暗中角力的现象。

这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这个问题其实已经存在了几千年,直到今天。就是一贯以包容著称的美国也一样存在着。而政治家,不论是古代的帝王还是现在的总理、总统们要做的工作就是一定要让聚合的正能量处于主导地位。

这也就是魏征和温彦博两个人实际上考虑这个问题所占的不同角度。魏征看到的是撕裂的风险,温彦博看到的是聚合的伟业。所以两个人其实都没有错。

好了,问题来了。你可能要跟我说:少跟我扯那些听不懂的理论,你就跟我说说他俩最后到底谁对谁错。其实这个问题更不好回答,真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说清的。十万突厥人口的内迁确实在几十年的时间中严重改变了李唐王朝山东河北等地的人口结构。要知道山东河北这一带在南北朝的乱世时期那都是保留了儒家传统文化的地区,都属于先进文化地区,你看看房玄龄就是山东人,但是经过了大量突厥人口内迁之后,几十年下来的繁衍生息,河北、山东人口结构巨变,游牧民族后羿占了相当大的人口比重,等到安史之乱一爆发,这些地方成了安史集团的大本营,成了他最重要的兵员,辎重的补给基地。再往后,安史之乱平息之后,藩镇割据,山东河北,河南又成了割据势力最牢不可破的地区,一直延伸到了唐朝的灭亡。这样一看似乎应该说温彦博错了,因为他的所谓儒家的有教无类的理想主义政策为唐帝国以后的乱局留下了伏笔。但是实际上呢?其实又不尽然,因为我一直有一个观点就是安史之乱的爆发其实原本是李唐王朝一次非常难得的帝国清理统治阶层的机会,如果安史之乱处置得当的话,那么他的规模与破坏力都会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而相反统治阶层内部却会进行一次重新的洗牌,从而为帝国获取新的更新力量和前进的动力,让统治阶层的统治威权能够维持的更加长久。可惜的是,不论是唐玄宗李隆基,还是唐肃宗李亨,都没有抓住机会才最终导致安史之乱成了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所以似乎又很难说魏征先生一定对了。历史的奇妙之处大概就在这里,左右他前进方向的东西充满了各种的不确定性让后来的研究者很难有一个精准的论断。

不管怎么说十万突厥民众最终内迁,天可汗李世民已经初步建立了一个新的东亚新秩序,他似乎应该微笑着环顾四方可以骄傲一下了。不过这位心思缜密的帝王没有忘记,这个时候不能高兴的昏了头,他还有一件重要的工作要做。

什么工作?

收拾李靖。

你没有看错就是收拾功臣李靖。下期继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