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玄武门——高昌和湾湾的优越感

 傲兴风和澳信风 2021-12-19

高昌这个国家在今天的新疆吐鲁番,这个位置正好是西域各国和中原王朝交集的交通要道,由此向东是中原王朝,向西是西域各国。你一看这个位置大概多半以为高昌国是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其实呢?还真不是。高昌国一直是一个汉人政权。

怎么回事呢?其实也不复杂,高昌这个地方汉朝的时候一直是屯兵驻防的边塞重镇,西汉败亡的时候很多戍守边关的士卒兵将就留下来了这是一部分高昌汉人的源流。还有一部分是西晋末年五胡乱华少数民族势力杀入中原一片喧腾的时候,中原当地的世家大族当然是纷纷逃亡。大部分的世家大族是南逃,向长江流域逃亡,同时还有一些世家大族比如关中地区、长安附近的人他们选择的方向一个是入蜀,一个就是继续向西,沿着河西走廊,天水、兰州、张掖、武威、敦煌一直走到了吐鲁番——那时候的高昌。


后来河西走廊这一线都成了重要的丝路重镇,而且还是文化重镇,因为这些世家大族在当地繁衍生息,办学兴教,中原战乱的时候,这偏远的西北倒成了文化的先进地区。高昌也是这样的地方。

贞观年间的时候高昌国已经经历过来四姓汉人政权,现在的国王叫曲文泰。曲文泰在隋炀帝的时候就已经是高昌国王了,隋炀帝征高丽的时候曲文泰是一起跟着去看过热闹的。那时候高昌国跟隋朝的关系就不错,大家毕竟都是汉人政权有天然的亲近感。到李世民当政的时候,曲文泰是玄武门事变后第一个承认李世民政权合法性的西域地方政权领导人,并且专门到长安朝拜了李世民。为了巩固双方的友谊李世民专门把曲文泰的太太册封成了唐朝的公主,这样理论上讲曲文泰和李世民就成了亲戚,所以双方之间的关系曾经非常的亲密。高昌国如果能够把跟李唐之间的血肉相连的友好关系当做是基本国策发展下去应该会发展的很不错。背后有唐朝这个大粗腿撑腰,西域其他政权肯定不敢造次,然后自己又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是东西方贸易的交汇点,平时收一些过路费然后发放通关文牒(相当于收款收据)就已经富得流油了。应该说高昌国的治国方略真的没有什么难度系数,很好下的棋,可偏偏就是这个曲文泰后来把自己的一手好牌打的稀烂。

高昌国第一次招惹唐朝是在贞观六年的时候,高昌国旁边还有一个叫焉耆的国家,眼看着高昌国收过路费发了财也就比较眼红,所以焉耆人也想做这个买卖。焉耆王突骑支专门派使者入贡大唐,一方面表示了跟唐朝友好交往的良好愿望,另一方面就是提出了能否开辟另一条不经过高昌的道路直接跟唐朝交往。对于焉耆的这个想法李世民当然没意见,这有什么不好,所以就答应了。这一下就把高昌给惹了。本来途径高昌的丝绸之路是高昌国的独门生意,是高昌国最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你焉耆人居然敢动我的经济命门,这还了得。所以曲文泰二话不说直接抄家伙跟焉耆干了一仗,连抢东西再砍人一下子就把焉耆人打怕了。因为当时高昌国跟唐朝的关系正处于蜜月期,所以对于曲文泰的这种放肆的行为,李世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有追究。李唐的态度无形之中助长了曲文泰的勇气,你看我把焉耆打了就打了,也没有见怎么样,这样隐隐中曲文泰开始渐渐把自己当做了一个左右地区平衡的大国来自居了。

高昌故城遗址


曲文泰有这样的心态,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文化。这个说起来稍微复杂一些。我们都知道西晋以后中国北方进入著名的五胡乱华时期,以儒家正统为代表的中原王朝文明、文化受到了强烈的冲击。中原世家大族四处逃散,这些离开故土的世家大族在异地安家之后,往往会有更加强烈的心态去保存发展汉族文明,并引以为荣。他们往往会兴教育,办学校,善待儒者。时间稍长,安定的时间久一些,在跟北方不断更迭的胡人政权对峙的过程中就会有一种文化上的优越心态存在,自己会觉得自己在文明上高人一等。你不要觉得不好理解,想想海峡对岸湾湾某些人的心态,其实就是这样,你也就理解了。但是实际上任何一种文明形态从来都是不断的吐故纳新,不断的与新的文明形态碰撞融合,才会有活力和勃勃生机。一味固守所谓正统, 并处处以正统的心态高高在上往往会第一个被文明淘汰。曲文泰恰恰在心里有这样的文明正统的观念。

别看曲文泰是高昌王,可是曲文泰是纯正的汉人,要知道不论是隋朝的老杨家,还是唐朝的小李家,都不是纯正的汉人,都是胡汉杂糅的混血。所以曲文泰有这种血统纯正代表汉家文明的优越感其实很正常。你可能怀疑我说的对不对,那我就给你举一个例子。著名的玄奘,孙悟空的师傅唐僧西行求法,途径高昌。曲文泰对这位中土大唐来的高僧礼遇有加,照顾的很好,而且曲文泰曾经跟唐僧说你没有必要长途跋涉去天竺求法,在我高昌国这些佛教的典藏就足够你研究了,这里就可以代表佛法正宗。你看看曲文泰这么一个绿洲小国的国主,这心里得有多强的优越感,才能夸下这样的海口。

玄奘西行图


码字不易 打赏容易

谢谢您的阅读关注转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